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剧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国际“汉语热”不断加温。印尼政府1998年解禁汉语,使得来华留学印尼学生逐年增多。文章以某高校印尼短期汉语师资培训班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研究来华印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研究结果将从影响印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因素、印尼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和印尼留学生学业适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社会心理适应问题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际学生的跨文化社会心理适应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文章探讨了包括留学生所处外部因素、他们自身情况、个性心理特点等变量因素对国际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社会心理适应过程的影响.并提出高等院校应该重视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社会心理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主动措施帮助留学生们解决这些问题, 让他们顺利地实现跨文化社会心理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了高效培训东南亚汉语教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重点探究了培训过程中进程如何把握、结果如何控制、成效如何评估等问题。该培训模式的特点是教学结构安排模块化、教学进程控制标准化、教学内容设计个性化,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使者,奔赴海外进行汉语教学经历了一系列跨文化适应的问题。本文以汉语教师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从志愿者必须经历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出发,探讨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汉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探讨、研究,寻求解决在双语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之对策,以期提高双语师资培训口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成人英语培训当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他们跨文化知识的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其中既有语用的失误也有非语言交际造成的问题.因而跨文化知识的培养在培训中显得非常重要.文章根据成人英语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实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国际化进程发展和国家引智计划的推进,高校海归人员数量在近年来呈现激增的趋势。这一群体深受多种文化影响,使高校人力资源呈现文化多元化的特色,而他们自身也在各种文化交互作用下出现了一定的反向文化适应的问题。这一现象同时引发了管理学、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学专家的关注。文章主要采用文献法,将目前国内外有关高校海归人员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同时发现其研究的共性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跨文化适应是新疆双语学生现在、未来的学习及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新疆双语学生现阶段学习中存在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适应和学习行为两个方面。跨文化适应评价策略的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双语教学效果,促进新疆双语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助于他们适应现在和未来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文章总结了印度留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以消除成见和误解,缓和留学生跨文化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冲击、减少人际交往障碍,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衡鸣 《宁夏教育》2003,(11):8-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事物,在其成长过程中,必然存在不同的认识,必然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必然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师资培训工作如何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是当前中小学继续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到灵武、平罗、中卫、利通等市县区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四县市区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承担实验任务的学校高度重视新课程改革,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和准备工作;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投入了许多精力支持改革,使新课程改革起步良好,进展顺利。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教师想改革,也有担心。教师处在课改最前线,他们对课改充满信…  相似文献   

12.
短期留学教育的跨文化适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研究泰国学生在短期来华留学过程的跨文化沟通态度和跨文化沟通焦虑程度的变化关系。结果发现,短期留学后,跨文化沟通焦虑程度减少,但跨文化沟通态度却朝负面方向发展。本研究通过访谈发现了与此相关的影响因素有:主流文化社会支持的缺乏、生活变化、留学经验、外语能力及成就动机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中学化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他们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提出了如何有效地加强教师的培训,使他们能尽快地适应开展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4.
叶敏  安然 《高教探索》2012,(2):102-106
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视角,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短期留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和跨文化效力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存在差异,该研究成果验证了文化距离理论.  相似文献   

15.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报请周恩来总理批准,开始从10余所高校中文系应届毕业生中每年选拔了三四十人作为出国汉语师资,分别派送到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英语、法语或西班牙语,到北京大学进修阿拉伯语,同时进行外事工作培训,3年结业。1964年3月高等教育部设立,出国汉语师资的选拔培训工作由高教部负责。十年动乱初陈毅副总理兼外长明确指示要把这批出国汉语师资储备起来。几十年来他们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近50个国家,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作出了宝贵贡献,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印尼苏北大学2007年建立中文系,是印尼第5家开展汉语教学、颁发汉语本科专业学位的国立大学。文章回顾了笔者在苏北大学中文系一年的汉语教学工作,其中有苦有甜,有得有失。文章重在总结问题,希望对后派的汉语教师以及中文专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的跨文化教育适应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留学生因为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而经历各种跨文化适应压力。文章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阶段入手,从语言和学术适应、教育适应和社会文化等方面讨论留学生所面临的主要跨文化适应压力,从母语文化、自我效能、动机和社会距离等方面分析影响留学生跨文化社会适应的主要因素,以期为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培训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来华留学生普遍存在跨文化适应问题,本文重点讨论了留学生在生活、学业、社会文化及个人心理方面的适应问题,分析了导致跨文化适应问题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帮助留学生平稳解决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来华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与实施,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对基础教育在职教师进行了多轮培训,取得了许多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不足与问题。为了进一步创新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模式,更好地给基础教育培养适应新课程实践的合格教师,培训者就应转变培训观念、优化培训内容,关注培训过程、转变培训的策略与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20.
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对国际汉语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梳理汉语国际教育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审视目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尝试提出可行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