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茵梦湖>是台奥多尔·施拖姆诗意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讲述的是19世纪发生在德国的一个爱情悲剧.本文首先分析该悲剧成因——人物对爱情的"无知";其次探讨悲剧的发生的责任人;最后提及悲剧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2.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从中悟出了几点粗浅的体会,那就是数学教学也是有讲究的,一要讲究"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二要讲究"因材施教";三要讲究"数形结合";四要讲究"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3.
哲学融合的本质是思维方式的融合,即"融合思维"。"融合思维"在这里是指"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的融合。我曾经在我以前的哲学论文"易平思维"、"一笔双色"与"双境医学"中有过详细深刻的阐述,但我觉得还没有达到我要求的极致。于是我重新定义"融合思维","融合思维"是切换"思维特质"。是切换一体的不同"思维特质";不同"思维特质"的一体切换。用数学的方法概括为:Y=0G。Y是"融合思维";0是切换;G代表两种"思维特质"("象思维"与"概念思维")。切换和"思维特质"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成为破解"融合思维"的关键。"思维特质"是"融合思维"的基础与前提;切换是论证它们的方法和手段;"融合思维"是"思维特质"的终极目的同结论。  相似文献   

4.
一个能思考的人,是力量无边的人;他不仅善于奇思妙想,而且力求将理论付诸实验,在光学光子研究的道路上,他注定成就今天的不凡,注定开创明天的灿烂。——2011年《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授予刘大禾的颁奖词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PM2.5(粒径等于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不是一个正式的中文词语,更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术名词,所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其命名为"细颗粒物"。但是,为PM2.5起中文名遭到网友的讽刺揶揄。颇具水平的吐槽当数对PM2.5的非正式命名:严肃一点的叫"公雾源";高端一点的叫"京尘";霸气一点的叫"尘疾思汗";乐观一点的叫"尘世美";娱乐一点的叫"尘惯吸";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当我的班主任工作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叶老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教为不教,管为不管",从班风入手,聚焦"我们一家人";从有效管理入手,聚力"班主任信箱";用"三好"示范,聚向"朗读者行动"。渐渐的,良好的班风形成了,优质的班干部队伍组建好了,问题生也束手就擒了。真正做到了:管为不管。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是言语生命的良性互动;对话,追求言语生命间的和谐与默契.诗意的语文教学,是自由对话的教学.多维"对话"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如何让对话的诗意课堂犹如常青树,焕发其活力?笔者认为从民主平等、真实开放、动态生成、个性张扬等多维度对话着手,把对话视为一种生命的关怀,明白倾听是为了理解,并非只为了评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课堂,从而创设理想中的诗意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8.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让课堂"活"起来,就是让每个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愉快,就是变"苦学"为"乐学";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9.
问苦楝     
清早,在上班的路上,我随手捡了一束小花,带到了办公室. 一位同事好奇地围观过来:"这是什么呀?" "苦楝花."我回答说. "什么?"她非常惊讶,"苦恋?这个植物的名字怎么这么有诗意啊!" 我忍不住会心一笑,没有再言语.  相似文献   

10.
多读多写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如何让学生"悦"读"乐"写-教师可以运用这些小策略:1.变"罚"为"奖";2.多多赞美;3.化"闷"为"趣";4.循循善诱。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吗?     
"压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压轴,原来是京剧术语。京剧把第一出戏叫做"开锣戏";第二出叫"早轴";第三出叫"中轴";第四出就叫"压轴";最后一出叫"大轴"。由此可见,"压轴"与"最后"不是一回事。压轴戏是倒数第二出,现在误用倒数第二的"压轴"来称呼倒数第一,不过是约定俗成罢了。  相似文献   

12.
诗意,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因此,好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是诗意盎然的课堂。结合教学实际,我尝试着从品味、体会诗情,营造氛围、创设诗境,进行想象、诱发诗心,彰显个性、享受诗意等方面让我的语文课堂入情入境。  相似文献   

13.
好课的境界     
一堂好课,存在三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就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第一重佳境,关键是一个"在"字。我"在不在"课上,这很重要。此处的"在",大概涉及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身在";第二个层次是"意在",是指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课中;第三个层次是"思在",笛卡尔有言"我思故我在",课能上出自己的思考、上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什么?有人说是"活着";有人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百度上说"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陶行知说"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在处理开放题时,教师必须注重在设计上要"新";在方法上要"活";在技巧上要"妙";在作业上要"适";在活动中要"放"。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联系生活,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策略有:新课导入要"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知识建构要"联系生活,提供事实证据";难点突破要"联系生活,诠释抽象概念";科学探究要"联系生活,引导合理猜想";知识迁移要"联系生活,剖析错误观念";练习设计要"联系生活,注重知识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要求也在提高,学校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地位,为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打开绿色通道;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要做到: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课之"美";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课之"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之"乐";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课之"实"。  相似文献   

18.
"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新呈现的教学内容,具有启迪学生思维、形成学习方法、内化数学思想等教学价值,是近年来国际上数学教育的研究热点,也是国内外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那么,什么是"策略";为什么教学"策略";教学哪些"策略";怎样渗透"策略"呢?  相似文献   

19.
正清代名医叶天士说:"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一艺而三善咸备。"意思是说:良医处世,不傲慢于自己的名声,这是"立德";能挽救生命,妙手回春,这是"立功";阐发深奥的医学理论,著书立说,这是"立言"。医生应该在掌握医学这门手艺的同时具备上述三种  相似文献   

20.
<正>无锡市市北高中是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五个部门正式命名的江苏省第一批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2006年,学校升格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08年,学校被无锡市科协、教育局命名为"无锡市科普教育基地";2009年,学校被授予"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创建实验示范先进学校(集体)";2009年起,学校每年被江苏省科协命名为"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