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舒莹 《教育导刊》2001,(15):53-55
促使个体品德社会化是德育的主要目的,而个体品德社会化必须通过品德内化来实现。所谓品德内化,是指个体通过教育熏陶、社会实践,对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认知、评价、选择、接受和重构,逐渐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这样一个过程。它可以分为依从、认同、信奉这三个心理倾向不同而又相互衔接的阶段。探索品德内化过程各阶段的心理倾向,对于提高品德教育实效,促进个体品德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促使个体品德社会化是德育的主要目的,而个体品德社会化必须通过品德内化来实现.所谓品德内化,是指个体通过教育熏陶、社会实践,对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认知、评价、选择、接受和重构,逐渐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这样一个过程.它可以分为依从、认同、信奉这三个心理倾向不同而又相互衔接的阶段.探索品德内化过程各阶段的心理倾向,对于提高品德教育实效,促进个体品德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个体社会性发展也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它是指个体与社会相互诈用中,通过学习和内化社会文化,逐渐形成适应该社会的行为方式,履行该社会所期待的角色行为,发展自身社会性的过程,是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符合该社会要求的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个体社会性发展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社会性发展的任务和内容不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了解与初步掌握社会规范,逐渐掌握社会生活技能,处理人际关系,发展自主性,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它是幼儿整个心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一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意义一般认为,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通过自己积极能动地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吸收社会文化价值规范,并形成和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或者说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经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内化社会文化价值规范,形成和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人的整个一生的社会化是分阶段进行的。小学生个体社会化,属于人的社会化的早期阶段,也是整个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后社会化就可能顺利实现。因此,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大学生社会化的涵义和内容大学生的社会化指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知行为、心理智能等素质与社会要求相统一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人格就是习惯传统、行为定势和认知结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总体构成,它体现了个体的社会化道德意识和行为倾向,是一个相对稳固的动态发展过程。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由思想、心理、行为各异的活生生个体所组成,人受社会制约,社会又由人来改造。作为新一代的个体,是由自然人(或生物人)向社会人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发展中理性完成的。这个发展过程、过渡…  相似文献   

6.
以角色作为理解个人社会行为的理论,一般称之为角色理论,它是研究个体社会化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品德的社会化。因为社会化就是指每一个体经过一连串的社会学习,把社会文化逐步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当然也包含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即个体把社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成为符合社会道德需要的人的过程。因此,在幼儿园德育中运用角色理论是有一定意义的。在幼儿园德育中,教师要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领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期望,指导幼儿的角色学习,帮助幼儿解决角色冲突,使幼儿掌握角色行为模式,从而促进幼儿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一、让幼儿扮演多种角色。不断学习新的道德知识。每种角色都有自己一套规范性的行为,一个人充  相似文献   

7.
涂白莉 《南昌教育》2006,(10):23-23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搞活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班主任工作的难度系数也随之增加。要做好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品德的学习,其次是品德学习的过程与影响品德学习的因素。品德的学习有别于一般的知识、技能与策略的学习。它不仅涉及到懂与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还涉及到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因此品德学习比一般学习更复杂。一般认为,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由于青少年对某种行为要求缺乏必要性的认识与体验,就会跟随他人行动,放弃自己的意见。所以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它是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  相似文献   

8.
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交工作用过程中,接受社会的影响,适应社会的要求,获得自我生存与改造社会的能力,习得某种社会角色,由生物个体转化为一定社会成员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终生的过程,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显现相对应的亚社会化。小学生的社会化主要指在小学阶段通过学校教育而进行的社会化,小学生的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阶段,对个体一生的社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奠定了社会化的基础。一、小学生社会化的特点小学阶段的社会化与入学前的社会化有着很大的区别。进入小学标志着开始了一个新…  相似文献   

9.
个体品德作为一种心理结构,它是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内化过程。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个性,就得遵循个体社会规范学习与内化的规律来实施德育。  相似文献   

10.
角色是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为某一特定群体和个体在某一领域、某一活动过程中制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以及由此确定的某一群体和个体在社会和群体中所处的适当位置,即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职务和相应的行为模式。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如教师这一社会角色是负责教书育人的人,作为教育者、组织者、家长代理人、学生知己、模范公民,肩负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使命。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一旦将角色规范内化,就会自觉地按照适合自己角色的行为方式来行动,最终形成与特定角色地位相适应的心理内容、人格倾向和相关品德。在品德…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发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其主要功能是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教育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通过教育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1]。在实践中,这两个过程互为前提、密  相似文献   

12.
品德心理结构研究进展的剖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个体在外界影响下产生道德行为的中介过程所涉及的心理成分以及其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模式或动力机制。对品德心理结构的科学研究不仅是德育心理学探讨品德心理规律的基础任务,也是为学校德育工作实现目标提供心理科学依据。一、品德心理结构研究阶段综观品德心理结构的众多理论,既有从静态角度分析品德的构成成分又有从动态角度分析品德形成的过程及其功能。而从研究进展角度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起步研究阶段:静态元素论从静态或稳定性的角度概括分析,品德心理学研究业已证明:品德心理结构是由一系列彼此联系的心理成…  相似文献   

13.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如果只凭善良的愿望、苦口婆心的说教,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品德形成受各种因素制约,十分复杂。再加青少年品德尚未定型,处于不断变化的时期,使人难于准确把握。如何使他们的品德向良好方面发展,即外在的社会道镇要求内化为个体道德品质,这其间有没有共同的心理机制、有没有普遍遵循的规律,这是探讨品德形成的重要任务。 一、个体社会化的学习过程是形成品德的具体道路。 社会化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掌握社会经验与道德规范,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  相似文献   

14.
当代少年社会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一个人若是只有人类的身体结构,那他还不是真正意义的人。只有等他通过一定的社会学习和社会生活获得了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性,形成了人类的心理结构和。行为动力系统,象人类一样行为,他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少年期社会化是人生整个社会化历程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阶段。它指学龄中期儿童在前期发展水平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少…  相似文献   

15.
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社会与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社会化过程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地钭社会的影响转化为内部的观念、情绪与情感、意志,形成个性的内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社会化心理机制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心理满足的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交互作用的方式与状态。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对象、过程及目标等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构性。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四个维度,即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社会学习与亚社会认同,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创新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道德学习是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价值学习,是形成品德结构的社会化过程。社会道德通过个体的学习,转化为个体的品德。道德学习是社会价值内化与个体品德建构实现统一的过程。面对新时代德育发展的新契机、新趋势和新困境,以及德育内容的螺旋上升式发展,学校道德教育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也面临各学段脱节、衔接不畅及不同程度的超前拔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社会化过程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将社会的影响转化为内部的观念、情绪与情感、意志,形成个性的内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陈自鹏 《天津教育》2014,(19):22-22
看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节目,观察应聘者的表现,分析老板们的心理,我们发现,学生能否社会化是应聘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知道,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社会个性化的过程。教育具有个体和社会两个本位的要求。如何处理好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并实现个体的社会化是教育面临的现实课题。当然,学生社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经历一段时间或一段历程的。我们认为,个体实现社会化至少应该经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特点吉林师范学院马兰芝人生价值取向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稳定趋向,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般受社会价值和社会目的的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正处在从个体走向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他们是特别敏感的群体,对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