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工笔画是以线造型的艺术,线是工笔画的骨骼。书法,作为纯线条艺术,对传统工笔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人价值体系中根深蒂固的艺术观所引发的对于工笔画和写意画的误读,导致中国画所追求的意境似乎只存在于写意画之中。工笔画的造型是通过线来表达的,用抽象的线来概括客观的形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意"的色彩,且工笔画的赋色也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具有含蓄、理性、不求偶然的特质。工笔画的本体性意义体现为意、技之间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3.
对工笔画表现技法问题的关注已是现代工笔画创作的重要特点之一。工笔画技法因素在造型、用线和用色三个方面的实验大大丰富了艺术创造的空间,使中国工笔画具有了超越古代传统的现代形态。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绘画艺术特定的历史审美语境中,"线"始终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造型的主要手段而存在和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中国画之骨在于线,因此,要研究工笔画用线的特点,就必须从研究中国画的线开始。线条作为工笔画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正>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工笔画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笔者认为工笔画教学相对能使学生接受,所以在工笔画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工笔画白描白描即线描,是以墨线描绘物体不着颜色的技法。线描是初中生学习工笔画的基础。学生在刚接触工笔  相似文献   

6.
正工笔画之称虽流行于西学东渐的清末民初,自身却是从中国绘画体系里化育衍生出的传统品类。工笔人物画也一直承袭以线立形、随类赋彩的古典表现手段。但曾经"细画""工画"的称谓,都旨在表述"绘制工细"的局部概念,其中所蕴含的理性创造力往往不被重视。唐宋"水墨之变"后工笔画与水墨画并峙,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从总体上讲是写意的艺术。工笔画的工具、作画技法使它的造型方式偏向于“写实”,但工笔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摆脱不了写意的目的。因此,我们应将工笔画中的“写实”与西方所谓的“写实”区分开来。本文从工笔画的“写实”现入手探讨工笔画的创作理念,这对我们进行工笔画创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精华也将是一个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杨炯 《沧州师专学报》2010,26(1):67-68,71
工笔人物画用线条来造型称为“白描”,即用尖细而极小的毛笔单纯用线勾勒形体。线是工笔画的特点之一,工笔人物画中的线条运用和表现,是中国绘画的一个基本的特点。线是传统工笔画的最基本形式,是主要的造型手段。线,通过熔炼而提升,这在工笔画的线描稿中体现得最为明确。画面线条的组织与安排,不仅是一种推敲经营的能力和修养,而且也是一项具体的技术,有其自身的规则和要求,它奠定了最终的艺术之关。  相似文献   

9.
绘画形式语言是艺术创作的关键,无论材料技法、色彩、造型等均给中国绘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来看,将材料肌理的偶然、神秘、生动性等融入到艺术实践之中给工笔画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本文对当代工笔画形式语言进行研究,以期为工笔画艺术价值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为古老的画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工笔人物要求造型的准确性,由于近现代引进吸收西方的素描训练方法,人物画家的造型写实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但过分专注于对物象“形”的塑造,而忽视对客观对象丰富内涵“神”的再现,单纯以造型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 ,凝聚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以及技法、美学义蕴认识和展望 ,对日后继承和创新中国绘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有意味的形式——中国画的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是不存在的,是人们为描述世界,通过观察、思考抽象出来的表现方式。这种本不存在的线,经过画家的观察、思维、想象,构成了绘画最基本的语言。特别是中国画家赋予了线特殊的意味,中国画的线是一种富于东方艺术特质的表现形式,中国画家注重线的质地,讲究线的力度、内涵、韵律等深层美感的表现,中国艺术家还把主观的感受及精神情感注入到了线的表现之中。线在中国画中早已超出了简单的造型的功能,是情、境、意三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富于民族独特精神内质的艺术,在其发展与繁荣的历史性征程中都必定受到他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哲学意识、宗教思想以及艺术观念、美学理念等的深刻影响,这既是艺术演进的规律,又是艺术成熟的根本。在中国画的历史演变中,就深受庄子哲学思想的影响,它不仅直接反映在画论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上,而且表现在艺术技法方面。庄子哲学思想的内核是道法自然,因此,中国画对人或自然的艺术表现,是基于第一自然,又成于第二自然:中国画的写实观,也就是师法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  相似文献   

