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消除城乡之间教育质量上的差距是目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攻坚所在。而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城乡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不同所致。改革教师资源配置机制,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身份的公务员化、强化农村教师培训机制、深化农村中小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是当前优化农村教师资源配置机制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职业发展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组织计划、员工发展和培训、员工咨询等引入教师队伍建设之中,通过共同发展的愿景和目标陈述形成一套新的校园文化、加强教师培训与提高、给教师充分的激励与认可等方法推进教师的职业发展,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美国肯塔基州基础教育经费拨款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该体系强调州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上的均衡责任、大量经费的项目制拨付和学校的自愿参与等特点,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区域均衡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具有低职化或无职化、贫困化、脆弱化和边缘化的特征。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社会学理论认为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弱势群体子女,不仅包括贫困地区农村儿童、残疾儿童和女童,  相似文献   
5.
劳动者: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合理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聘任制是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教师法律地位则是教师聘任制建构与实现的理论基础。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对教师在聘任制度中的法律地位的定位是模糊的甚至是冲突的。在法学理论上,将教师定位为劳动者,教师通过基于平等自愿的劳动合同与学校产生法律关系,把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权利义务明确化,将对教师的合法权益保护产生积极影响。完善教师聘任制,应从教师的劳动者法律地位的确立入手,建立一系列以劳动合同为核心的制度体系。高等学校教师是劳动者,建议从立法上尽快予以明确和完善,以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学校的逐利行为虽然可解决学校办学经费紧张问题,但也严重影响着教育公平,更容易成为滋生教育腐败的土壤.对学校逐利行为,应从其产生的原因——发展中经费短缺、教育立法滞后、资源配置不均衡和教育管理体制不顺等入手,通过制订《学校法》明确学校的办学行为界限,进一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将学校办学行为与商业行为分离,加强对学校资金利用的法律审查等途径逐步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26日下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劳凯声教授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学飞教授在我校雁塔校区学术活动中心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我看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和"谈谈怎样开展教育政策研究"的精彩报告.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职业是学术职业,应遵循学术职业的特点进行薪酬管理。学术职业的本质要求学术自由、环境宽松、评价多元化,而现行的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模式继承了传统工业管理中的某些做法,不但造成了学术职业中的功利化倾向,而且不利于学术职业的发展和创新。高校薪酬管理改革必须与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独特性相一致,采用粗分线条,淡化差异;加大投入,营造宽松生活氛围;多元评价,彰显大学的多功能作用;强化人文关怀,严格选拔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等策略,以促进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多元文化强调文化的平等性和对异文化的尊重与交流,但现代教育发展的公共性、功利性和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却形成和强化了教育中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融合与吞并。要想真正实现多元文化的理想,就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促进各种文化通过不断创新来改变其在文化环境中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