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利用2018年10月—2019年8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沿渠设置的10个大气监测站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在线监测数据以及气温、湿度气象要素实测数据,分析了干渠河南段大气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水平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2018年10月—2019年8月中线河南段10个大气监测站大气PM_(2.5)和PM_(10)日均质量浓度为47.88~67.47μg·m(-3)和53.93~88.99μg·m(-3)和53.93~88.99μg·m(-3),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月均质量浓度呈现显著的冬季高夏季低的变化规律,PM_(2.5)和PM_(10)月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7.92~68.02μg·m(-3),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月均质量浓度呈现显著的冬季高夏季低的变化规律,PM_(2.5)和PM_(10)月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7.92~68.02μg·m(-3)和54.00~91.33μg·m(-3)和54.00~91.33μg·m(-3).沿着中线水北上,大气PM_(2.5)和PM_(10)颗粒物污染依次严重; 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显著相关;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滨州学院学报》2018,(2):56-60
以东营市城郊芦苇湿地为研究区域,采集土壤对多环芳烃(PAHs)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湿地土壤中PAHs含量范围为35.3~574.4ng/g,处在相对较低的污染水平。污染物组成上以低环(2~3环)PAHs为主,ΣPAHs的含量远低于ERL,提示该城郊湿地中PAHs的潜在生态风险极低。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20,(3):43-47
为了解梅州市多环芳烃的污染情况,在梅江河河流表层及周边污染源的设置了14个采样站点,根据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所采样品中16种优控PAHs的含量进行了调查,以探讨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含量和分布情况及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4个采样站点中12个未检测出PAHs,2个采样站点检出16种优控PAHs中的7种PAHs,梅江干流及周边污染源表层沉积物PAHs整体风险水平为低生态风险,其来源主要是与生物燃烧源相关.  相似文献   

4.
大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环芳烃是一类已被证实具有致癌作用的碳氢化合物,文中系统地讨论了大气中PAHs的研究现状,针对多环芳烃的来源、理化性质、危害及源识别技术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辅助索氏提取土壤样品预处理新方法提取土样中的PAHs并用恒能量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法对土壤中的多环芳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别采集的龙岩市新罗区8个土壤中总的含有苯并[k]荧蒽、蒽、荧蒽、1,12苯并苝、2,3-苯并蒽、1,2,5,6-二苯并蒽、芴、2,3-苯并芴、晕苯这9种组分,多环芳烃的含量在9.344~372.986 ng.g-1。工业区域周边的PAHs含量相对较高,而非工业区域周边的PAHs量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6.
以A钢铁城市为例对典型区域土壤中采集样品,对8种可能高致癌多环芳烃(PAHs):苯并[a]蒽(4)、屈、苯并[b]荧蒽(4)、苯并[k]荧蒽(4)、苯并[a]芘(5)、二苯并[a,h]蒽(5)、苯并[ghi]苝(6)、茚并(1,2,3-cd)芘(5),运用高压液相色普仪方法,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样品土壤中8种PAHs总含量范围在32.3-241200ng.g-1,平均含量80447.4 ng.g-1.城北区总含量110.2 ng.g-1,城南农业蔬菜地总含量32.3 ng.g-1,钢铁厂焦炉区采样点土壤中的PAHs总含量241200ng.g-1高于其它采样点;并对A市癌症发病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A市2005年城镇参保职工的癌症发病率160/10万,A市2007年癌症初发病率164.3/10万,随机问卷统计2000年-2008年年均癌症发病138.4/10万,钢铁厂附近采样点所在乡2003年-2007年年均癌症发病率176.7/10万,2003年-2008年间每年癌症初发病人数逐年快速增加.A市癌症发病率与PAHs平均暴露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一现象应引起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PM_(10)、PM_(2.5)、SO_2、NO_2、CO、O_3为评价参数,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甘肃省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甘肃省总体大气环境质量符合二级标准,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PM_(10)和PM_(2.5),O_3对环境污染的贡献率逐年递增,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创新点:对东南沿海地区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的不同季节PM_(2.5)颗粒物的水提液进行了毒性探究。