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选取中美博士后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为样本,通过对两校在博士后"招收权力、培养、项目申请、管理与评价、博士后动机与职业规划、满意度"六个方面的调查,发现两校博士后对博士后制度存在价值具有很高的认同度,但导师在招收与培养博士后的权力、博士后的基金申请、做博士后的动机和博士后的职业规划等方面呈显著差异。完善我国博士后制度需要重新定位博士后人才地位,下放博士后管理重心到导师,改进博士后学术训练不足现状,以及改变博士后经费资助方式。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后我国将全面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博士后工作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学科覆盖理、工、农、医、军事、社会科学等12大学科门类的全部89个一级学科。在大型企业、科研型  相似文献   

3.
浅议中国特色的博士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士后制度产生于国外,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00多年,博士后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以及著名企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中国的博士后制度是1985年在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的建议下,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注下建立的。今年是中国的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年,现在的中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专业上已经覆盖12个学科门类的86个一级学科。在国有大型、特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已建立101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超过3.2万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逾1.2万人。博士后出站以后,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为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我国现阶段实施的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晓峻  王栾井 《江苏高教》1996,(3):68-70,49
美国博士后教育制度概览南京大学刘晓峻王栾井汪以初作为大学后教育的一种形式,博士后教育正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延伸,它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高层次发展。1985年,作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成功的经验,博士后教育被介绍到我国,它的试行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科技、教育飞...  相似文献   

5.
我国博士后制度建立的初衷是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交叉,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但随着博士后事业的发展,渐渐出现了"同站同学科"现象.本文就 "同站同学科"现象的利弊做了分析,并探讨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博士后管理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博士后:造就高级工程专家的成功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博士后工作 16年来发展迅速 ,成绩斐然。迄今为止 ,已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 79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一级学科 )和 137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基本建立起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分布比较合理、具有相当规模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体系 ,已累计招收 12 0 0 0多名国内外博士进站工作 ,取得了许多重大科研成果 ,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人才 ,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学术、技术带头人 ,受聘担任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博士生导师 ,如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做过博士后的欧阳钟灿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的博士后工作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7.
博士后政策是博士后制度的重要支撑,为打造高水平的博士后人才队伍提供了保障.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对博士后政策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经历了创立试行、快速增长、稳步提高、加速提升、创新发展五个阶段的变迁.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表现出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且存在制度微调、制度置换和制度转换的制度变迁形态.破除路径依赖,进行制度创新是我国进一步优化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8.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博士后制度出现了诸如僵化的管理模式限制人才引进和流动等新问题。因此,对博士后管理体制必须进行创新:发挥人才优势,建立激励机制,为博士后获取知识、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施展才能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博士后政策是博士后制度的重要支撑,为打造高水平的博士后人才队伍提供了保障.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对博士后政策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经历了创立试行、快速增长、稳步提高、加速提升、创新发展五个阶段的变迁.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表现出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且存在制度微调、制度置换和制度转换的制度变迁形态.破除路径依赖,进行制度创新是我国进一步优化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校师资博士后制度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选拔、师资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竞争性和流动性。高校师资博士后制度能够在提升学科水平、落实岗位聘用、强化岗位管理和规范岗位考核等四个方面发挥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博士后制度的现状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博士后制度已粗具规模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和优化高级人才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行博士后制度在运行中出现了诸如管理模式计划色彩浓厚、在站管理不规范、定位认识不统一、研究经费与生活经费偏低等问题。因此 ,必须对现行的博士后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 ,并建议采取建立混合模式、分类招收分类管理、集中资助、生活安排市场化等措施创新中国博士后制度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是培养博士后的主力军,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博士后类型增多,形成了新的“空壳”现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布点增多,使得总体投入更显不足;博士后新的历史使命,突显评价机制陈旧、落后。为此必须理解博士后制度设立的宗旨,端正对博士后本质特点的认识;以学校为主体,拓宽投入渠道;强化考核机制,严格“进”“出”程序。  相似文献   

13.
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博士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面临着阵痛与转型。因此,必须从转变管理手段、搭建交流平台、加大经费投入等方面入手,切实推动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世界博士后制度的始创国和最大招收国,分析美国博士后教育新发展,可以更好地掌握美国博士后发展新动态。通过对美国博士后招收机构、博士后资助及博士后研究成果方面的分析,发现博士后招收机构呈集中化趋势,非政府资助增长越来越快和博士后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云 《教育研究》2006,27(5):36-40
20年来的中国博士后制度,经历初步创建、快速与全面发展、稳定发展三个阶段后,正走向提高质量与创新发展。博士后制度在培养人才、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在管理制度、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流动站和工作站的关系方面仍存在着制约因素。新时期的博士后制度需要在管理制度、培养制度、经费筹措、资助制度和评价制度等方面创新。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体制下博士后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丽宁  冯慰荣 《高教探索》2002,(3):79-80,84
我国博士后制度建立17年来成绩斐然,但是随着博士后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博士后工作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矛盾的现象。在不同的单位和地区,这些现象表现的形式、重点均有所不同,本文以笔者单位工作为基础,提出关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博士后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企业博士后工作是我国博士后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博士后制度中的校企合作,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产、学、研"合作,以及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是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完善企业博士后制度,应加强科学管理,规范合作方式,注重市场主导,借助政府引导,共谋共赢,以促进企业博士后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与建设的几个问题 ,指出高校要根据博士后工作管理的特点 ,加强对博士后工作的管理 ;要根据博士后科学研究的特点 ,加强一级学科及其相关二级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博士后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二十多年,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博士后工作出现了一些与时代步伐不和谐的因素,本文针对博士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博士后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博士后研究是指已取得博士学位人员,继续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中,与高水平专家共同进行一个阶段的科学研究工作,以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在一些国家此种措施已形成制度,这一制度被认为是高等教育中最高一级的教育,因此也称博士后教育。博士后研究制度的兴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及战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