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战线在绥远地区异常活跃。就歌曲而言,绥东、归绥、晋绥、大青山等地抗日救亡歌曲、革命歌曲广为流传。以抗日、革命为内容,结合地区民俗的山歌、小曲、民谣深受群众欢迎。这些歌曲鼓舞了人民的抗日士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芦沟桥事变,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展开了全国性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依靠人民群众的团结斗争,依靠人民统一战线和人民战争,打败了凶恶的日本帝国主义。正如同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所获得的空前发展一样,党和革命报刊事业在这个时期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个时期,党在敌后革命根据地的报刊活动空前  相似文献   

3.
当救亡压倒启蒙的语境下中国歌曲创作也随之转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也是我国音乐创作最有成就的阶段之一。自1931年到1945年对中国人来说是漫长而艰辛的14年,外部日本帝国主义无情的践踏着祖国山河,内部人们义愤填膺在全国掀起了抗日热潮。不少仁人志士和爱国音乐家们拿起手中的笔杆挥墨创作激昂的抗日救亡歌曲。因此出现了以萧友梅、黄自为代表的"专业音乐家"、和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音乐创作。在此基础上歌曲创作又分为"救亡歌曲"和"抗战歌曲"两个类型。[1]这时期的音乐发展呈现出三个不同的文化色彩区域: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  相似文献   

4.
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建于1937年,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山东地区军民与日军展开斗争而创建的一块抗日敌后根据地。为了更好的配合我党展开的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抗战歌曲、戏剧等文艺作品,以此来宣传党的思想政策,达到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的目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红色音乐作品是与根据地政治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因此本文将音乐作品与山东地区的人文环境等因素进行融合,以此来分析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红色音乐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是全国匪患最为严重的地区。土匪已成为压在人民群众头上的一座大山。为消除匪患,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对土匪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稳妥、灵活的方针和政策:教育和争取抗日、进步的土匪;打击和消灭反动、投日的土匪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消除了匪患,密切了党群关系,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为沂蒙精神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6.
邹伯宗(1915~2007),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抗日救亡时期一个边角人物,师从冼星海,吕骥,其立志推动浙江地区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为革命音乐奉献一生.本文通过:1、投身抗日救亡爱国运动2、领导浙江地区歌咏运动3、收集、出版抗日歌曲三个方面来介绍邹伯宗在抗日救亡时期中的历史作用和贡献.  相似文献   

7.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萌生酝酿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三、四年间,而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形成全国性的热潮;自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之后,新音乐运动随着抗日救亡的浪潮汹涌而起,全国先后成立的抗日歌咏社团如雨后春笋,具有民族意识的爱国音乐家谱写的抗日救亡歌曲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中共湖南党组织领导湖南各界群众进行抗日救亡活动的最有力的政治武器。中共湖南党组织在坚持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同时,始终立足于为全民族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宗旨,深入社会基层,通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各种群众团体领导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粉碎国民党当局对中共抗日救亡活动的压制。  相似文献   

9.
冼星海抗战歌曲的创作分为群众歌曲、劳动歌曲、抒情歌曲和大合唱等形式,他以民族音乐为创作根基,以抗日救亡为创作主题,以无产阶级音乐为创作道路,为中国革命新音乐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根本性政策。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长期的努力,使广大进步爱国民众不断参与到抗日民主政治体系中,为中国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斗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 ,湘西党的地方组织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了团结当地人民一致抗日 ,党的工作者利用一切可能的形式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 ,组织人员有计划地做各界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 ,使得他们能为抗日救亡出资出力 ,从而更好的配合了全国的抗战工作  相似文献   

12.
简述冼星海的歌曲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冼星海是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一位革命音乐家。他继聂耳之后,以更广泛的题材和体裁,深刻地反映中国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的伟大现实,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富有独创性的音乐作品,是继聂耳之后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又一面光辉旗帜。他热爱祖国、忠于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的觉醒,贡献出毕生的精力。他的歌曲创作是时代的、通俗的、流行的,是在战斗的、健康的、向上的基础之上的时代性、通俗性、流行性,这也是它们的艺术特点。冼星海创作的歌曲,之所以受到广大群众的酷爱而经久传唱,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以来,各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都不尽相同。我党的土地政策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她集中民智、重视民生,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经济吁求。更重要的是,党的土地政策史为我们现在和将来分析、处理“三农”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同时,土地政策的演进史也反映了党的经济政策日臻成熟、完善。因此,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型期纷纷效仿和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思想、品格和传统,抗日战争时期空前发扬光大,升华为一种更高层次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在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下,全国人民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号召,积极投身于争独立求解放的抗日救亡运动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思想基础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核心和主体,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国共两党、广大爱国同胞、爱国华侨团结一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5.
鄢丽娟 《教师》2013,(31):36-37
"红歌"是红色歌曲的简称.狭义的红歌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广义的红歌泛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个历史革命阶段广为传唱的革命经典歌曲.它包括战争时期的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励志歌曲,也包括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经典歌曲.红歌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当时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1927年"四一二"政变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工农红军,在全国先后建立了包括湘赣、赣南、闽西、湘鄂西四个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内的十五个革命根据地.为了宣传革命、鼓舞士气,广大人民群众用歌谣、小调颂扬中国共产党、革命领袖及英勇的红军,由当地群众和红军战士共同创造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歌谣,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十送红军》等.红色歌谣的旋律来自于各个根据地老百姓传唱的经典民歌,唱词由革命者或群众填上新词而成.1934年,中央苏区编写了第一本《红色歌谣》集,《红色歌谣》的出炉,丰富和发展了当地民间歌谣的内容和形式,在宣传党的政策、教育群众、团结人民、打击敌人、推动土地革命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音乐作品中有大量的歌曲是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它们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以瑟黄河大合唱中的歌曲等。这些抗日救亡歌曲曾唤醒民众,鼓舞若千千万万的抗日荚雄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战场上勇往直前,冲锋陷阵。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拥护和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政策,发动工人群众广泛投入抗日战争,参与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动员工人群众参加大生产运动和新劳动运动,组织工人群众在国统区开展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积极支援前线,英勇作战,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不朽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18.
抗战歌曲是中华民族现代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对抗战胜利的影响不可估量。文章从号召全民族团结奋起抗日、控诉日军入侵带来的苦难、揭露伪军汉奸的丑恶行径三个方面来揭示和叙述抗日救亡歌曲产生的背景和故事,论述抗日救亡歌曲的思想内容以及它对抗战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七七卢沟桥事变"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帷幕,中国社会处于民族存亡的战争时期。为了更好地配合抗日救亡、争取民主的战争主题,为了更好地鼓舞人民大众加入到抗战的行列中,群众歌曲创作得到了蓬勃发展,而艺术歌曲作为一种曲高和寡的室内性体裁,其发展则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歌曲停滞不前了,相反,在一批爱国音乐家的坚守下,艺术歌曲创作在质量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狭小的生长空间中艺术歌曲创作不断向深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本文以抗日歌咏运动为角度,探讨其对当时艺术歌曲的创作及发展的影响,力求对抗日时期艺术歌曲做出历史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社会各阶层一致抗日,为了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即减租减息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各阶层人民抗日积极性,对打败日本法西斯、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