方法:对比了冬夏PM_(2.5)样品的化学成分,及其水提液对人肺支气管细胞BEAS-2B的毒性,并探讨了其毒性和化学组成间的相关性。结论:冬夏季节PM_(2.5)样品均以水溶性离子,尤其是SO_4~(2-)、NO_3~-和NH_4~+为主,其次是有机组分,重金属含量较少。PM_(2.5)浓度越高,暴露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越大,对细胞内活性氧(ROS)增加的影响也越大。但是当PM_(2.5)浓度相当时,夏季采集的PM_(2.5)的暴露液对细胞活力和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更大。PM_(2.5)的细胞毒性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关系密切,而与质量比重最高的水溶性离子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对上海市高架道路17场降雨径流进行收集监测,分析了降雨径流中10种重金属和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结果表明:上海市高架道路径流中10种重金属As,Se,Zn,Pb,Ni,Fe,Mn,Cr,Cu和Al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50~51.80,0~20.80,13.67~445.80,0~44.20,0~15.80,39.58~264.20,0~253.00,0~8.20,0~124.20,159.83~536.40μg/L.其中,Se,Pb,Mn和Al浓度值超过了其对应的基准连续浓度,而Zn和Cu则超过了其所对应的基准最大浓度.径流中多环芳烃浓度值范围为37.25~114.57ng/L,均低于对应的基准连续浓度.Zn,Cu和PAHs表现出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运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对径流水质进行评价,发现8场降雨径流样品水质生物毒性极强,4场生物毒性较强,3场生物毒性一般,仅有2场生物毒性较弱.因此,城市高架道路径流对水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需对其进行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用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珠三角某条河流进行了多环芳烃的测定。结果表明水相中多环芳烃的浓度范围介于30.96~357.90 ng/L之间,平均为150.14ng/L。以2环(Nap)和3环(Ace,Acy,Flu,Phe,Ant)为主。说明低分子量的多环芳烃在水相中居于优势地位。颗粒相中多环芳烃的浓度范围介于292.54 ng/g和873.65 ng/g之间,平均为574.32 ng/g。以3环和4环(Fluo,Pyr,BaA,and Chry)为主,高分子量五、六环的多环芳烃比例远远高于水相中的比例。lgKoc与lgKow在本研究区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554)。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石英毛细管内制备了甲基丙烯酸-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MAA-EDMA)纤维作为固相微萃取(SPME)的萃取头,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了环境水样中的多环芳烃.系统考察了萃取时间、解吸时间、盐浓度等实验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建立了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多环芳烃的SPME-HPLC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柱内(n=6)和柱间(n=6)精密度(RSD)分别小于4.45%和5.97%,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100.8%~1089%之间;3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10~4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209496检出限在1008μg/L~2.876μg/L之间.所制备的Poly(M从-EDMA)萃取头操作简便、稳定性好、成本低;方法快速、灵敏,适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多环芳烃.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采集了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农田土壤的表层土(0—15cm),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采样点土壤中PAHs总量在45.6μg/kg~210.9μg/kg之间.在检测的PAHs中,二环、三环、四环的PAHs含量之和约为总量的51.0%~92.5%.采用PAHs总量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方法评价污染水平,南京市六合区农田采样点土壤中PAHs含量基本上是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环芳烃的来源和危害,同时综述了国内外对多环芳烃的样品预处理及检测方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4.
