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查拳是流传全国影响很大的拳种,也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其起源至今说法不一,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确凿的史料来佐证查拳的起源,可是查拳在明末清初时期,广泛盛传于山东省鲁西南和其他地区,并且已形成了李式、张式、杨式查拳三大流派,李式查拳是以李恩聚为代表。挖掘、整理、研究李式查拳,对我国明、清军旅武术、民间武术的发展演...  相似文献   

2.
宗锡元  陈安记  宗婷 《精武》2010,(7):64-64
李氏查拳类属长拳,是中华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它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并且汲取了古朴深奥的哲理、医理和宗教等文化元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查拳文化。李氏查拳具有增强体质、防身自卫、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艺术欣赏之作用,深受广大查拳爱好者的钟爱。  相似文献   

3.
<正>菏泽古称曹州,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武术在中华大地上的始新之时,菏泽武术就成了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在我国武术发展的进程中,菏泽武术发挥了重要的承前启后助推弘扬之作用。菏泽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我国第一批全国武术之乡之一,菏泽武术拳种流派有几十个之多,如秀拳、大洪拳、小洪拳、大红拳、小红拳、二洪拳、二红拳、掌洪拳、梅花拳、炮拳、夕阳掌、阴阳掌、掌拳、西凉掌、单鞭功、查拳、心意六合拳、佛汉拳、水浒拳、孙膑拳、二郎拳、太祖拳、武当拳、少林拳、复明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太极拳等等拳种。这些传承源流有序、功法拳理明了清晰、有地方独特风格特色、体系完整合一的拳术流派,尽显了武术之乡菏泽武坛的百花齐放之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西域教门"为线索,研究我国回族武术产生、表征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研究证实:回族是通过古丝绸之路输入并经过改造的一个外来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崇尚《古兰经》,其宗教文化与武术技艺相互融通;回族武术源于明代,与元末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有着密切关系,最具代表性的查拳始创于山东冠县人沙亮,这是目前有据可查的查拳大师;吴钟是另一位杰出的回族武术名师,他是八极拳在沧州地区的第一位传人;民间俗称的"昆仑派"存在有其合理性;在回族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有查拳、华拳、腿拳、洪拳、炮拳、弹腿和摔跤,回族武术最终形成了"把式加跤"的特色。博爱、共享文化思想奠定了教门回族武术的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式查拳是我国查拳门流派之一,是传统武术中长拳类的代表拳种,也是中华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截手刀”是李式查拳门“三截套”其中一截,“截手刀”也是李式查拳门独有的刀法。本文在挖掘整理和研究基础上,阐述了截手刀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全视角分析了截手刀整个套路及其独特之处,旨在对传统武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6.
菏泽市定陶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是著名的武术之乡。自古武风殊盛,流传有诸多的武术拳种,大都是少林、查拳、洪拳、炮拳、梅花拳等,而所谓为内家拳更是少之又少,大都是近十年才流传过来  相似文献   

7.
2009年中国武术研究院创编了武术套路段位制的系列教程并在社会上大力推广,体育院校作为推广和发展武术段位制的中坚力量,如何把这一弥补了学校没有统一的武术套路段位制空白的系列教程纳入到日常的武术套路教育课程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研究的核心内容。旨在为武术段位制在体育院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卢玉  陶丽 《体育教学》2012,32(12):45-46
一、对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简要回顾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为了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第一次将武术列入体育教学大纲,将小学从三年级起的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武术操、初级拳一路、初级拳二路、青年拳、青年拳对练等主要技术教学内容纳入到教材体系,为以后学校武术的普及、发展奠定了基础.80年代末期,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增加单人或双人攻防动作,技术内容虽然体现了一些直接的武术攻防特点,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对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解释显得有些不足.  相似文献   

9.
婷婷  良良 《精武》2010,(6):22-23
宗锡元先生,自幼在家人支持下步入武坛,师从著名拳师郑崇亮先生,习武十余年。又师承李氏查拳一代宗师、著名武术家刘东海先生,习练查拳。在刘先生精心培育下,不仅较全面地掌握、继承了查拳系列的真传技艺与精华,而且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真功夫,成为李氏查拳一代很有名望的传人。1994年,随全国著名武术家、武术教授康戈武先生习八卦掌。冬去春来,  相似文献   

10.
民国查拳名家、旧时国立南京中央大学专职武术教授、南京中央国术馆顾问于振声(1871-1958年)先生。 民国查拳名家、旧时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少林门门长、建国后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王子平(1881-1973年)先生 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宝库里的一件珍品。相传起源于距今816年前的南宋建  相似文献   

