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到新诗的“常”与“变”,人们很容易想到一个老问题:新诗与古代诗歌传统的关系。有论者指出:“新诗的‘常’是指中国诗歌传统,它是恒定不变的诗歌元素;‘变’则指新诗创作对诗歌传统规范的不断突围、超越与改写,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诗自发端起,就在“变”与“常”的碰撞和纠缠中探索进路。时至今日,众声喧哗之下的诗坛积弊丛生,处境尴尬。如何处理“变”与“常”的关系,困扰着新诗的理论和创作实践。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让这一历久弥新的话题再次出场,将其纳入现代诗学理论建构的高端视野,  相似文献   

3.
吕进先生给出的“新诗发展中的‘变’与‘常”’是个高水平的学术话题,它最后也许不能像命题者所理想的那样,解决如何将汉语诗歌的传统之常付诸现代性转换的变异这样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性问题,但将新诗发展现象中的某种价值思考甚至这些现象的合法性问题纳人这种“常”与“变”的逻辑关系中进行审视,倒也可以得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诗创作中各种问题的积压,以及新诗创作本身所面临的整体性困境,新诗理论研究界的回应之声日益自觉与迫切。近年,西南大学吕进先生连续发起举办三届华文诗学名家论坛,对新诗创作所暴露的各种弊端及时予以理论上的清算与探讨,其理论建构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此次,由吕进先生所设计的探讨新诗“变”与“常”关系的诗学命题,  相似文献   

5.
视新诗为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在中国诗歌这个特定的话语空间中来讨论《新诗的“变”与“常”》,在肯定“‘变’是新诗的根本”的前提下,来讨论新诗的“变”与“常”之间的互动关系,涉及的虽同样是新诗与古典诗歌精神、艺术传统等似乎已经被多次重复过的问题。然而,同样的事,并不等于同样的问题。事,  相似文献   

6.
本期推出《新诗的"变"与"常"》笔谈(之四),共四篇文章。我们很高兴的是,这个笔谈正在引起学术界同仁的兴趣和关注。李怡教授和张传敏、段从学、熊辉诸博士都对笔谈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的确,如段从学所讲,新诗的"变"与"常",实际上是审视新诗的"变"的问题。永远的对美的新向往,也就是"变",是诗的美学本质。"变"就是活力,"变"就是生命。  相似文献   

7.
本期我们推出《新诗的"变"与"常"笔谈》(之三),发表张炯、王珂、张中宇三位先生的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各自的观点,可以帮助对这一话题感到兴趣的读者思考。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永恒是不美的,问题是新诗应该怎么变。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  相似文献   

8.
“动态诗学”与“现代汉诗”——再谈“新诗标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诗先脱“古典”之身而成幽灵,再得“现代”之体而寻典律——“现代汉诗”的确立,为新诗的诗体建设,提供了可能的平台。只有先行将有关“新诗”之“新”的言说,适时导入“现代汉诗”之“现代”的言说,并重新梳理“新”与“动”以及“自由”的正负价值在性之后,有关“如何新才好”亦即“新诗标准问题”的讨论,才不至于再次成为一本说不清还得说的糊涂账。论文依据这一思路,在对从“新诗”到“现代汉诗”的诗学嬗变的梳理基础上,提出“动态诗学”的理念,进而提交“诗美三层次”、“诗性与非诗”、“汉诗语言的‘守常求变”’及诗歌本质的“四象”原则等诗歌标准观念。  相似文献   

9.
本期我们推出《新诗的‘变’与‘常’笔谈》之二。笔谈仍处在无“常”的状态,这是一种正常的学术状态。浙江大学的江弱水标举了几位现代诗人在1930年代通过古典意境来表达现代诗情的事例,肯定了他们使中国古典诗学获得新生的努力。他认为,这些诗人当年对传统与现代的兼容与有机转化是值得我们今天注意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新诗标准建设已成当务之急,一定要重视诗体、想象与意象。新诗标准应该分为“写什么”的标准与“怎么写”的标准两大部分,但是后者远比前者重要。好的新诗应该是艺术地表现平民性情感的语言艺术。新诗应该在内容(写什么)上放开,实现真正的多元,形式(怎么写)上做适度限制,必须重视诗家语和诗体等诗的基本文体特征,重视诗的艺术性。没有好诗人就没有好诗,与其对新诗提出标准不如对新诗诗人提出标准,应该适度提高新诗行业的“准入”难度,新诗诗人应该过语言关、诗的知识关和诗的技巧关,诗人要重视学养、技巧、难度和高度。诗人写作需要重视“想象”和“意象”。  相似文献   

