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篇文章的立意和选材都要根据题目进行。教师巧妙地揭示课题,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而且能在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究竟怎样揭示课题呢?我认为:一、根据题目的构成方式,分析解题重点,找出思维线索理解题目可以分两步进行。首先要弄清题目的构成方式。题目的构成方式概括起来有四种:(一)用单词作题目。例如《詹天佑》、《赵州桥》;(二)用偏正词组作题目。例如:《沙漠里的船》、《我的战友邱少云》;(三)用联合词组作题目。例如:《东郭先生和狼》、《蛇与庄稼》;(四)用短语作题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设计《俭以养德》这篇文章,题目就是中心论点。文中有句对题目进行解释的话可以作为中心论点,是哪句话?这个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中心论点提出以后,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举例论证?用了哪些事例作论据?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方法可以截然分开吗?为什...  相似文献   

3.
社会与自然界都在千变万化,日新月异。每天都有许多新人、新事、新气象,怎样用你的慧眼“拍摄”新鲜的镜头呢?这里向家长介绍一下指导孩子写作文如何做到题目新、选材新、立意新。一、题目新。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可见拟定的题目新颖有趣才能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如一个孩子写了《李大叔“下蛋”》,当你一看到这个题目就会忍不住扑哧地笑出声来,只有鸡、鹅、鸭、鸟才会下蛋,人怎么会下蛋呢?这真是天下奇闻,李大叔怎样下蛋呢?这一连串的问题会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去阅读,  相似文献   

4.
<正>《文赋》中有言:"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说,在关键、紧要处用上一句或几句精辟的话,就会成为一篇文章的警句。作文中,如果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精辟的话,也可以借用名言警句来实现这一目的。一、题目引用用名言警句做题目,可使题目更醒目,更有吸引力。如,《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敢问路在何方》《路曼曼其修远兮》《横看成岭侧成峰》等题目直接引用了歌词和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句子,读来感觉十分亲切,又有  相似文献   

5.
习作要求《啊,我发现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积累·运用六》的一次习作训练。这次习作,有四点要求:一是选材的要求,即写“发现”,具体内容没有作限制,选材范围很广,具有极大的自由性;二是人称的要求,即用第一人称写;三是质量的要求,即要把发现了什么和发现的过程写清楚;四是有题目的规定,即要以“我发现……”为题,同时“,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来拟定”。设计理念1.生活是写作的本源。习作教学应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身边的人、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各自的生活环境和前期经验中找到与之匹配又易于表达的“相似块”。2.作文就…  相似文献   

6.
题好一半文     
拟定新颖有趣的题目,可以大大地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一位同学写了一篇《王大叔“产奶”》,当你看到题目就会忍不住笑起来,只有母性的人或动物才会产奶,王大叔分明是个男性,怎么会产奶呢?这真是天下奇闻。这一连串的问题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去阅读全文,读完了才恍然大悟。原来,王大叔见喝牛奶的人越来越多,就买了几头奶牛来饲养,可时间一天天过去,牛却始终不产奶。后来他看了一些科技书,并请了科技人员来指导,坚持科学饲养,不久,牛奶源源不断地产出来了,大伙都说:“这下王大叔‘产奶’了!”瞧,小作者从生活中选材,又匠心独运,拟定新颖有趣的…  相似文献   

7.
在选材时,除了要注意材料的典型、真实外,还要力求选择新颖的材料。新鲜别致的材料,才能表现生动活泼的内容,才能吸引人,感动人,说服人。一篇文章中,如果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尽是些人们熟知的老材料、老例子,味同嚼蜡,就在很难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在考试作文中,选择新颖的材料尤为重要。因为考试作文的题目、写作的范围、写作的中心,常常是规定好的,这时候如果不在选材上出新,就很容易写成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东西。在规定性很强的考试作文中,新颖,往往就体现在材料的新颖上。例如,1994年的高考作文是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相似文献   

8.
爱的纸条     
沈洋 《新读写》2012,(3):19-19
和平日里表现母爱不同,这篇文章通过妈妈给“我”的小纸条来表现细腻实在的母爱,选材新颖,写作的方式也比较独特,将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恰到好处地传达给了读者,让人感受到一股暖流在心间流淌  相似文献   

9.
裁判亮分     
写作文审题很重要。将《西部狂想》这一题目拆解开来 ,“西部”规定了题材 ,“狂想”规定了表现手法 ,这里的表现手法并非一般的“想” ,而是“狂想”。根据这两点 ,我认为这三篇文章在选材上都符合要求 ,不同的是第一篇的选材更实 ,第二篇略虚 ,第三篇则直接运用了一个神话故事。在展开想象上 ,三篇文章则各有差异。第一篇的想象渗透到内在的每一个脉络 ,缺的是一个整体的想象的框架 ;第三篇借助于现成的神话 ,虽然不乏想象力 ,但新颖和奇特不够 ;第二篇的作者时而化身为轰轰烈烈奋斗过的“狼王” ,时而装扮成满怀梦一般理想的“牧羊人” ,…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篇角度新颖之作。通过“神舟六号”的自述来介绍有关飞船的知识,这比作者直接讲述要吸引人。对“神六”的一些技术进步及其特点的介绍也比较清楚,这些都是本文的优点。但从整体上说,此文还未能达到佳作的水平。那么,怎么才能提升这篇文章的质量呢?特作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记得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让中国人汗颜的帖子》,文中介绍的几种现象,看后真的让每一个中国人汗颜。班会上,我将这篇文章读给学生听,很意外,班级很多学  相似文献   

