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设计意图 每当孩子们散步经过花圃时,看见各种花儿争奇斗艳,都情不自禁地叫道:"老师,红颜色的花,黄颜色的花,真多啊!""一朵、两朵、三朵……"抓住幼儿的这一兴趣点,我尝试采用活泼生动的情境教学法,让幼儿在创设的有趣、形象的"游万花园"的情境中学习按颜色分类、配对,同时整合美术领域关于颜色认知和粘贴等技能,希望能激发小班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会在生活中感知数学、运用数学.  相似文献   

2.
秦慧 《成才之路》2012,(27):92-93
正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去解决数学问题,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数学的教学才会变得充满乐趣和活力。基于此,我结合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对如何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培养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究。一、运用幼儿的生活环境,培养幼儿数学学习兴趣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幼儿对周围  相似文献   

3.
数学内容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往往使幼儿难以理解导致厌倦数学。为了让幼儿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为幼儿设计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致和积极性,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4.
姜莉莉 《学子》2012,(12):37-37
一、充分利用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1.利用游戏,激发兴趣。儿童都喜欢童话、寓言故事等,老师可以把问题融入这样的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富有趣味性的情境中培养发问精神。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幼儿轻松学数学,通过故事、游戏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课堂设置成生动活...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由此可见,生动、有趣、具有情境的数学教学活动能使幼儿更好更快地达到预设目标,它要求数学学习由原来枯燥乏味的被动学习变为新颖、有趣、互动性强的主动学习,从而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幼儿园进行数学教学应注重让幼儿从探索中发现,从发现中提升。但由于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注意力极不稳定,很容易转移。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改变枯燥单调的数学教学形式,以尊重的态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喜欢数学,爱上数学。  相似文献   

6.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呢?我们将以“游戏精神”为主轴,将活泼生动的生活经验与社会情境融入数学的学习中;以生活化的取材和活泼生动的编排将生活经验与社会情境,融入数学的学习中;以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启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思考力.  相似文献   

7.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及发散性思维能力。一、创设情境,让幼儿自己表演,提出问题编应用题。如给小朋友戴上小白兔头饰,让他们表演小白兔拔青菜,先拔了三棵,后来又拔了两棵,让幼儿编出应用题来。又如请幼儿在大花瓶里插上四朵花,小花瓶里插上一朵花后,再编出应用题。有的说:“大花瓶里有四朵花,小花瓶里有一朵花,一共有几朵花?”有的说:“两只花瓶里共有五朵花,小花瓶里有一朵,  相似文献   

8.
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课程改革中数学新绽放的一朵绚丽的花。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经历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叶澜教授指出:“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一、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人们早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影响。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一、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创设游戏情境的目标定位 最近,一些幼儿教师纷纷发表文章表示,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引导,重点是激发其求知欲和兴趣。然而,长期以来,幼儿数学学习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数学本身的特点所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及空间关系的一门科学,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1.
幼儿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短,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数学是一门抽象学科,幼儿明显感到学起来吃力。为了进一步优化幼儿数学教学,教师应当巧妙创设趣味情境,努力激发幼儿数学学习兴趣。从为幼儿创设生活情境、活动情境、疑问情境三个角度切入,总结了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创设趣味情境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2.
谢君 《教师》2012,(20):81-81
由于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不少的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很吃力,提不起兴趣,进而产生“怕学”“厌学”情绪。如何能让学生从“厌学”到“乐学”呢?我认为: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探索,以解决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江咏梅 《教师》2014,(34):34-3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数学认知”方面指出:要重视幼儿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兴趣,注重在“日常生活”“解决问题”“实际操作”中发展幼儿的数学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如何让幼儿喜欢数学,帮助幼儿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中的核心目标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曾翠彬 《亚太教育》2019,(8):183-183
兴趣对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对教师的兴趣”“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让学生聚焦课堂,经历数学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到处隐含着数学教育的内容,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则以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概念为主,目标较单一,使教师和幼儿觉得比较枯燥。游戏能把幼儿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和生动有趣,还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探究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的途径,让幼儿在五彩缤纷、形形色色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伽利略曾说过:“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可见,数学无处不在。也就是说,幼儿自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学打交道,所以教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能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与人交往。但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幼儿能掌握这些抽象的符号,我们常常创设“情境”来教学,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在游戏中长知识。  相似文献   

17.
我们小班幼儿对穿木珠的活动兴趣很浓,于是我就让幼儿通过穿木珠学习分类,在每个幼儿都学会了穿的方法后,我就尝试让幼儿进行“穿项链”比赛,先是一根绳子上穿一种颜色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努力创设各种有效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他们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数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给学生提供生动、具体、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体验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相似文献   

20.
赖飞跃 《考试周刊》2012,(84):64-64
创设教学情境,能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破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而精心创设情境进行应用题教学,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增强学习效果,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