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个变量间的关系,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1)列表法(列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应值表);(2)解析法(写出含两个变量x,y的一个等式);(3)图象法(画出关于两个变量间的图象).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研究中,往往需要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或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例如,研究学生自我监控能力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等.事实上,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中涉及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教育的目标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函数概念是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一种依赖关系的抽象和概括.在函数问题中,如何确定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一类极为重要的题型.这类问题的解答能有效地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近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命题中,命这方面的试题是一种趋势.所以,同学们在学习《函数及其图象》这一章时,一定要掌握确定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方法.在此。关键是善于分析和揭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依赖关系.例1公路上依次有A、B、C三站(如图).上午8时,甲骑自行车从A、B间离A站18千…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就是要建立两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确定一种变量引起另一种变量的变化。遵循实验研究的常规,认识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复杂过程,是开展外语教与学环境研究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经常需要对同一测量编制A、B卷.例如。在教育实践中为了应付紧急情况或防止考生作弊等需要对同一测量编制A、B两种型式.在重要考试中。如高考,每门学科的考卷都要编制A、B卷。以防不测。在心理或教育研究中,为了计算测验的复本信度,毫无疑问也需要A、B两种型式;除了确定测验的信度外。出于其他原因也需要问卷的A、B两种型式。例如,在追踪研究或研究某种实验干预因素对测验成绩的影响方面.复本也十分有用。使用复本还可以减少辅导或欺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一分为三是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和基本思维方式。“理论形态”是指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思维和人类社会的系统的知识的具有一定外部形状和内在结构的表现形式。“一分为三”至少有这样三种理论形态及其表达方式:一是“一生二,二生三”式,简称“一二三式”,它是动态的,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的特点,而显示出其独具一格的形态学魅力;二是“天人合一”或“对立统一式”,简称“一二一式”;三是“一而三,三而一”式,简称“一三式”或“三一式”。庞朴先生新作《一分为三论》认为,对立统一有三种形式:包容式(亦A亦B),超越式(非A非B),主导式(A统ab)。与“中庸的形态”二者有着相似的地方。笔者以为,“中”应在A、B之间。对于先有两端再有中间,或者说用两端A、B来表达中间的话,共有三种表达形式:一是亦A亦B式或又A又B式,即包容式,具有公(共)、(包)容、全(面)的意思;二是不A不B式或非A非B式,即超越式,具有(空)虚、(虚)无的意思;三是A而B式或AB式,即递进式,具有动(态)、(递)进、(互)补的意思。由A而B,它所表达的“中”,是A、B二者之中某一适度的适宜的正确的位置,至于位点在何方,是以真理所在,以适度为宜。三者的排序,AB式应为第一式,它是基础,是前提,是定位;其它两式,则是对第一式的定性和规范,其中第二式为亦A亦B式,第三式为非A非B式,前者为肯定式,即是肯定A、B之合理的正确的可取的存在,后者为否定式,即是否定A、B之不合理的错误的应该淘汰的因素,通过正反中三方面的束缚,以厘正、权衡、确定“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有以下三个方法:(1)若1-A≤1-B或A-B≥0,则A≥B.(2)若A>0,B>0,且(A/B)≥1,则A≥B.(3)若A≤B,B≤C,则A≤C;若A≥B,B≥C,则A≥C.  相似文献   