11.
宗锡元  宗婷 《精武》2010,(5):62-62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门派众多,自古便有"南拳北腿山东查"之称。李氏查拳是李氏以及历代传人智慧的结晶,其发展过程始终与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李氏查拳技击名家更是层出不穷,名扬天下。其中,第四代传人李恩聚于1928年(时年69岁)参加国考,还被授予"勇士"称号。  相似文献   

12.
《精武》2010,(3):40-46
查拳简介 查拳是长拳类的代表拳种之一。亦写作插拳、叉拳。据说是以该拳多插(叉)步、插掌而名。现代统一写为“查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分析法,主要对江南船拳对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重点是从江南船拳对高校武术教育目的、影响、措施几个方面研究阐述。基于众多学者都在研究船拳的起源、传承方式、技能特征,本文研究总结出江南船拳对今后高校武术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船拳的理念引领下,可以找回学校武术教育的新立场,以此作为我国当前学校武术教育发展问题的切入点,旨在为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宗锡元  宗婷  闰成民 《精武》2010,(11):71-72
一、前言山东查拳作为非地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国武林中有着独特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查拳在现今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国家和社会应积极支持查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对查拳文化与查拳技法的挖掘整理,加强对查拳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正范彪良,男,1954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3岁时跟随山西省体工队武术总教练张希贵先生学习武术,先后学习了传统套路四路查拳,自选套路、自选棍、自选刀、浑元太极拳、浑元一路短拳、浑元鞭杆、八卦剑等套路。多次参加全国传统  相似文献   

16.
《武当》2013,(4):65
好消息DVD武当太乙五行拳双碟70元。VCD光盘《八卦掌教程》康戈武主讲,双碟,价:60元;《智深拳》45元。杨式综合老架太极拳之定步十三式价:27元。图书436、《中国当代武林名家大典》。内容简介: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千秋武林,群星闪耀。千百年中华武坛,涌现出无数的武林前辈精英,他们是中国武术的主体,他们是中国武术的脊梁。他们勤研武技,代有创新,既是武术的传承者,又是操习武术的佼佼者,更是引领武术发展的践行者;他们德高功深,持技行侠,深深折服着武林大众,引领着武术大众爱武、习武、研武、精武,薪火相传,积淀为今天纷繁多样的武术形态和厚重广博的武术文化。本书精选收录了中国当代116名有真功,有实绩,响誉武坛的武术名家,详尽罗列了入录名家的承武门派、习武经历、武学观点、主要业绩等武术信息,并配以名家拳照,图文并茂,全面展示了中国当代武术名家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卓越辉煌的武学成就。本书对当前武术爱好者  相似文献   

17.
王涛  小舟 《精武》2004,(10):28-29
时间:2004年9月,一个阳光有点毒辣的午后。地点:北京体育大学一座写满历史的教学楼前。(武术学院的办公楼正在修建)。人物:朱瑞琪教授、王涛和小舟。关于朱瑞琪:朱瑞琪,现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武术八段,国际级武术裁判员。自幼学习南拳,上大学后又学了长拳、查拳、形意拳、太  相似文献   

18.
《精武》2009,(2):I0002-I0002
黄满辉先生出生于武术世家,乃黄飞鸿武艺四传弟子,是广东省及广州市武术协会会员、广州武术协会洪家拳会岑村武术醒狮训练基地总教练兼拳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9.
武术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广泛的群众基础。自从电视剧《武松》和电影《少林寺》等片上映后,更加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极大兴趣,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武术热”。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武术的“门道”何在?作为观众,怎样提高自己观看、欣赏武术的能力呢? 武术的分类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一、拳术拳术的套路不下几百种,其中包括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等等。单单长拳就有十几个较大的拳系,如查拳、华拳、炮拳、洪  相似文献   

20.
马振邦,回族,中国武术八段。自幼习武,精通查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通备、劈挂、红拳等传统武术。担任陕西省武术队教练,总教练三十年,培养出了徐毓茹、高西安、白文祥、赵长军等著名武术运动员。上世纪八十年代担任多部武打影视剧的武术设计、武术指导,塑造了电影武当中南山道长等人物形象。出版了十路弹腿新、旧两册,和武术初学二十六讲等著作。发表了关于武术运动的一点浅见(?)还武术的本来面目谈拳械套路中的武术意识和神态合一等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