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联合国的一份《2004年艾滋病流行报告》指出,虽然亚洲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为艾滋病“重灾区”,但基于全球化和全球旅客往来频繁,假如富裕国家漠视艾滋病和其他传染病的威胁,将不能幸免于难。尽管国际航班的航行时间比很多疾病的潜伏期要短,但每年全球7亿航空旅客中,其中一人可能是全球疫症的携带者。报告指出,国际社会对预防艾滋病及其病毒(HIV)反应惊人地缓慢,并且严重缺乏资源。虽然全球用于打击艾滋病的费用由1996年的2.5亿美元增加至2002年的28亿美元,但艾滋病的蔓延速度仍然失控,估计每年对抗艾滋的费用高达100亿美元。此外,…  相似文献   

2.
反应停可治疗艾滋病据美联社1996年11月12日电,30多年前引起服用者生下成千上万畸胎而轰动全球的反应停药物,可能不久将在美国销售,说不定最早会在1997年初。虽然这种有争议的药物可医治一些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麻风病和其他死亡率大的疾患,但美国食品...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AIDS)已在全球广泛蔓延,其传播速度十分传人,我国已发现不少病例。目前无彻底治愈艾滋病的特效药物和适合预防的疫苗。本文针对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提出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以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教学》2006,(6):33-33
自1981年世界上第一例病毒感染者在美国发现以来,“艾滋病”已成为让全人类闻之色变的词汇。仅仅25午时间,艾滋病已蔓延全球,夺去了2 000多万人的生命。截至2005年底的统计数据,全球共有4 0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从一开始就出现迅速向全世界蔓延的猛烈趋势。因此,只有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合作,各国共同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流行。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了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中协调世界各国的行动,于1987年建立了预防艾滋病的专门机构。这一机构的名称是全球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规划署(UN-AISD)。作为全球协作的象征,自1988年起,规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预防艾滋病日”。1997年开始更名为“世界艾滋病防治运动”。 世界预防艾滋病日每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它们分别是: 1988年:全球共讨,征…  相似文献   

6.
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昌市东湖区墩子塘社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态度和行为状况,以配舍中国——欧盟性病艾滋病防治和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方法:于2004年8月随机抽取1500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4.04%的人知道艾滋病,但只有36.53%的一般居民和57.69%的医务人员完全答对HIV三种传播途径,高迭82.31%的居民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结论与建议:调查显示有相当比例的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知晓不足,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工作.尤其是对医彝人葫的芷滋痛防治知识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7月6日发表的报告指出,全球艾滋病感染者已达3800万。目前,治疗艾滋病没有特效药,全世界已有20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在非洲地区,有的国家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达35%以上。亚洲的感染者已达740万,并以每年约100万的速度增长。艾滋病成为了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确认的艾滋病感染者约84万人。艾滋病对青少年影响非常严重,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中20岁至39岁的感染者占82%。温总理发表文章,号召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坚决遏制艾滋病在我国流行和蔓延。艾滋病通过性行为、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0,(12):38-43
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之后,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速度惊人。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确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16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16年来,全球各国为控制这种可怕的传染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工作,但这一“世纪杀手”仍在以令人触目惊心的速度蔓延,其势头比十几年前更加凶猛。预防艾滋病是社会问题,要依靠所有人的共同努力,青少年学生也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1991年2月13日夜晚,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一架客机正在太平洋上空飞行。机舱里,一名空姐端着托盘从旅客身边走过。忽然,一名日本男旅客向空姐的托盘上放了个钱袋,并用流利的英语说:“这是枚炸弹。”空姐闻言一惊,定了定神又问:“请问,您刚才说什么?”“这是炸弹。”这名日本男旅客又面不改色地重复了一遍。空姐迅速把此事报告了机长,机长迅速按处理危险事故的常规弃置燃料,然后返航,尽管这名男旅客找来翻译,一再解释是开玩笑的,但已经无济于事,飞机降落后,这名玩笑开过了头的旅客立即被逮捕,随后按严重违反劫机防止法,…  相似文献   

11.
10月23日,第55届联大主席霍尔克里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公布了一项令世人不安的统计数字:全球已有3400多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另据报道,目前在赞比亚,每5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北美至今已有200万感染者,仅美国报告的病例数达60多万。截至去年底,巴西艾滋病患者有近18万人。截至今年9月18日,俄罗斯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达3万人。巴拿马272万人口中,艾滋病患者有近4万。自1978年以来,法国死于艾滋病就有近4万人。根据中国卫生部10月提供的最新统计数字,到今年9月底,中国的艾滋病感染报告人数为20711例,比去…  相似文献   

12.
为期6天的第十三届国际艾滋病大会7月14日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落下帷幕。会议的主题是“打破沉默”。全世界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人以来死于该病的人数已达1880万。发展中国家是艾滋病的重灾区,全世界艾滋病感染人数约3400万,其中2500万在非洲。占世界人口 10%的非洲,艾滋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却占全球的70%以上。非洲每年死于艾滋病的人数比死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的人数多10倍,艾滋病已经成为头号杀手。受其影响,非洲国家的人均寿命将大幅度下降。到20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均寿命可能降至30~40岁左…  相似文献   

13.
不管是SARS、禽流感还是艾滋病、鼠疫、炭疽病、疯牛病和口蹄疲等,都已不仅仅是一次恶性疾病的传播,更已发展成为全球公共事务危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AIDS)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疾病之一。艾滋病作为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目前虽然尚未有完全治愈的药物,也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但却可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个人的观念及行为密切相关.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能够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他们对不良生活行为和高危行为的抵御能力。因此可以说,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好的疫苗。  相似文献   

15.
自1981年世界上第一例病毒感染者在美国发现以来,"艾滋病"已成为让全人类谈之色变的词汇。仅仅25年时间,艾滋病已夺去了全球2000多万人的生命,成为人类二十世纪的瘟疫。一、艾滋病的发现和起源  相似文献   

16.
2002年7月2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表了《2002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1年,全球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已逾4000万。亚洲的疫情变化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总的感染人数已达660万,仅次于非洲,居全球艾滋病排行的第二位。由于亚洲人口占世界一半以上,因此,未来10年内,亚洲很可能取代非洲成为AIDS最大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17.
旅客运输过程中,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承运人对旅客人身伤亡应承担违约赔偿责任,但有时可能出现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承运人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原则,其承担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1.受赔偿的主体必须是旅客;2.须发生旅客人身伤亡损害后果;3.旅客人身伤亡发生在运输过程中;4.不具有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18.
随着艾滋病疫情的全球蔓延,如何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对艾滋病问题的关注成为各国的重要任务。作为一种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宣传形式,公益广告在普及艾滋病科学知识方面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通过对英汉艾滋病公益广告中存在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和分析,旨在增进人们对艾滋病公益广告的理解,促进中西方防艾经验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自1981年美国诊断出首例艾滋病以来,在人类医学史上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病种——艾滋病,从此人类与艾滋病的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艾滋病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对待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特效的治疗药物,还无法根治,但可以有效地预防。只要我们认识其传染途径,懂得科学的预防知识,洁身自爱,就可以达到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后来,许多关注艾滋病的爱心组织、医疗机构纷纷以"红丝带"命名。红丝带逐渐成为呼唤全球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