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习作内容图中画了几个小动物:有老虎、小猫、小鸟、狐狸、小白兔,任选几个小动物,想象一下,在这几个小动物之间会发生些什么事?编成一个童话故事,先讲给同学听,再写下来。(图:略)二、设计理念小学生都爱听、爱看、爱说童话故事。童话借助想象,把平凡的事物、现象,编成一个个不寻常的故事,从而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学生们一旦进入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中,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我们通过指导学生创作童话故事,来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像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回忆…  相似文献   

2.
一、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实证能力。2能有条理地叙述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3.知道用词准确的重要性。二、活动准备:互.(乌鸦喝构故事剪辑录音带。2.实验用具:水、小石子、小口瓶子两个、乌鸦头饰。三、活动过程:(-)听(乌鸦喝水)的录音故事。把原故事中“瓶子里有大半瓶水”一句改为“瓶子里有些水”。【改此一句,是g;起实验的夫绝之处,也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1听故事前,老师强调这个故事是出自一位大作家笔下。学生听后,教师提问,故事里面讲乌鸦喝到了水,乌鸦真的喝到了水吗?无疑之外激疑,打破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听中有说、说中有听,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理解、记忆、感悟、想象,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教学要求1.听故事,讲故事,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口头转述的能力。2.训练学生认真听,了解故事内容,抓重点记忆,复述时表达要清楚、明白。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把故事内容补充完整。2.评价时,激励学生说话,注意礼貌用语。教学准备1.动物…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要求1.训练学生看图编故事,做到内容完整,想象合理;语句通顺,能用上学过的词语。2.在指导说话的过程中,渗透团结友爱的思想教育。二、教学重点想象出合情合理的简便可行的救小鸭子的办法。并把帮事说得通顺连贯。三、教学准备1.《小鸭子得救了》的幻灯片、投影仪。2.小黑板上写好看图编故事的要求。四、教学过程(一)明确说话的要求1.会天这回课我们上110ffi的(基础训练6)的说话部#。用灯片出示题目:冒图编故事。说说是谁用什么对\这把小帽子从院里救出来的。(小鸭子得救了)的画面。后一个同学读读说话的内容。2…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运用本组课文中所学到的观察方法,写一种小动物。仿照《翠鸟》、《我们家的猫》的写法,抓特点写具体。2.作文指导过程中,渗透爱护小动物的教育。二、教学重点怎样把小动物的特点写具体三、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运用本组课文中所学到的抓任事物特点细致观察的方法,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着重观察它的头、身、毛、眼.爪等方面的特点。并从它吃、睡、活动等方面了解它的生活习性。2.复习《翠星》.《我们家的混》。3.幻灯片、小黑板上写好青夫教学内空。四、教学过程(一)审文题明确要求1.会天这书作文…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 黄耀红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小动物,了解其尾巴的特点。 2.学会本课 6个生字,由生字组成的两个词语“尾巴”、“一把”,认识 3个偏旁、 1种笔画、 8个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问答式朗读儿歌,背诵课文。 4.使学生喜欢、爱护小动物。 教学过程: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请小朋友跟老师读课题:比尾巴。注意,尾巴的“巴”读轻声,大家齐读课题。 师: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边听课文录音边想一想:儿歌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 生:(认真听课文的录音)儿歌中讲了调皮…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了解自然界各种有趣的声音。2.初步掌握形声字的一些构字规律,懂得表示发出声音的词大多是口字旁。3.填拟声词,把句子补充完整,感受拟声词的作用。4.感受大自然中声音的有趣和美妙,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体会拟声词的构字规律。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故事导入。(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猎人海力布的故事》)2.小结。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实际上,小动物发出的声音和人说的话一样,都是表达情感的。外国一个哲学家说过:只有心地善良、心思敏捷的人,才能够听懂小动物的声…  相似文献   

8.
小语第三册“基础训练9”看图说话教案江苏岳静梅教学要求:1.能按一定的顺序仔细看图,了解几幅图之间的关系,能把四幅图连起来说一个故事。2.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把话说得正确、完整、连贯。3.使学生知道熊猫最爱吃竹叶和竹笋的生活习性,并...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材安排了8个基础训练。基础知识涵盖汉语拼音、字、词、句、段等,基本能力兼顾听、说、读、写。新的小语大纲(试用)颁布后,语文教材也随之进行了局部调整,基础训练的变化比较突出。为了更好地在新大纲的指导下教学本册的基础训练,我们先看一下教材调整后的一些突出变化:1.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首先表现在口语训练的内容和形式的改变上,例如:原听话、说话内容新口语交际内容基训1:老师讲故事,学生复述故事创设语言环境,学生之间互相对话基训3:一件生活小事学生交流生活中的难题基训5…  相似文献   