14.
当今西方的主流艺术是观念艺术,其中不少是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所以有人说,如果按西方的眼光看来,讨论油画已经是一个过时的话题了。而在中国,油画已经形成了一大艺术形式,正与中国传统的国画分庭抗礼,是两大画种之一,并且有力地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生存,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当国际多元文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的来临,我国文化背景发生重大而又深刻的变革,油画的民族化问题越来越成为焦点,于是,油画的创作便转向了与文化网络相互联系的关注,以本民族意识来对油画艺术进行关照,学习西方油画和油画民族化没有先后之分,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5.
"南北宗"论是中国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借鉴禅宗二派的分法,将中国画史分为"南北宗"的理论创新,其主要贡献是中国画流派理论体系的构建,学术指向是古代山水画,对明、清两代的中国画发展影响甚大。那么既然有"南北宗"的山水画,就必然有"南北宗"的人物画,本命题就是这样产生的。南宗人物画以写意为创作形式,因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目前研究南、北宗山水画的人很多,而研究南、北宗人物画和花鸟画者"鲜有闻"。所以梳理南宗人物画发展脉络,解读南宗人物画风格流变和审美取向,具有填补南宗人物画研究空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唯美与幻象在当代工笔画领域中是两种主要而又不同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态。唯美是人们审美需求的产物,是工笔画固有的审美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而不断丰富和充实,在审美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位置。在当代工笔画领域中,唯美形态自觉融入当代审美特征,形成多种多样的当代唯美工笔画风。以幻象因素作为工笔画主要表现形态观念,反应了大批当代年轻画家的创作思想和审美特征,为当代工笔画的演变和发展又多了一种可能。分析唯美与幻象两种因素在工笔画中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是对工笔画的当代性进行最好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17.
西方油画风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在绘画题材、构图、透视、笔墨、色彩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迥异的表现方法中国传统山水画尚“意”,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带有主观表现主义的特征;西方风景油画重“理”,以客观再现自然风案为目的.可称为自然的人化西方人通过对风景油画的描绘采实现对客观世界物理形式和谐的把握,在理想的视觉形式中寄托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国人通过山水画艺术来彰显自身的心理和谐.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西方油画风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虽然都是以自然景观作为表现对象,结果却是大相径庭这种差异性之所以产生,究其原因是由于两种绘画体系所接受的文化、哲学思想及审美趣味的不同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地处省尾国角,偏于一隅的潮汕,自有画史记载以来,从事书画之技艺者,可谓甚众。分析其地域画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方向:一为西画;二为中国画;三为版画。其中西画方向除油画外还有水彩。中国画方向又可以分为:传统文人画、世俗风情画、中西杂糅画和当代实验水墨。具体细分中国画方向发展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清初传统文人画传入开枝散叶期;新文化运动后潮汕地域性画风转变革新期;建国后传统、西方、民间诸法杂陈雾里看花—新画风渐出维谷时期;新生代新画风推陈出新时期。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各民族艺术中,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备受关注,特别是在题材的选择上和对绘画内在精神的表达方面所展现出的中国人对美和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让中国画更加温暖感人。这种能够撼动人心的朴素特质来源于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农耕生活中所积累的生活智慧,来源于中国人对幸运、美满等人类共同追求的“吉祥”的独特理解。源远流长的吉祥文化在中国画发展的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中国画的发展反观吉祥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可堪称为“姊妹艺术“.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来看,唐、宋以来一些擅长山水画的文人画家参与园林的设计,将绘画的创造手法和意境的特色融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从而使中国古典园林有了山水画的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山水画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手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