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各界必须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重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帮助未成年人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实施必将对预防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标志着预防未成年犯罪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依法做好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要提高认识,要明确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义务和责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关键是要抓好教育,重点是积极对未成年不良行为进行预防和矫治,作为学校必须认真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增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严重,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其次论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最后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依法治教的一个新课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或根本在于提高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作用,是通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其确定的义务来体现的.那么,中小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义务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我国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了更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未成年人犯罪,有必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原因、预防方法等作出分析,以便更加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打击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位读者来信说 :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绝大多数就读于普通中小学校 ,且大部分时间在学校 ,因此 ,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责任就显得尤其重大。具体来说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学校有哪些义务和责任呢 ?彭家井热线编辑 :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有效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的责任。去年6月28日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并于11月1日起施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学校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一、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于1999年6月28日审议通过并于同日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已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施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是关系到我国4亿多未成年人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对于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要意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共8章57条。现简介如下:第一章开宗明义阐述了立法的宗旨、指导思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途径、各级政府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却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对策有:在社会上大力弘扬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构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坚实基础;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强化家庭预防、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功能;加强学校教育,尤其要抓好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犯罪人员文化低、并涉及“黄、赌、毒”等特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不仅有其自身的问题.并且与家庭、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氛固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应该结合多种学科对其进行分析,形成全面、系统的研究。而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保护未成年人成长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制度是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制度,在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制度在司法程序上和实体法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可以从构建多元的保护处分制度及其衔接机构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现象逐年攀升,日益成为全社会及家庭关注的热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进一步遏止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蔓延的趋势,加强社会的综合治理,是摆在面前一个严肃的课题.本文就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预防对策等,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面对现代社会错综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和居高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率,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世界各国都在进行颇有意义的探索,并形成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经验和科学的对策措施。对各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进行比较研究,对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无疑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多方一同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降低未成年人犯罪出现率。文中将重点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同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希望未来的未成年犯罪现象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5.
自1999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预防和矫治。”这一规定,指明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三大原则。一、“教育和保护”的原则这一原则,实际上是“教育原则”和“保护原则”的合称,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1.教育原则 本处所指“教育”,主要是指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一目的和要求,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及其行为习惯施以正面的引导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和培养过程。未成年人的正确思想并非先天生…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规定:“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相似文献   

17.
面对现代社会错综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和居高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率,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世界各国都在进行颇有意义的探索,并形成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经验和科学的对策措施。对各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进行比较研究,对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无疑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必须深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做好早期预防的对策与措施,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的不利因素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预防。针对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各种厚因,只有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日渐上升,并呈现低龄化的特点,青少年犯罪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多数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峰年龄段处于学校教育阶段,因此做好学校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预防工作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在概括性的探究了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预防策略,对于有效减少末成年人犯罪率、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