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太极拳、健身气功及瑜伽这3大传统健身功法锻炼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结论:太极拳、健身气功和瑜伽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尤其以太极拳针对动态性平衡,而瑜伽针对静态性平衡的效果更为明显。建议:继续大力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和瑜伽之类的传统健身功法项目。同时,建立适合每位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运动处方,并且酌情选择一至两项其它适宜的运动作为辅助项目来提高老年人的力量及协调性,以促进平衡能力的维持和改善。  相似文献   

2.
剖析瑜伽流行的现代“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瑜伽运动,通过对瑜伽在中国流行的社会背景、自身的魅力与健身价值、流行的社会心理因素、商业化运作与推广等四个方面对瑜伽在中国流行的现象进行分析,试图找出瑜伽流行的原因和产业化推广的经验。从瑜伽的流行反思中国传统健身术(如:气功、太极拳)的失落,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推广提供一点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健身气功与现代瑜伽是当前非常流行并被大众广泛选择的健身项目,二者的养生机理、健身养生价值及操作方法有相似之处亦有许多不同。文章通过对健身气功与现代瑜伽的养生机理、健身价值、操作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异同,从而为人们科学的进行健身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同样代表东方文明的印度瑜伽和中华健身气功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健身气功从瑜伽成功的发展中借鉴和吸取经验。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就我国健身气功与印度瑜伽的历史文化背景、传播推广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瑜伽成功传播推广中得到启示:抓住跨越式发展机遇,走政府主导的市场化传播路径;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打造时尚化运动形象;合理运用竞赛评价体系,回归“健康养生”本质。  相似文献   

5.
对瑜伽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法和对比法,从印度瑜伽在我国健身业的风行反观陷入低潮的中华传统气功,从其功能、对象和内容特征上分析思考了瑜伽盛行和气功难以推广的原因,并为振兴我国健身气功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大学时代是天之骄子们完善自我的金色年华。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激烈的竞争,升学、就业等问题日益凸现,致使部分学生难以做出相应的调整,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诱发身体、心理等疾病的产生,健康状况随之下降。本文在对困扰当前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可以改善和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健身方式——瑜伽健身术,通过阐述瑜伽的健身特点及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探讨大学生易于接受瑜伽的原因,为高校开设瑜伽课程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体育》2011,(6)
2011年湖北省举办了15期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结合县市体育局长培训、乡镇街道文体站长培训举办2期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结合健身指导员、轮滑、健身气功、瑜伽、自行车等项目培训,举办5期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和谐社会、健身气功的内涵,健身气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健身气功有利于人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健身气功运动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色、健身功理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健身气功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策略分析。研究表明:健身气功步入高校体育课程,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准备活动是进行体育运动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健身气功作为一项以调身、调息和调心为手段来进行练习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合理系统的准备活动是保证健身效果的基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目前健身气功在高校教学和群众健身方面的准备活动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健身气功的准备活动进行探究性的创新,以促进健身气功更好的发展,造福人类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黄晓华  卢建新 《精武》2012,(26):75-76
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不但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稳定,而且还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气功以其独特的身心兼修功效,能有效地改善学生身心健康,减缓心理压力,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高校开展健身气功课程对建设和谐校园不但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宁夏四所普通高校开设健身气功选项课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宁夏各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现状、师资力量、健身场地、学生身心状况及养生知识认知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宁夏普通高校中仅有宁夏大学开设健身气功课程;各高校健身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均有利于健身气功课程的开展;各高校大部分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均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均表示对健身气功选项课感兴趣。文章旨在为宁夏普通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开设此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传承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健身气功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养生、促进身心健康的功效。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健身气功课程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析高校健身气功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够为高校健身气功课程更加合理、科学的开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基本概念、起源与现状、运动特点、练习目的、练习方式和传播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太极拳、瑜伽和健身气功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能够为练习者科学健身,恰当锻炼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瑜伽文化足迹及现代健身价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瑜伽文化的历史性回顾和文化学分析,探讨了瑜伽的起源发展足迹及主要特征,并对其现代审美价值与健身意义进行了阐述,以期提高人们对瑜伽的认识,促进瑜伽运动的开展,进一步发掘瑜伽的健身功能,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毛晓荣  王填  唐勇 《体育世界》2013,(11):53-5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四川省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一级以上的人数较少,指导年限较短;技术等级较低的指导员年龄偏大,人员流失较大;健身气功站点少、分布不均匀。提出建立健全各级健身气功管理机构中心,加强健身气功协会及站点的制度建设,设立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专职岗位,从数量和质量上保证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等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瑜伽运动在中国健身领域方兴未艾。瑜伽健身受众群体发展迅速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培训市场混乱、科学素养欠缺、瑜伽受众权益没有保障等构成了瑜伽运动的现实状况,文章为此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高校更好的开展身心健康活动提供一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农林大学在校大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并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实验前后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在SRHMS测试中发现经过16周锻炼后大学生的正向情绪、身体症状与负向情绪等维度得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健康子量表总分上,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健身气功·易筋经能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体育师友》2019,(6):52-5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健身气功的价值与广州市中小学开展健身气功的优势展开讨论,重点对广州市中小学健身气功的推广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小学推广健身气功,可以增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效促进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其他项目相比,健身气功有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推广成本低等优势。在推广中,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科学研究,摸清健身气功的机理机制;积极创新,灵活编排功法套路,满足习练者个性化需求;定期组织竞赛活动,促进教练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建设;将健身气功引入课堂,让其成为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章立足青海普通高校开设健身瑜伽课程的实际,对高校开设健身瑜伽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索适应时代进步,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新兴、时尚、合理的运动项目,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为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增设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