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渗透发展,发达国家与未发达国家在各领域的差距日益加大,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主宰者,未发达国家往往没有话语权。这种不平等性就导致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交织交融,强势文化往往对弱势文化进行轻视、甚至同化。这一影响正不断地渗透在翻译研究领域中,因此我们要重视并且摒弃这种狭隘的文化偏见,提倡多元文化共生互补。  相似文献   

2.
柏涛  于瑞瑞 《海外英语》2013,(13):164-16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渗透发展,发达国家与未发达国家在各领域的差距日益加大,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主宰者,未发达国家往往没有话语权。这种不平等性就导致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交织交融,强势文化往往对弱势文化进行轻视、甚至同化。这一影响正不断地渗透在翻译研究领域中,因此我们要重视并且摒弃这种狭隘的文化偏见,提倡多元文化共生互补。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日益加大,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政治的主宰者,这种国际经济政治割据中的不平等导致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撞击。强势的西方文化对弱势的东方文化贬低渗透与同化,在翻译研究中必须重视这种文化偏见与对抗,倡导多元文化共生互补。  相似文献   

4.
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提出正显示了对话者本身的弱势地位。强势文化是不会与弱势文化进行对话的,它只会进行文化输出与殖民。而相反中国学者的这一主张正是在面对西方文化强势入侵的情况下的本能举动。其实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都离不开与异质文化的相互交锋。当强势文化入侵或者被引入中国的时候,中国的比较文学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也体现出了中国文化进化的某种规律。  相似文献   

5.
王星 《海外英语》2015,(3):136-137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然而后殖民翻译研究指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对话,从来没有达到过真正的平等。该文将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的视角出发,重点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弱势文化所遇到的危机,并对如何在强势文化的高压之下谋求自身的生存提出建议。指出弱势文化应当在抵制文化霸权、保护本民族文化生存的同时,也要学习西方优秀文化,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6.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然而后殖民翻译研究指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对话,从来没有达到过真正的平等。该文将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的视角出发,重点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弱势文化所遇到的危机,并对如何在强势文化的高压之下谋求自身的生存提出建议。指出弱势文化应当在抵制文化霸权、保护本民族文化生存的同时,也要学习西方优秀文化,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7.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提出正显示了对话者本身的弱势地位。强势文化是不会与弱势文化进行对话的,它只会进行文化输出与殖民。而中国学者的这一主张正是在面对西方文化强势入侵的情况下的本能举动。其实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都离不开与异质文化的相互交锋,当强势文化入侵或者被引入中国的时候,中国的比较文学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也体现出了中国文化进化的某种规律。  相似文献   

8.
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使强势文化大行其道,而弱势文化则面临生存的威胁。广告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它在传播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加速了弱势文化的消亡。在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理智地对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不管是强势文化还是主流文化,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弱势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在强势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很容易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此在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校更加应该注重统筹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将弱势文化和主流文化共同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水族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雷祖威的短篇小说集《爱的痛苦》通过观察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冲撞,揭示出华裔青年内化强势文化(白人文化)后与仍坚守弱势文化(中国文化)的老年一代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从而刻画出处于美国边缘文化的华裔的种种心态。文章在分析指出其所反映的异质文化的冲突与痛苦这一主题后,对其现代主义的叙事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强调指出:不同文化间的对立和冲突必然将会走向交流和对话。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拉美第一次文化大碰撞的分析,看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关系,并提出在文化全球化的框架下,拉美国家一定会扮演积极有利的角色,在差异甚至冲突的运动过程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走出多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多元文化强调文化的平等性和对异文化的尊重与交流,但现代教育发展的公共性、功利性和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却形成和强化了教育中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融合与吞并。要想真正实现多元文化的理想,就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促进各种文化通过不断创新来改变其在文化环境中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拉美第一次文化大碰撞的分析,看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关系,并提出在文化全球化的框架下,拉美国家一定会扮演积极有利的角色,在差异甚至冲突的运动过程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走出多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世界文化潮流.反之,文化全球化也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传统文化要在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由弱势文化系统向强势的优秀文化系统转型,做到从心理上摆脱弱国心态和从行动上推行中华文化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15.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内容。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基于综合国力的强弱对比,文化实力形成强弱之分。文化弱势国家的文化安全受到多方面挑战。文化强势国家从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传统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各个层面对文化弱势国家的文化安全造成重重威胁。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出现了诸多隐患,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6.
闽南方言与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闽南方言是一种非常强势的语言类型,但随着普通话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闽南方言以及文化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强势,甚至已经开始出现逐渐消亡的现象。基于此,想要让闽南方言与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可以在小学语文地方课程中融入闽南方言与文化,凸显出其文化体系在小学语文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消费化倾向是后现代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视觉化手段是它们执行这一文化策略的最重要的手段,强势文化凭借自己的技术与文化优势同化他者,使得弱势文化在他者的谋算中悄然消失。因此,应警惕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同化,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既要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又要保持民族文化,使得后现代文化保持民族性、多样性、丰富性。  相似文献   

18.
英国在全球数百年的殖民扩张中,殖民手段逐渐成熟,隐蔽,从早期的武力征服到中后期的语言文化殖民,从肉体枷锁到精神桎梏。乔治.兰明的成长小说《在我皮肤的城堡中》为读者充分展现了宗主国英国的语言文化殖民在殖民地巴巴多斯的深远影响:语言文化殖民凸显帝国的强势文化,隐没少数民族的弱势文化,使殖民地人民失去自我,成为驯顺的他者。  相似文献   

19.
旅游的“真实性”分为客观性真实、建构性真实和存在性真实.旅游地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碰撞,使得文化差异性减少、趋同性增加,从而导致民俗旅游中“真实性”的缺失.以桃坪羌寨“花儿纳吉”赛歌节为例,通过与传统的“花儿纳吉”对比,探讨了民俗旅游对传统文化“真实性”的影响,意在揭示保护传统文化“真实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寒地黑土民族民间文化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寒地黑土文化是绥化地区土生土长的地域特征极其明显的北方文化,绥化的寒地黑土特色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随着当前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和外来强势文化对本来一直处于弱势文化地位的民族民间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重大危机。寒地黑土文化也面临着失传、濒危的重大危机。因此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法律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