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王洋”条提供了宋代南渡诗人王洋的生平概况,但也存在两点错误。一是生年有误;二是提供的史源中有两个王洋,一个卒于高宗朝,一个则卒于孝宗朝。  相似文献   

2.
陈玉敏 《班主任》2007,(12):23-23
这几天学校开展听课活动,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自习。每次一下课,总有一大群学生跑来向我告状——"我没说话,王洋非要记我名""大家都在写作业,只有王洋自己在班里乱转""王洋拿棍子敲我了"……闹得我头都大了。  相似文献   

3.
民初北方画坛领袖金城留洋诸问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城是我国民国初年传统派代表画家之一,对北方画坛影响甚大。但金城的有关生平,世人还知之不详,尤其是金城留洋的时间、就读的学校、所学的专业等问题,还有不少讹误之处。经考证,金城的留洋时间应为“1902 1905年”,就读学校应为“King’s College”,所学专业应为“政法”,其留学性质应为“游学”。  相似文献   

4.
薛瑄,明代前期重要思想家,“河东学派”首领。其生年与卒时年龄说法有三:1.中华书局《明史·薛瑄传》说:“天顺八年(1464)六月卒,年七十有二。”其生年未说,如以上说推之,应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2.张岱年先生《中国哲学大纲·序论》附《哲人生卒年简表》说:“薛瑄:(生年)明太祖洪武二五(1392),(卒年)英宗天顺八(1464)。”享年多少,未说,依此计算,应为享年七十三岁。3.明杨鹤编《薛文清公年谱》载:“明洪武二十二年  相似文献   

5.
明代钱塘状元茅瓒的生年应为正德四年(1509年),卒年应为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月亮神话的原型意象作历时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嫦娥奔月与祈求生殖的巫术联系起来分析阐释。认为月亮神话经历了初始原型、次原型和复合型三种神话形态和演化模式,它们分别对应着丰收神、生殖神和复合的婚姻神。嫦娥是一位执着祈生求嗣的帝妃,其吞服西王母不死药和奔月行为均系祈生求嗣的巫术仪式行为;奔月时间应为具有生生之德宜子之祥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夜。  相似文献   

7.
正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没有一种不幸可以与失去时间相比。我们应该避免这种不幸。王洋在老师和家长眼里,绝对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学习成绩也很优异。本来他是一个爱说爱笑的学生,但是最近总是愁眉苦脸的,满怀心事,而且还说一些使自己泄气的话,比如"唉,我怎么这么没用啊""累死了,真不想学了,没意思"……班主任林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把王洋叫到  相似文献   

8.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没有一种不幸可以与失去时间相比,我们应该避免这种不幸。王洋在老师和家长眼里,绝对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学习成绩也很优异。  相似文献   

9.
说“生像”     
“生像”一词在佛经中习见,有人把它解释为“用金银制成的亮堂堂的形像”,不妥。文章参考前人训释,列举了一系列和“生像”相关的说法,阐明“生像”应为“金银”之义。  相似文献   

10.
黄琮生年考     
《滇诗嗣音集》作者黄琮卒于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年),《清史稿》有确载。但其生年学者多云不详或予以规避。今结合方树梅提供的线索,据曾国藩《黄矩卿师之父母寿序》,知黄琮的生年应为清仁宗嘉庆三年(1798年)。  相似文献   

11.
孙文恭是中国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再传弟子,晚明黔中王门心学大师,贵州建省以来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清平孙文恭公祠族谱》反映了清平孙姓家族的历史变迁,修谱经过,尤其从纵横两个方向确立了孙文恭在其家族中的位置以及孙文恭与其家族之间个体与系统的关系,记录较详,具有较大的文献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汪汲里藉考     
汪汲是清代著名经学家之一,一生著述颇丰。但其籍贯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最近有人考证汪汲是淮安府清河县人,但论证有所不足,未能解决山阳县人为何称他为同乡这一问题。其实,汪汲祖先乃徽州人氏,后迁居淮安清江浦,而汪汲又由清江浦移居山阳河下镇,这是其里籍变迁情况。  相似文献   

13.
马廷锡是王阳明在贵州著名的黔中王门再传弟子,其心学之传得于当年王阳明在黔中的及门弟子蒋信。马廷锡的心学活动涉及贵州、四川、湖南三省,早年问学求道、任官行道,中晚年广交王门后学,在贵阳讲学长达三十余年之久,继王阳明、蒋信之后,在贵州掀起第三次心学讲学高潮,将黔中王门推进到成熟阶段。马延锡及其子、孙三辈均有功于阳明心学。马氏家族不愧是黔中王门著名的心学世家。  相似文献   

14.
齐召南从乾隆元年中博学鸿词科,至乾隆十五年在京师做官,主要交往人员有沈廷芳、杨椿、杭世骏、周春、汪师韩、胡天游、周长发等。乾隆十五年,齐召南离开京师回浙江后,主要在杭州敷文书院任教,他主要与沈廷芳、杭世骏等继续交往,这段时间的交往纪录远不及他在朝廷做官时的多。从齐召南的交游,可看出他的学术活动范围和内容,主要是参与朝廷大型文献的编撰及交往圈中的唱酬。  相似文献   

15.
商末周初,纣王无道,微子启数谏不听而率族奔周。在商灭亡过程中,以微为族称和方国名称的微氏家族、微史家族及微方、微国的称谓频频见于甲骨文、金文、史籍等。微子启作为商末微地的封君,与文献中的微氏家族和微方、微国在族源上有着极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楚国在兵分两路救赵灭秦之时面临着"亡秦必楚"的契机,为了更好地灭秦,怀王与诸将制定了怀王之约。怀王之约是对秦国的处理方案,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项羽与怀王的矛盾不断激化,项羽后来破坏了怀王之约,并诱发了楚汉战争。怀王之约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同时也是刘邦统治关中的法理依据,促进汉帝国的兴起。  相似文献   

17.
苏轼《和陶诗》作于扬州、惠州、儋州三个时期,共一百多首。以清人王文诰“和韵”与“和意”说为视角,《和陶诗》可分为用陶韵复和陶意的诗歌、只用陶韵而抒己怀的诗歌及改陶韵的诗歌三类。苏轼的《和陶诗》不仅丰富了其个人的诗歌创作,而且经由苏轼和陶,其门人及时人多有仿效,和陶在宋代蔚然成风,绵延至元明清而不绝,和陶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周扬毕生都在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1983年,复出后的周扬提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讨论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继而上升为批判性的政治运动。在这次风波中,周扬的身心虽然受到了重创,但他的理论和思想却被誉为"生前短暂却又难能可贵的心灵闪光"。然而,究其一生,周扬文艺思想的维度其实是一致的:它显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无产阶级新文艺和新文化并为之付诸实践的巨大热情,正是从这个层面上讲,周扬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9.
周初政局,内忧外患。王之子召公在周公的劝说下,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同周公一起,平灭三监叛乱,挽救了即将倾覆的周王朝,南片江汉,经营了周的南国;负责营建东都洛邑;提出了“敬德”“殷鉴”思想;扶立康王继位。召公是周初一位重量级的政治人物,其历史作用不容忽视,其历史地位应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20.
周扬是中国共产党文艺战线长达50年的领导人,他文艺生涯的前期为时代“左”倾思潮所胁裹.难免带有历史和时代的烙印。晚年复出的周扬走出了“左”的思想樊篱,找回了自我,复归了个性.重领文坛风骚,在思想界和文艺界掀起了“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实现了人的重新发现和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发现。晚年周扬是他人生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