10.
一、导入新课 1.导语: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看 图说话课,应该怎样上好说话课呢?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板书:仔细地看、合理地想、大胆地说、认真地听) 二、审题,明确要求 1.(打开书)指名读题。(出示小黑板)理解“续编故事”。(续编故事就是把不完整的故事继续说完整。) 评点:审题不走过场,紧抠“续编”让学生明白它的意思是“把不完整的故事继续讲完整”。使训练题目要求明白易懂,突出了说话教学的训练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1.能听、说、认读六个单词:cat,dog,duck,panda,monkey,rabbit.(知识目标)2.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及热爱小动物的美好情操。(情感目标)3.能根据内容改编歌谣,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游戏、表演和编创。(能力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看图听故事说话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说话课型。这种课型,从图和故事两个途径为学生提供说话凭借,学生能够在看图中获取说话的第一信息(直观的形象的),从听故事中获取说话的第二信息(表象的)。第一信息由视觉感知,第二信息由听觉深化。这样,两种感官同时把同一内容不同形式的信息输入大脑,就会使大脑进入积极的吸收、贮存状态,从而为信息的输出(说话)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材料。显然,这种课型比单纯的看图说话、听故事说话要好得多。正因此,组织这种课型的教学,要比组织单纯的看图说话、听故事说  相似文献   

13.
最近听了二年级的一节说话课,很受启发。部编小语说话教材第三册第9课《小鸭子得救了》,是看图编故事说话(图意见教参)。让学生据图意展开想象,自己编故事的结尾,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推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后设想出故事这样几种结局: 1.小猴把竹竿伸到坑里,让鸭咬住竹竿,小猴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充分发挥学生想像力。2.学生通过听音乐能编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3.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爱。教学重、难点: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教学方法:情景激趣法、指导法。教学手段(准备):音响片段、投影片。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张茹 《学周刊C版》2014,(3):102-102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聋校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聋哑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向学生进行发音、说话、看(听)话教学,进行祖国语言文字教学;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初步的看(听)话、说话能力和阅读、作文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2.让学生初步了解记叙文的要素;3.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方法提示]1.用童话故事引路,激发学生的兴趣;2.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写话;3.即兴表演,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目悦"、"耳悦"、"心悦",进入故事的情境.[课前准备]1.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有关卡片;2.录音机、磁带.[教学步骤]一、童话引路,激发兴趣.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运用童话故事引路.导入新课,先出示一幅投影灯片,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鸭  相似文献   

17.
低年级小学生语言能力图式同化训练的教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快速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方法:采用语言能力图式同化训练法,结合语文教学,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为期两年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话、说话”训练教学试验研究。借鉴《小学生说话能力五项评定量表》评分方法,测验观察说话能力和看图说故事能力,以量表得分和学年期末语文考试成绩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班观察说话能力、看图说故事能力及语文考试成绩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班(P<0.01)。结论:儿童语言能力图式同化训练法能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学习水平,并为发展作文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小兔运南瓜》是“九义”教材语文第一册的口语交际课。这一课共有三幅图 ,讲述了一个小兔运南瓜的故事。下面根据教材内容和口语交际课的特点 ,谈谈本课的教学。一、看图说话 ,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1 .整体观察 ,说大意。首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连续的三幅图画 ,对故事的大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 :这三幅图中都有一个谁 ?还有一个什么东西 ?小兔要把南瓜怎么样 ?然后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练说。先自由练说 ,再同桌互说。力求说的句子必须通顺 ,要把意思表达清楚。2 .分图观察 ,说具体。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 ,教师应进一步指导学…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三册基础训练9的“说话”。先仔细看每一幅图,想想这三幅图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再用一段话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图略)教学目标和要来:互.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2培养学生连贯地表述图意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能准确地说出每幅图的意思;能根据三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一段话。教具准备:卡片、投影图片、录音机、供情境表演的简单道具。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l.师生互相问好。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y”(用幻灯片映出“请您好对不…  相似文献   

20.
李雪兰 《江西教育》2002,(20):27-27
为了激发孩子们写话的兴趣,要恰当使用一些激趣法:图画激趣小学低年段的语文课本配有许多美丽的彩图,易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可充分利用图画,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说图写图。先说静态的图(图意),再把图动态化(发挥想象)并写下来。对写得好的学生给予掌声鼓励。为了再次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们纷纷在课外预先将其他图画说给爸妈听,写给同学看,看图说话、写话的兴趣越来越浓。故事激趣小学低年段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是爱听故事。上课时,以配乐童话故事导入,当孩子们进入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时又戛然而止,学生“欲知后事如何”,就得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