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本文主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问题,查阅了2004年到2007年国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问题的文献,对留守状态是否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原因分析以及解决对策等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述.综述认为,今后的相关研究要注重组织权威机构和优势的研究力量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调查研究,形成科学的结论,揭示深层问题,同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实证研究,以便更有效地改善"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不仅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新课题,而且成了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社会发展和转型带来的必然结果。面对现实的"留守儿童"问题,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和分析"留守儿童"问题,逐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与"留守儿童"相关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即是其一。农村小学高年级中,教师要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与改进建议,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留守儿童"的出现,"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问题也逐步成为了众多学校、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介绍"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现状入手,剖析了影响"留守儿童"英语学习的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英语学习障碍的可行性办法.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转型期必然产生的一个群体,并且会长期存在。在校率低且留级率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缺失、学习成绩差、管理教育难等,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留守儿童"管理体制、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管理和扶持力度、为"留守儿童"进城扫清制度障碍,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据《光明日报》2021年2月22日11版报道:根据权威数据,截至2018年8月底,我国有留守儿童697万余人。这是按照"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者单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没有监护能力的儿童"界定的留守儿童人数。而如果按父母单方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人数进行统计,对应的数字达5800万之多。众所周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根本之策是让孩子随父母一起生活,即消除留守儿童现象。外出务工人员"就地过年"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一个较有启发的思路,即以"就地"的思路,保障务工人员子女在父母务工地就地求学、升学。此前,我国以"异地中考""异地高考"来解决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升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少来自于父母的家庭教育,原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这三方平衡教育关系已经无法平衡,因此,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更显重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有高度的爱心,爱心和责任心是对留守儿童管理的关键。科学管理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区域人口的流动,留守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教育部门在推进"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一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业发展.而首先要做的是开展更多精细化的研究,加强对问题本身的动态监测,准确掌握"留守"对儿童学业发展影响的真实信息,这是把握问题、科学决策的基础.纵观已有研究,大多缺乏精细化研究设计,所得结论存在偏差.本文利用BEWAMS数据库,基于准实验的研究设计,建立倾向分数配对模型,准确测量了"留守"因素对西部农村儿童学业发展所产生影响的因果效应,发现"留守"对潜在留守儿童群体的消极影响可能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学业问题的主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学校及教师应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承担主要角色。学校及教师如何关注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如何教育与管理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调查选取4402名中小学生及一所留守儿童较多且已经采取具体措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学校,以此考察留守儿童的现实状况和个案学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做法,并就调查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存在着这样一个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背景、现状分析,研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品行问题、安全问题、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政府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等,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4个层面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是我国特定时代产生的弱势群体,由于家庭亲情及教育缺失,产生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问题。基于和谐社会视野,留守儿童及其问题正是社会缺乏和谐的表征,并对和谐社会构建产生深远影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这既需要政府转变发展观念、改善社会福利及教育政策、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也要求农村学校和家庭更多关注留守儿童精神层面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如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许多地方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方面有许多创新,其中"代理家长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在跟踪调查中发现代理家长制还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代理家长制的社会认可度和实施效能,也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一、代理家长制存在的问题1.代理家长"代理"侧重点失位。现有代理家长更多关注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弱化了在留守儿童的情感满足、品  相似文献   

14.
裴鹏 《辽宁教育》2013,(6X):27-28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生活环境特殊,产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为此,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便帮助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形成健全的人格,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5.
<正>提高立法和立规的可操作性,关键在于明确政府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的责任。只有将政府的责任明确,才有可能制订出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法规,改善留守儿童现状。据媒体报道,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日前修改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新增"留守儿童保护"专门章节,提出构建全社会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今年年初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关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学校管理存在疏漏、社会关注少、受重视程度低等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安全意识差等问题。建议政府加大农业投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社会应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营造适宜留守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教育部门和学校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应起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在安全、学习、心理和品行四个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问题并不突出。从本质上讲,留守儿童问题并非由父母外出务工而直接造成,因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勿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当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当引起重视,政府、学校老师、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应参与进来共同解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继而在我国广大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主要指的是入城务工人员子女以及其他儿童。本文主要从多种角度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结合我国客观实际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各种措施,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具体对策,进而促进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9.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农村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出现,给社会发展带来种种隐患,已成为"社会之痛"。文章分析了产生"留守儿童"的各种原因,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青少年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基本都为提供物质和精神援助的关爱模式。以人口迁移"推-拉"理论考察,发现迁出地的经济落后和政府的鼓励外出务工形成的合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迁移,造成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快中小城镇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