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教与学的重点.九年级初中化学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氧气、氢气(拓展性课题)、单质碳、碳的氧化物(CO与C O2)、铁及金属材料的性质、制法与用途,常见的酸与碱、常见的盐与化学肥料,甲烷、乙醇、葡萄糖等有机化合物的初步知识等.这部分知识内容多、覆盖面广、记忆性强,在复习时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掌握规律.一、寻找规律带动全局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保存及检验等,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牵动全局的关键,因为物质的性质反…  相似文献   

2.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构成中学化学知识的“骨架”和“基石”,90%以上的中考考点涉及它.这部分知识具有如下特点:易懂、好学、难记、难用.因此,复习这部分知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挑珠”,即找出分散在各章节中的重要知识点或代表物,然后跳出章节的限制,将内在联系紧密的各个“珍珠”联成串,形成“知识链”,织成“知识网”,使之珠联成环、浑然一体.要达到上述目的,复习时必须做到“四抓”.一、抓核心,循序渐进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用途、检验等,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在联系可用图1表示:由图示可知,物…  相似文献   

3.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分值较大、要求较高。因此,笔者建议在复习时可以以物质结构理论为指导,建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点线知识;以物质的性质、用途和制法为基础,建立知识网络图;以物质的特殊颜色、特殊反应条件及元素原子结构等为解题突破口;复习时认真熟练地阅读课本,避免出现知识死角,并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相似文献   

4.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构成中学化学知识的“骨架”和“基石”,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初中化学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多而杂,各种单质与化合物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既存共性.’又有特性。学习这类化学知识时,只要掌握了性质,物质的存在、制法、用途、应用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重点是要掌握性质。一、以理论为主线,明理知性化学基本理论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抽象概括,同时,化学基本理论为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提供指导。因此,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以化学基本理论作指导,从理论上寻求答案。这样既有利…  相似文献   

5.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繁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应侧重对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以及重要物质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的复习,使学生注重知识的运用,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化学事实性知识内容多、分布广、材料琐碎,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有关物质性质、制法、用途等元素化合物知识,并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结构。其常用的记忆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协同记忆策略、精加工策略、合理复习策略、组织策略等。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寻找、总结、归纳属于自己的最佳记忆策略,并灵活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7.
复习寄语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掌握氧、氢、碳、铁等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组成、性质、用途、制法及检验方法的有关知识,掌握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用途及理解酸、碱的通性,了解化学肥料对绿色植物及与生产的关系.记住重要物质的特殊现象、特殊反应及特殊性质;重要反应的现象及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8.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初中化学知识的一骨架”和基础,但这部分知识多而杂,往往易懂难记。现就其复习方法提几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一、突出重点,掌握规律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突出重点,掌握规律。依据教材调整后的要求,复习重点应是氧气、氢气、碳和碳的主要化合物、铁以及常见酸。碱、盐及它们间相互关系。对于每一种重要物质都要从性质、制法和用途等方面去加以总结,做到全面掌握。如HZ、OZ、COZ等常见气体可从如下方面总结:同时要注意各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掌握规律(如金属在溶液里置换的规律,酸、碱、盐间反应的基本现律等),…  相似文献   

9.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许多学生在复习时,常对其涉及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制法用途等感到“碎、散、多、繁”,记忆困难,重点不易掌握。下面结合碱金属这一章谈谈复习方法。1、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指导复习,按族系统熟练地掌握重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碱金属在周期表中处在IA,最外层有1个电子,结构相似,推知其为强还原剂,可分别与非金属、H_2O、H~ 、ROH(醇)反应。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失去电子能力的趋势增强,所以从Li→Cs  相似文献   

10.
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的结合,是近几年高考题的热点之一。要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就必须采用较好的复习方式。一、抓住主线元素化合物部分的知识点分散,可采取两条复习主线进行复习。1.知识主线:按物质的分类,以物质的转化关系为主线,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知识点清晰,便于记忆。如:单质→氢化物→氢化物的水化物→无氧酸盐单质→氧化物→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盐2.结构主线:晶体结构决定物质的物理性质,原子结构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和制备方法。如按下图格式进行联想复习。要重点掌握典型金属与…  相似文献   

11.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学生在复习时总感到内容庞杂,头绪繁多,不易记忆。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中又注意考查元素知识与理论,概念实验,计算的结合,加强了试题的综合性和思维的深度。怎样才能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做到应用时得心应手呢?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自己动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组成点一线一面相互贯通,纵横联系的网络,在比较中掌握知识在复习课本的基础上,应以每一族元素为一单元,以每族的典型元素为重点,抓住其不同价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这条主线,将知识统摄整理,编织一张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依靠知识结构去比较掌握典型代表物的典型性质。在复习时注意落实四种关系:(1)位、构、性的关系;(2)应用关系:即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用途的关系;(3)同种元素各物  相似文献   

12.
康丽华  郑柳萍 《考试周刊》2011,(50):173-174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指反映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等多方面内容的知识,为促进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根据化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碳及碳的化合物知识,概括起来有“三多”:物质种类多(包括物质的俗名、主要成分等)、化学方程式多、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的内容多.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学习. 一、抓住关键掌握规律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存在状态、制法及用途,而物质的性质又是由物质的结构所决定.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最外层电子数是4,决定了它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所以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  相似文献   

14.
在高考复习中,学生普遍感到一方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繁复庞杂,易混淆,记忆量大,零散而思维跨度大,往往是课堂上“一听就懂”,但课下“一用就错”;另一方面这部分知识具体性强,涉及到性质、用途、制法、存在、反应条件等。学生学习时什么都想记住,结果因为抓不住重点,什么都没抓住;在高考复习中,极容易陷入“越学越糊涂”的境地。因此,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复习中加强方法指导,方能把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内容是讲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以往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是从存在、性质、结构、用途和制法等方面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习题巩固练习,缺乏对知识内容的结构化和关联,以及认识思路和视角的结构化,从而难以解决真实问题情境,学习起来感觉元素化合物知识"繁、乱、杂、难".因此,基于科学...  相似文献   

16.
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若把物质的性质、用途、存在、制法罗列起来交给学生,这不仅会因内容的多而杂而使学生听得懂却记不住,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无益。为此,教学时必须增加思维密度,并将知识系统化,其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永久 《教学月刊》2005,(4):36-37,43
本考点主要涉及卤族、氧族、氮族、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根据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考题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氯气、硫酸、氨气、硝酸等物质的性质、用途、制法上。建议在复习时除了掌握这四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一般性质外,要特别注意构建以氯气等四种物质为核心的框架结构,强化物质之间的联系。另外,在题型上要加强对无机物推断题的研究,既可以突破一点再及其余,也可以整体推进,按图索骥。  相似文献   

18.
很多同学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时,思维方法多是直观思维,感性认识较多,逻辑性不太明显。只注重学习物质的性质而不考虑物质的结构、用途的内在关系。因此,没有形成“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结构决定的,而物质的用途又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即如下科学思维的方法:而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或是化学科学的理念,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是九年义务阶段这门科学必须达成的教育目标。下面我们以碳的单质为例来加深“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理解。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和用途结构决定$反映性质$决反定映用途金刚石的碳原子在空间构成连续、坚固的骨…  相似文献   

19.
张志立 《新高考》2007,(9):27-29
近年来,高考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有所加强,既有对某一具体知识点考查的选择题,又有对元素性质、制法、用途等全面考查的综合题。金属元素性质、非金属元素性质往往与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电化  相似文献   

20.
<正> 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是“双基”的重要内容,它与物质结构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因而是学好基本理论的必要基础。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应着重掌握重要的典型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以及它们的制法和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