12.
一篇文章是否吸引人,能否给人以新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的材料,材料与众不同,富有新意,文章不仅有较强的吸引力,而且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有人说,创新,请从选材开始.  相似文献   

13.
黄燕 《中国教师》2012,(22):65-68
<正>一、题目:授之以渔,变脸有"术"习作题目犹如人的眼睛。精彩的题目读前能够吸引人的目光,读后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习作如何命题,教师经常缺乏方法的指导。某次单元习作童年趣事,学生的习作题目又是千人一面。以第一和第二小组为例,16个学生的习作题目大多数是《童年趣事》《难忘的童年》《童年的一件事》等,只有两个学生的习作题目与众不同:一个是根据文  相似文献   

14.
一篇文章最先和读者见面的是题目.题目定得好,可以吸引人,使文章增色生辉.所以,我们写文章,要力求做到有一个好题目.一要给文章定一个好题目,首先要弄清主题、题材、体裁和题目之间的区别及其联系.主题是反映在文章中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基本观点,题材是表达主题的材料,体裁是文章的样式,题目是文章的命名.这四个不同的概念,各自有不同的分工,又互相密切地联系着.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种情况:题目直接揭示文章的主题.如论说文《为人民服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记叙文《严守纪律的战士》、《华主席和我们心连心》等.同一主题,同一题材可以冠以不同的题目.比  相似文献   

15.
《曹刿论战》是传统篇目。有很多人被题目中的一个“论”字所迷惑,把段意归纳成:一论求见的缘由;二论战前的准备;三论战争的具体经过;四论取胜的原由。甚至还把全文归结为文章意在一个“论”字,处处紧扣一个“论”字来写等等,把这篇文章误认为是一篇议论文。《曹刿论战》是从《左传·鲁庄公十年》中摘录下来的,“曹刿论战”这个题目是后人加上去的。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记叙“齐鲁长勺之战”,来正面表现曹刿的卓越见识和军事才能,侧面衬托鲁庄公以国事为重,虚心听取下层意见的作风。从这点上讲,《曹刿论战》不是议论文。类似《曹刿  相似文献   

16.
清代文论家李渔说:“人唯求旧,物唯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一篇文章要想得到编辑和读者的认可,就要给人新的感觉,即要出新。所谓“新”,我想应该具备以下几条:第一,选材新。作文最忌老生常谈,文章所写的东西应当是别人未曾涉足的领域,或未曾涉足的角度。别人没有写过我写了,别人写过我从新的角度写才能吸引人,许多同学的参赛文章或考试文章就是以选材的新颖取胜。第二,立意新。立意是文章的主旨,文章的内涵,好的文章体现作者的认识水平。立意新,就是揭示了别人未曾揭示的深刻性,反映了别人未曾反映…  相似文献   

17.
修辞与题目     
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题目是文章的精灵。因此,作者写文章也常常是在文章题目上颇下一番苦功,他们经常把各种修辞手法用在文章题目上。用各种修辞手法拟题,就更好的为全文起到了“达情传意”的目的。本文仅以中学语文教材有关文章的题目谈谈这个问题。一、用比喻拟题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一文题目比喻新颖,用“少年”喻暂时落后,但有着瑰伟壮丽前景的中国。这个题目使人耳目一新,震聋发聩,说出了千百万富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民的心声。看题目阅读全文,激起爱国之情,荡起感情波澜。文章题目之妙,内容之雄壮,我们不能不说《少年中国  相似文献   

18.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师恩"不言谢》,文章新颖的观点一下子把我吸引了!想想也有道理,教师是一种职业,任何职业无论它有多崇高,首先是一种谋生手段,教书也是这样,我们借此取一份"俸禄",获一个"饭碗"。尽心尽力把书教好,把事做好,才能对得起这份"俸禄",这个"饭碗"。换个角度看,"俸禄""饭碗",即党和人民给教师的报酬,  相似文献   

19.
《项脊轩志》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潜心审读,对记叙文写作会有很多启迪。以此文为例指导学生写作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上课时就围绕它的事细情深展开。这篇文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用简洁朴素的语言写人叙事,寄托自己的真挚感情,文章虽然选材角度很小,但写得委婉动人、清新质朴。  相似文献   

20.
牛锐 《今日中学生》2014,(11):19-23
技法指导 作文的选材,除了要典型、真实、自己熟悉,还要追求新颖。新颖的材料当然是指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用的材料,这种鲜为人知的材料能给人一种新鲜感,考场作文选材新颖,能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内涵,读者读起来才有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