8.
本文先利用协整模型来检验福建实际利用台资金额和福建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对福建内资工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两个变量都对福建内资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然后再利用GRANGER检验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三个变量间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最后对福建如何吸引台资,提升台资对福建的技术溢出效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相关性问题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活中,有些变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函数关系,有些变量之间不存在函数关系,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种明显的依赖关系.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教材,现从几个部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杨梁 《云南教育》2001,(8):32-33
一、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合适的数学表达式,以便从已知变量的值推算出与之相对应的未知变量的值的一种统计方法。回归分析的重要性在于它有预测功能。   云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中小学教育统计方法》 (李春山著学苑出版社出版 )一书回归方程部分主要介绍了一元线性回归。   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相关时,散点完全落在一条直线上 (这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这条直线称为回归线,其数学表达式称为回归方程,这条直线的斜率称为回归系数。   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程度比较高的相关时,这些…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这是因为:()(A)一部分电子从毛皮转移到像胶棒上;(B)一部分正电荷橡胶棒转移到毛皮上;(C)正、负电行同时发生了转移;(D)摩擦过程中产生了负电荷。2.有A、B、C三个通草球,将它们两两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如图1所示,则;()(A)这三个球都不带电;(B)只有一个球是带电的;(C)只有两个球是带电的;(D)这三个球一定都是带电的。3.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与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则金属球:()(…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中,经常使用相关系数来刻划两个变量X和Y之间的共变关系。例如,在一次教学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语文测验成绩(X)和数学测验成绩(Y)的相关系数为O.89。这说明,在总体上小学生的语文测验成绩和数学测验成绩呈高度正相关。但是,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共变关系,并不能说明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如果在涉及到两个变量以上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中,仅仅停留在用相关系数揭示它们之间的共变关系的程度。那么,这种研究仅仅是浅层研究,很难解决一些深层问题。当然,笔者无意否定相关研究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相反,将向大家介绍一和叫做辨明分析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在相关研究中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  相似文献   

13.
李雪君  庞作珍 《宜春学院学报》2004,26(2):101-101,103
目的: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剖宫产术后病人寒战的发生率.方法:将2003年3、4月份的剖宫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组)58例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B组)57例根据寒战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A组寒战发生率48.28%,B组寒战发生率0.05%.结论:针对寒战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降低了术后寒战的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全卷满分12()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两数的( )。爿爿—■r——有———r A.和为正数B.和为负数C.积为正数D.积为负数2.下图中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正面日皿A B胡日口] C D 3。00的半径为4,圆心0到直线z的距离为3,则直线z与00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相切C.相离D.无法确定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 n一3以。B 2以。一÷C.(一n)。n。一一以。D_2n一’一兰s.已知方程组{三;Z三:的解为{亏三;,则I以Iz十pV一厶l V~J 2&一36…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中的“平衡”是抬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平衡状态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有三种表现形式:(1)静止;(2)匀速直线运动;(3)匀速转动.平衡力是指能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的力,平衡力可以是两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现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比较如下:一、力的作用对象不同两个彼此平衡的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两个相互作用力则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一例1如图l物体A静止在水平面B上,物体A受到水平面B的支持力人和重力G。两个力的作用,地面B受到物体A的压力F。F支和民同时作用在物体A上…  相似文献   

16.
含参不等式恒成立、存在性问题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函数最值法(下文简称为A)和分离参数法(下文简称为B)等.这类不等式往往出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的范围已知,另一个变量(参数)的范围待求.当不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函数具有某些不确定因素时,可通过对变量或参数进行分类讨论的方法求函数最值,使原问题中的不确定因素变成确定因素,这种方法称为函数最值法.若易于通过恒等变形将两个变量分别相互独立于不等号的两边,然后根据变量的范围来控制参数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二元表达式是指含有两个变量的表达式,其取值范围的确定,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把二元函数问题转化为一元函数问题求解;二是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三是利用二元表达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下面通过例子具体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是高中数学选修中的一个内容,很多学生在学习完后常常感觉不太理解.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学生经过初、高中函数的学习,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确定的关系已经先入为主了;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度不够,总觉得这个内容在高考中不太重要,所以比较轻视,教学中也缺少让学生研究和动手实践,感觉让学生记住公式,会画画散点图就可以了.这些原因导致了学生对变量间相关  相似文献   

19.
"越A越B"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很有特点的格式,从量及变量的角度看,该格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倚变关系,B表示或承载的量值变化以A表示或承载的量值变化为条件,量B随着量A的变化而变化。但从量类来看,A和B表示的量具有不对称性;从量值看,不管A和B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两个量的变化方向都是大量化。  相似文献   

20.
"越A越B"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很有特点的格式,从量及变量的角度看,该格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倚变关系,B表示或承载的量值变化以A表示或承载的量值变化为条件,量B随着量A的变化而变化。但从量类来看,A和B表示的量具有不对称性;从量值看,不管A和B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两个量的变化方向都是大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