11.
“五四”前后的译诗对中国早期新诗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中国新诗的语言和表达,促进了中国新诗文体的发展演变,引起了中国诗歌精神价值的新变,以民族诗歌的身份直接参与了新诗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新诗其实有“自己的传统”,这一传统即20世纪四十年代朱自清先生说的:“二十多年来写新诗的和谈新诗的都放不下形式的问题”,这个“传统”序列上的诗人是陆志韦、徐志摩、闻一多、梁宗岱、卞之琳:冯至、何其芳、吴兴华、林庚等,这些诗人重视新诗的“诗形”建设,不懈地寻求现代汉语诗歌的形式秩序。新诗的这一“传统”对于目前当下中国写诗忽视诗歌形式问题、过于“自由”的风气,应有警示与纠偏之用。  相似文献   

13.
本期由于学报更换刊号,出版印刷推迟了。 但本期还是按原订计划,专请60年代学人“上马”。 专门从事新诗诗体研究的王珂,胃口特别大,他全面提出新诗“标准”的现实构建策略,认为建立新诗标准既要尊重新诗的特性,以“多元”为主导,也要适当采用“本质主义”,特别是要在“怎么写”上定“铁律”。  相似文献   

14.
在废名的诗论中,新诗质体现为“当下性”和“诗的情绪”,由此衍生出新诗的“切实”、“质直”以及见之“性情”。这与废名所倡导的“文艺复兴”有着内在一致性。而这些正暗合了新诗的“真”、“诚”要求,并且这一要求逐渐鲜明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由于从西方传入的“直言”方法与“五四”新诗人以思想解放为特色的文化心理相吻合,因此“直言其理”、“直言其事”、“直言其情”被大量地运用于初期白话诗的创作之中;胡适的《尝试集》中的诗歌十分突出地采用了这种“直言”形式。另外,以“五四”时代思潮为精神底蕴的初期白话诗,也在自宋以来的“以文为诗”的线索中找到了新诗“直言”形式与传统的内在联系;“以文为诗”一方面为初期白话诗建立了一种更适合于表现新诗人精神世界的新形式,另一方面,初期白话诗试图通过“以文为诗”达到“借历史以正名”的目的,这一事实本身,也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体现了新诗对传统诗学“话语原型”的“重温”,反映了新诗与传统诗学必然的“血缘”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诗发轫于翻译诗歌已是学界的共识,且不说作为白话新诗第一人的胡适依靠译诗《关不住了》来宣告新诗成立的“新纪元”,单是梁实秋“新诗,实际上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一说,便足以道出翻译诗歌与中国新诗不同寻常的因缘。  相似文献   

17.
自白话新诗以降,几乎每个时代都有论者不断发出“新诗将死”的论调,这就是中国新诗面临的那个“永恒危机”:何为新诗?新诗何为?毫无疑问,这种危机感源于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遗产的强大压力,以及新诗文体自足性、表意策略(语言、形式与方法)和诗意精神(思想、经验与情感)等方面的自我焦虑。但历史的吊诡之处恰恰在于:直到现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正确理解“新诗二次革命”的主张,消除对“革命论”的敏感与担心,我们必须认识到:第一,“后革命”时期,“诗界革命”与社会革命、政治革命的辩证关系;第二,不能任由新诗自然进化,中国现代诗学对促进新诗的发展已经而且还将产生巨大影响;第三.根据中国现代化与新诗发展模式的要求,现代诗学必须以辩证否定的方式才能促成新诗的复兴与繁荣。  相似文献   

19.
讨论新诗的“变”与“常”,有关诗、乐关系的问题,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在当前语境之下,倡导新诗的“革命”与“重建”,推动中国诗歌的“振衰起弊”与“再次复兴”,诗、乐关系的问题更不能不摆上议事日程。吕进先生多次著文,对此大声疾呼。学界到目前为止,在有关中国诗、乐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诗、乐结合的可能和必要,诗、乐结合的表现和形式,中国诗歌的音乐特征等方面,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不变”是“变”的演绎基础,“变”是“不变”的发展升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作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最新成果,是“变”与“不变”的统一。其出场情境在变,历史条件不变;目标定位在变,谋划原则不变;内涵范畴在变,价值功能不变;推演步骤在变,进阶方法不变;行动方案在变,执行策略不变。新征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需要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坚持居安思危,基于历史条件运筹时代变局;坚持守正创新,基于谋划原则创新发展方式;坚持知常达变,基于价值功能塑造内在优势;坚持稳中求进,基于进阶方法再造演进机制;坚持破立并举,基于执行策略升级行动质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