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文章通过肌电测试优秀太极拳运动员做搂膝拗步动作时,用意识引导动作和无意识做动作时下肢肌肉产生的肌电变化,从肌电、运动学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状态下做动作,肌肉被激活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及肌电值等肌肉活动特征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说明在练习太极拳时,通过意识引导动作对人体肌肉运动产生良好的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2.
静力练习又称静力性等长工作,它是指人体在肌肉紧张用力时,肌肉长度不发生变化,肢体基本不产生位移,即保持身体在相对固定的姿势中静止用力。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把身体位置保持在最吃力的角度或者是技术动作所需要的位置进行用力,对发展绝对力量和支撑力量、固定力量作用较大。在田径运动各个项目的训练中,我们经常运用的力量练习方法有克制性训练法和退让性训练法。而很少采用静力训练法。其实静力练习对发展运动  相似文献   

3.
运动表象也称动作表象,它是综合的表象,包括视觉表象(如动作的形态、过程)、动觉表象(如内部用力感觉、节奏)。在训练中运用运动表象能有效地掌握动作技术,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在人的头脑中产生一种动作表象时,总是伴随着实现这种动作的神经冲动,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就会产生兴奋,原有的暂时联系会恢复起来。这种兴奋会传至相应的肌肉引起难以觉察的动作。实验证明:运动员想象赛跑时的紧张动作,以  相似文献   

4.
<正> 在体操动作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和练习动作时,只注重动作技术和肌肉用力,忽视了呼吸方法的配合运用,往往会影响动作的顺利完成。因此,对于体操动作教学来说,在进行正常技术教学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运用正确合理的呼吸配合完成动作。 不同的呼吸方法,可以使肌肉和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例如屏息  相似文献   

5.
前言人体的运动是由于附着于骨骼肌上的肌肉的收缩与放松而使骨骼产生移动的结果。肌肉的机能、指挥肌肉活动的大脑,起传导作用的神经,甚至肌肉的收缩等都需要氧气,因此,负有供氧机能的呼吸、循环等器官当然就与运动有关。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机能,以使体内代谢能顺利地进行,能量的供应就必须充分。关于运动中的能最供应,是由无氧糖酵解和有氧的三羧循环的共同代谢途径产生ATP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知识小问答     
<正> 用力做动作时为什么要憋气? 所谓憋气是在用力吸气后关闭声门,尽力作呼气动作而气又呼不出来。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在做一些用力动作时往往要憋气。例如,举重时的提铃和将杠铃举过头、投掷的最后用力,以及许多强有力的起跳等都需要憋气。实验证明当憋气时产生的力量最大,吸气时力量最小。为什么憋气时会使力量增大呢?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憋气时胸廓和骨盆得到固定,为上、下肢肌肉的活动创造了稳固的支撑点,有利于增加肌肉用力。二是,憋气时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力量加大。  相似文献   

7.
一速度与放松能力 人体运动时,肌肉群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肌肉群的收缩速度越快,所产生的运动合力就越大;反之,肌肉的收缩速度越慢,所产生的运动合力就越小。只有肌肉用力与放松迅速而有节奏地协调一致,才能获得最佳的肌肉收缩速度(这主要取决于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可节省体能,使动作经济省力、轻松自如、持久性强、技术不变形、向前性好,从而获得较快的运动速度。二速度耐力与放松能力 400米跑中,肌肉在缺氧的情况下剧烈运动需要较多的能量,能量来源主要是三磷酸腺苷的无氧分解与再合成…  相似文献   

8.
在哈尔滨,中小学冬季的体育课是以冰上活动为主.做好冰上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很重要的.冰上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学生上冰以前进行的身体活动,目的是使学生身体能够有准备地从平静状态逐步过渡到紧张的肌肉活动状态.如果不做准备活动,突然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分布在肌肉上的神经就兴奋不起来或者兴奋程度不大,和我们所做的动作就不能协调,这就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做好准备活动,可以把神经活动逐渐引向兴奋状态,从而加强各部位肌肉组织的活动协调能力,使动作灵活,反应敏捷,使内脏器官的机能适应比较剧烈的全身运动.同时,还可以把血液内的血糖和肝  相似文献   

9.
前言长期以来,有关运动与呼吸之间关系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由运动而产生的呼吸气体,呼吸次数或呼吸量的变化其中还包括心脏循环机能等问题。对此,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研究关于呼吸节奏(呼吸期)与运动表现形式的关系。这对于上述的循环机能来讲,可以说将涉及到运动表现的呼吸性神经机能。猪饲报告了柔道的摔投技术在吸气期终了  相似文献   

10.
张青 《体育师友》2010,33(2):27-27
1动作节奏的重要性 动作节奏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1.1没有节奏就没有放松 “有节奏的运动比较省力”这是大家的经验和共识。有节奏的运动之所以省力,其原因就是节奏与放松是紧密相连的,“省力”实际上是放松所致。“放松”就是在运动中该用力时用力,不该用力时不用力;就是该用力的肌肉用力,不该用力的肌肉不用力。具有鲜明的动作节奏才能做到这样。  相似文献   