对多环芳烃 (PAHs)的致癌性而言 ,必然存在一个最优化的一阶对数拓扑指数(L TI(I) ) ,经推算该值为 2 3.2 2。由此提出了一个预测 PAHs致癌性的定量公式 ,利用该公式估算了 72个 PAHs的致癌性 ,其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ArcGIS软件用于环境空气质量和污染物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对于区域环境保护和管理具有积极作用,以四川省为例研究了2017年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程度.研究表明:全省PM_(2.5)、PM_(10)、NO_2空间分布规律相似,高浓度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SO_2与CO空间分布规律相似,高浓度主要分布在攀枝花市; O_3高浓度主要分布在成都、德阳、眉山等区域,而东北地区浓度较低;总体上西部空气污染比东部相对较轻. PM_(2.5)、PM_(10)、SO_2、CO冬季浓度值最高,NO_2季节变化不明显,O_3在夏季浓度值最高.  相似文献   

16.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were measured during various seasons at six different cities/locations in Qingdao alongshore. The annual average PAHs concentration ranged from 16 ng/m3 (at a clean com- pared site) to 308 ng/m3 (in an industry site). The average total particulate PAHs concentration was 74.5 ng/m3 with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particulate PAHs in winter. Based on a year-round dataset, the sources of PAHs in the air of Qingdao were drawn by 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vehicle emissions and oil burning were the main source of PAHs in Qingdao alongshore.  相似文献   

17.
根据郑州市2015—2019年的空气质量逐时数据,分析了空气质量的主要变化特征,并探讨了空气质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五年来郑州市的空气质量有明显的改善,空气质量指数(AQI)由2015年的134.94降低到了2019年的97.55,降幅达27.71%,在六种主要污染物中,PM_(2.5)、PM_(10)、SO_2、CO和NO_2质量浓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分别下降了37.55%、36.23%、71.58%、40.57%和20.98%;O_3质量浓度相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上升了27.44%.污染物的污染呈季节性变化,PM_(2.5)、PM_(10)、SO_2、CO、NO_2污染物质量浓度一般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O_3反之;O_3与温度呈强正相关性,AQI与能见度呈负相关.风速、降水量等对空气污染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中国生活垃圾焚烧残灰中重金属、氯苯、多环芳烃等有毒成分的排放特性、排放水平及相互之间的关联特性,并认识其产生、排放与焚烧炉型、焚烧条件的关联,以探索控制其危害的有效方法。方法:1.对中国几个典型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现场采样,获得多个飞灰和底渣的样品;2.通过多种不同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分别检测残灰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氯苯、多环芳烃和主要金属元素的浓度;3.结合焚烧炉型和焚烧特性等条件,分析各有毒成分的排放特性和相互之间的关联特性。结论:1.氯苯、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受焚烧因素影响,在残灰中的排放特性各不相同,流化床焚烧炉能消除焚烧和原始垃圾的扰动,能控制氯苯在残灰中的排放,但多环芳烃排放控制不如炉排焚烧炉;2.残灰中主要的有机有毒成分为高氯代氯苯和2至4环等少环类多环芳烃;3.氯苯和多环芳烃在残灰中的含量可能因为不同的产生机理而表现出一定的负关联特点;4.残灰中的金属主要为铝和铁等轻金属,浓度远高于重金属元素,而无毒重金属(主要为Mn、Ni、As和Zn)浓度高于有毒重金属元素(Cu、Pb和Cr),且不同金属表现出不同的对氯苯和多环芳烃的催化促进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地区是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为了形成覆盖式监测能力,使用韩国GOCI静止卫星数据开发了PM_(2.5)高时空分辨率遥感系统,使用卫星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地面PM_(2.5)进行融合得到小时级PM_(2.5)遥感产品,对观测大气颗粒物空间动态变化具有先天优势.经过京津冀地区的独立地面站点检验,具备小时级高时间分辨率、2 km高空间分辨率的PM_(2.5)遥感产品和地面相关系数R2为0.69,且基于天基遥感数据的观测具有较好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长时间遥感观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分析京津冀地区PM_(2.5)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PM2.5     
《课外阅读》2014,(10):56-57
<正>PM2.5的来源PM2.5指的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的微粒)。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PM2.5的直径还不到人类头发丝的1/20,是阴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