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话语表述要有受众意识曾有一位海外资深华文媒体人就我们的华文报道,问过我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中文语汇那么丰富多彩,为何有些稿件中总是"抓"住一个"搞"字不放?二是"报一箭之仇"、"杀入决赛"、"厮杀对决"、"拼死一搏"这样的表述在体育报道中屡不鲜见,赛事新闻为何要写得如此"杀气腾腾"呢?这种现象的确在报道中常见。在日常的国内报道中,特别是涉及工作部署、政策实施、方针落实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龙学研究中,对于"神理"的种种解释虽然都有其合理之处,但均未触及根本。要正确理解《文心雕龙》中"神理"的含义,应该把产生它的人文环境与其现实语境结合起来加以分析,过度诠释与诠释不足均不可取。本文考察、分析了晋人、僧佑和刘勰著作中关于神理的论述,从"神理"与"为文"关系的角度,认为《文心雕龙》中的"神理"虽然在形式上具有"佛性"、"缘起"、"中道"、"智慧"等多种含义,但在本质上则归于佛学"圆觉真如"。刘勰借用"神理"一词确立了人在"为文"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道与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赵雪 《文化学刊》2015,(1):165-167
义理作为日本社会文化生活中一项不言自明的准则,在人际关系交往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人情则是对别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义理与人情是日本民族心理中矛盾的典型代表,反映出日本民族的双重性格。本文通过对日本民族双重性格中"义理"和"人情"的探讨和对"义理""人情"的分析,发觉日本民族性格中神秘的"美"。  相似文献   

4.
在人体所有的感觉中眼睛的凝视有着优先性,但恰恰是耳朵的倾听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从社会学的视野出发探讨"眼睛"、"耳朵"这两个感官器官的在教育中潜在的隐意,创构一种弘扬"倾听"、淡化"凝视"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叶燮"理、事、情"理论的贡献,首先在于从诗歌的"情"理论入手,把诗歌的"情、理"之争纳入到诗歌"境"论之中,同时将自然景物和社会事物作为具体引发"情、理"的"事"场域,形成在"境"中言"理、事、情"的诗学本体格局。其次,叶燮关于物之"情"的理论,暗合了中国人观物、体物的审美体验过程,其在物之"情"的空间性和诗歌意境中"理、事、情"的层次性,实现了物情、人情在诗歌意境中的展开与升华,因而显得十分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6.
2018年2月,习近平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提及公园城市理念,进而成为学界、业界讨论的热点。实际上这一提法在10余年前就已出现,相关思想的形成与融汇则可追溯本土古代传统、近代西方理念影响,以及建国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理念与实践。试图从本源和源流的视角探讨公园城市理念,包括:古代"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的发展;近代西方田园城市理论影响下"城市农村化,农村城市化"的倡导;大地园林化运动中"把城市建设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的愿景;城市大园林建设下"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构想;山水城市探索中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的思想;公园城市理念发展中"文化中孕育着自然,自然中蕴含着文化"的内涵,从而在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的当前认知中更完整地理解公园城市理念,并以期有助于当下建设实践的引导。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文社科英文期刊在我国期刊和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独特的历史传统、语言、文化特色和国情,使得我国人文社科类期刊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汉语世界》作为我国语言文化英文期刊,在"走出去"方面做出大胆探索。本文以该刊为例,探讨我国人文社科类英文期刊在对外传播中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传播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两种规范化理论(normative theory)模型,分别是由内而外(in-outside)的"外向输出"和由外而内(outside-in)的"内向输入"。而现实中,输出与输入的比例——借用经济学的术语"入超"和"出超"——取决于所讨论国家在国际格局和地缘关系中的政治经济实力,及其文化对输出地的吸引力(亦即我们现在常说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旋风中有鬼神的传说。由唐代元稹"争唾小旋风"诗句可知,《水浒传》中柴进绰号"小旋风"在唐宋俗语中或有小鬼之意,而李逵绰号"黑旋风"则可能是宋元时人对邪神恶鬼之别称。"黑旋风"所寓凶神恶煞之意,也暗合《水浒传》中"杀星"临凡的道教传说。  相似文献   

10.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宏伟倡议,当年秋季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后来的学者将之称为"一带一路"。2014年,当时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了"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在两国最高元首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倡议和"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实现顺利对接。由此完成了哈中两国战略合作的顶层设计,开启了哈中两国全面合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2012年3月12日,美军网络司令部司令基思·亚历山大证实,美国正在组建13支"进攻性"网络战部队,以便在网络空间保护美国利益。至此,美国热炒所谓"中国网络黑客"话题的动机,有了确定而明了的注脚。在美国炒作"中国网络黑客"这场舆论事件中,中国无疑是受害者。而且可以预见,未来的国际舆论斗争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择"神韵"与"幽玄"作为中日审美意识中代表性的美学范畴进行比较研究。"神韵"范畴体现了中国艺术审美的民族特色;"幽玄"范畴则显现了日本民族的审美情态。它们具有共同的审美趣味,都注重"韵味"、"余情",追求意在言外的含蓄之美。但在审美风格上,"神韵"偏重于平淡清远,而"幽玄"则倾向于幽深闲寂。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俄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以下简称"一带一盟"对接)过程中开展的合作有效推动了欧亚地区的发展,其中一个关键领域就是人文交流。而孔子学院在推动中俄"一带一盟"对接过程中的人文交流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孔子学院在俄罗斯的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思想。在培育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不忘本来"是最为根本的一环,为探究"不忘本来"思想,需要明确"本来"不仅仅指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党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文化自信视域下,"不忘本来"的实现不仅在于强调"本来"文化的主导作用,也在于顺应时代发展,创新文化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5.
"和合"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人本管理与"和合"文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图书馆的人本管理理念中渗透"和合"文化,不仅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环境,也有助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本文主要探讨在图书馆人本管理中渗透"和合"文化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40年代,在沦陷区,苏青曾经和张爱玲齐名,被称为"苏张"。苏青本人的经历及其作品给我们展示了当时的历史状态中知识女性在"女"与"人"的夹缝中生存的艰难和试图寻求平衡的无奈。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传统文化不同,这更多的体现在"礼"这一方面。双方要实现更好地交流,必须重视中西方礼的差异性。基于此,现主要从中国"礼"文化和西方个人主义角度阐释"礼"文化对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影响,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提出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探求中西方文化共通性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与死、鬼与神在任何国度的文化中都神秘莫测。在中国的语言文化中,"鬼"为"归",与生死相接。人死后有归宿便是"鬼"。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魑魅魍魉"都与鬼的本义"归"相关。本文从文字学的角度,从"魑魅魍魉"切入,一窥中国的鬼文化。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想要突破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束缚,以"人"作为其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并把"人"这一概念用"此在"代替。"此在"就是"人"的外延,"此在"永远都反映我的存在,且"此在"无自身存在,也不可被重复和被替代。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本质在于他的存在,他不是事先规定好的,而是在一开始来从存在中去获得本质。"此在"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实物,也不是一个真实存在,它是一个"在世中展开其生存的"一种模式,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其生命价值。对于"存在"而言,海德格尔首次揭示了它的自然本性,"此在"既然是一种存在,那么就只能通过它来把握存在的本质,于是就有了"此在"的世界个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经典中一直占据着崇高的地位。学界对于《周易》思想探讨已久、成果甚多,但很少对《周易》中"气"的思想进行系统论述,而"气"的思想在《周易》思想体系中具有丰富的意涵和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阴阳二气""精气""气之感应"三个方面对《周易》中"气"的思想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