11.
哑铃操     
哑铃操对促使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特别是发展人体肌肉力最、增进体型健美有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运动训练的辅助手段。做哑铃操时要注意动作的节奏,合乎动作的节拍,不要过快过猛,呼吸要自然,不要憋气,一般伸展、用力的动作吸气;反之呼气。选择动作要全面,能使全身肌肉匀称协调地发展,练习后肌肉要放松。下面分类介绍几种练习手段: 一、上肢和肩带的练习 1.开立,手腕作上下翘  相似文献   

12.
一、体位改变和肌肉运动时的一些问题人在一天中大多数时间是采取立位和坐位的,而且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肌肉运动,因此,了解体位改变和肌肉运动对循环机能的影响以及机体的各种调节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所谓状态反射,是头部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肉张力产生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其机理:当头部正常状态发生改变时,就会刺激颈肌体感受器和迷路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传导到延髓,再由延髓支配四肢、躯干的肌肉,改变各部肌肉的紧张程度,使身体的姿势发生改变。状态反射的意义在于便于人体向着头部转动的方向进行移动,在篮球教学训练中,为了不破坏动作  相似文献   

14.
铅球技术训练中速度节奏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速度节奏,是指身体的各个环节在完整技术完成过程中按一定顺序所表现出来的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强弱、时间的长短、肌肉紧张与放松的时间间隔交替等方面。合理的速度节奏,能体现人体各环节严格按一定顺序完成动作时的速度变化,保证完整技术动作的连续性和加速性,提高最后用力的效果。加强推铅球完整技术动作的速度节奏训练,是当前推铅球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推铅球运动的理论与实践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要保证获得较大的铅球出手初速度,就要努力追求适合个人技术特点的合理的速度节奏。如果破坏了合理的速度节奏,即使是该慢的动作加快了,也不会使铅球推得更远。良好稳定的技术节奏能使技术动作更加精确合理,使之发挥最大的动作效率,可以使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协调一致,产生更大的能量,加大整体用力的效果,易于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使动作趋于自动化,保证运动成绩的稳定提高。运动心理学又告诉我们:运动技能是受意识支配的复杂行动。节奏是本体运动时间和速度感知觉,这种感知觉需要通过心理系统的精确调节与控制再作用于运动中的身体各部分。因此,在训练中注意加强对运动员速度节奏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铅球训练中值得注意的速度节奏问题。  相似文献   

15.
技巧运动员脑电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巧运动的特点是运动技能复杂、惊险,动作衔接紧凑、难度高。既有翻腾、抛接等动力性动作,又有平衡、造型等静止用力动作,以及属于动静间的舞蹈动作。此外,技巧运动伴以音乐而富于特殊的节奏感。因此,探讨运动员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机能状态和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特点,就成  相似文献   

16.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摄像与肌电图同步测试手段,对我省现役4名高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在完成摔跤关键技术动作过程中,肌肉表面肌电图(SEMG)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她们所测试的肌肉肌电变化有两种不同特征,景瑞雪的肌肉活动具有一定的变化节奏,协调能力较好;其他队员则表现出部分肌肉持续用力的时间较长,协调能力相对较差.肌肉表现出活动与用力程度最大的肌肉为右侧肱二头肌.在完成抱腿摔过程中肱二头肌为主要的用力肌肉.右侧股直肌的活动程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在比赛或训练前,人体机能状态可以发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如呼吸频率与深度的增加导致肺通气量的增大;心率与每搏输出量的增加引起心输出量的增加;皮肤、内脏血管的收缩。肌肉血管的舒张即可使血液发生重新分配,使运动肌肉的血液供应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8.
肌肉疲劳的细胞学机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运动生理学研究显示 ,近几十年来优秀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变化不大 ,但运动成绩却有了极大的提高。运动员有氧竞技能力的提高 ,主要是骨骼肌代谢能力提高的结果 ,因此 ,如何提高运动员骨骼肌的机能能力是当前运动训练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肌肉收缩、肌肉损伤的细胞学机制进行分析研究 ,以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 ,为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供参考。1 骨骼肌收缩的细胞学机制1.1 兴奋——收缩偶联首先 ,肌细胞膜的兴奋 (动作电位 )沿肌细胞膜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播 ,沿肌细胞的横管系统传入肌细胞的深部 ,导致三联管兴奋 ,使纵管系统的…  相似文献   

19.
对运动员来说,大腿后部肌肉损伤是常见现象。无论是竞技运动员还是业余运动员,持续地运动都会引起肌肉损伤。有人认为,肌肉组织损伤一般为天气寒冷或极度疲劳所致。这两种观点只能使外行们感到满意,而引起肌肉损伤的根本原因则是肌肉用力异常。为了防止运动时参与活动的肌肉组织受损,应合理地分配协同肌和拮抗肌的力量,但  相似文献   

20.
从事运动活动必然要引起心血输出量的增加,为满足心血输出量的增加可通过加快心率与加大心每搏输出量来达到。因而了解不同强度、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对机体的影响,常以心率的变化为指标进行探讨。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运动生理学教科书中就有了关于运动前、后心率改变情况的描述。如:心率与工作强度成正比关系;在进行静止用力动作时,呼吸和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