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吴文化:"水-鱼文化" 吴地江河湖泊交织,吴文化与水关系密切,有人称吴文化为水文化.这有一定道理.但从深层心理分析,吴文化则是"水一鱼文化"."吴"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实为鱼状.吴王梦寿以前吴作"( 魚)",即"虞"."苏"字金文也写作活灵活现的鱼形.可见,吴即( 魚)即鱼也通苏,究其源,象鱼从鱼."鱼"字读音在吴语中为"ng",是吴语的"吴"音.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今科技世界的迅猛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正在迅速崛起.当互联网也成为全球性文化时.由此衍生出新的网络文化--网络"客"文化.网络"客"文化是一种在后现代主义下催生出的模式,它具有独特的传播模式和沟通模式.  相似文献   

3.
"无厘头"青春部落的流行语--浅析"无厘头"文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厘头"一词的起源一般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语,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其语言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其二,原是广东顺德方言,是骂人话语中最狠的一句,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什么事都不行,很没用.自90年代中后期,社会上开始出现了特别多的"流行"俚语,这些俚语迅速占据着青少年的语言载体,并日益形成一股风潮,这股风潮就被称为"无厘头"文化.  相似文献   

4.
说"年"     
毕凤伟 《现代语文》2007,(9):106-106
过年是我们汉民族重要的文化习俗.我国古代民间就已有过年的风俗.现在为了在观念上与世界同步,我们把"年"改为"春节",不再以"年"称之.但人们在思想上对旧历的新年依然很重视.  相似文献   

5.
赵静 《现代语文》2006,(9):102-103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可以说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整体,而词汇是语言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是最为敏感、内涵最为丰富的部分,也是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部分.严格地说,不同民族语言的词义系统是无法类比的;词汇的意义,尤其是词汇的深层意义,只有在该文化本身的体系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本文从中国的"龙"和英语中"dragon"、俄语中"Дракон"等词在翻译的可译和不可译现象谈起,主要着眼于汉语文化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从词汇和文化的关系角度,谈谈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黄石公圯上授书时之所以不以孟子所谓"折枝"之类考验张良,而选择"堕履",履的至轻至贱显然是首要原因.但是,黄石公之履又使人自然而然想到西周初年召公赐姜尚之履、<周易·履卦>以及道佛二教中的"遗履仙登"、"只履西归"等文化现象,通过探究"履"在上述现象中的诸多文化意蕴,结合圯上授书的历史背景,可以看出在燕齐神仙方术之说大兴的秦汉时代,"半人半神"的黄石公借履试探张良,又不仅仅因为履是至轻至贱之物.说黄石公之履在时人眼里是他"高士"身份的象征,是张良封疆称侯的先兆,意味着以柔克刚、谦退守礼的修身平天下之术,也并非全是凭空臆测.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客"们的涌现,"客文化"已逐渐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客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了形式,增强其时效性,另一方面,也削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损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身心健康,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功效。因此,提高网络"客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加强对网络"客文化"的管理、构建家校社一体化的育人平台,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就没有大众文化。传播媒介不仅仅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工具,而且还能创造文化,即"传媒文化"。"恶搞"、"屌丝"等新生代网络流行文化现象是当代传媒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其弊端亦能引起我们对于传媒在当代文化构建与传播中的问题的种种反思。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以来"三俗"文化在网络话语中具有突出的表现.网络话语"三俗"文化主要表现为:以丑为美的审美观、低俗詈骂司空见惯、哗众取宠的语用观以及语言暴力大肆泛滥等.网络话语"三俗"文化形成是社会转型期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浩如烟海的熟语中与"酒"有关的熟语比比皆是,妇孺皆知,形成了一类别具一格的、成系统的"酒"文化熟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活化石",熟语又是语言的精品,通过对"酒"熟语的研究,使我们了解到古今社会政治、风土人情以及不同时代人们的心理习惯、审美心态和价值观念等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90后"进入大学校园,大学流行文化就被打上了网络的印记,在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影响范围上都呈现出网络时代的特征。网络流行文化作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文化形式,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问题。因此,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对网络流行文化因势利导,借助网络流行文化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使网络流行文化真正为"我"服务,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开篇的"前言"部分,对语文学科性质作了这样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既说明了语文的交际功能,也展示了语文的文化功能;篇中"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部分又进一步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等;篇末又以长长的70首古诗文(1~6年级)背诵推荐篇目作为"底线",更是让"文化"的气息荡气回肠,充满整个《标准》.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平台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策源地,网络让传播变得迅捷,给文化创新带来了更丰富的形式,与此同时滋生了一些不良现象,如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现象是指在网络空间普遍传播的内容出现了荒诞改写、低俗创造、错误导向等现象表征,并产生了消解公民群体社会责任感、销蚀社会整体文化...  相似文献   

14.
"985工程"从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整10个年头了.工程实施的成效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要不要继续建设?如果要继续建设,当如何推进?在闭幕不久的第五届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上,"985工程"首批9所大学的校长、管理者和学者聚首哈尔滨,进行了务实的研讨.在这次会议上,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这就是"文化".人们不约而同地谈到,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在内涵发展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5.
苏娟 《四川教育》2007,(9):40-40
参加了这次在我校举行的观课议课现场,我从中感悟到了这种新型的教研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新".它一改过去我们只用耳朵听、对课堂现象进行简单的是非评判、执教者被动接受来自听课老师的种种优缺点定位的状况,注重对课的全过程研究,而不仅仅注重结果--课上得怎么样,理念新不新.二是"实".观课议课需要参与者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思考,分享彼此的思想和智慧.观课议课不是下结论,但参与者需要有自己的意见,设身处地地用这样的结构来思考和表述:"假如我来教,我将这样教……"三是"直".  相似文献   

16.
郑媛 《现代语文》2007,(11):123-125
"中华悠久而古老的文明史,可谓从远古的玉石文化展开".集天地之精华,撷山川之灵气的玉,很早就引起了原始先民的注意.作为大自然的结晶,它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伦理道德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崇玉、尚玉的思想也随着人们对玉石的了解、深化而不断发展、演变.受其影响和推动,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含"玉"词语,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7.
论"五四"时期东西文化论争中梁漱溟的文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文杰 《天中学刊》2000,15(1):43-45
梁漱溟在"五四"时期东西文化论争中的文化思想,具有独特而富有思辨的性质.这种文化思想自有它产生、变化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对他此时的文化思想作出新的考察和认识,对于把握及弘扬"五四"的时代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欧哲史上怀疑哲学经历了一个由"破"到"立"的过程.早期怀疑哲学是从解读矛盾,破除陈规开始的.近代怀疑哲学由"破"入"立",开始了由认识论向方法论的转变。怀疑哲学的"破"与"立"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实践是"破"与"立"的支点."破","立","行"的结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9.
张会敏 《现代语文》2006,(4):125-125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中国福娃",创造了奥运史上吉祥物数目之最--五个.你知道奥运"吉祥数"为什么青睐"五"吗?说来这是有讲究的.  相似文献   

20.
说"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海平 《现代语文》2007,(2):103-103
在《新华词典》中,"奴"被解释为"受剥削、压迫和役使且没有人身自由的人",这是一种对人的贱称.然而随着网络文化的日益盛行,"奴"逐渐具有了一些新的内涵. 卡奴:最早源于台湾,台湾地区金融主管部门将无力偿还银行最低还款额,且连续3个月未能还款的人称为"卡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