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已经由国务院批准发表了,《草案》第一表的简化字开始在图书报刊上试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生活上的一件大喜事。我们热烈欢呼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取得的这一新胜利。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历来认为,要使广大工农群众受到教育、掌握文化,必须对繁难的汉字进行改革。一九四○年,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革命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为达此目的,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这一伟大指示从根本上解决了文字改革为谁、为什么的问题。一九五一年,毛主席又指示我们:“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并且指出,汉字的拼音化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在实现拼音化以前,必须简化汉字,以利目前的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中有“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之句。高中语文课本注释为:“誓,似应作‘諐’。諐,古‘愆’字。諐违,过失”。究查课本注释的依据,不外如下:纪荣舒《玉台新咏考异》:“誓违二字,不可通,疑諐违之讹。諐尤‘愆’字”。闻一多《诗选与校笺》:“纪说是也,今握正。”余冠英《乐府诗选》、“誓或疑是‘諐,字之误,是古‘愆,字,过失也。‘违’也是过失。”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一):“‘誓’可能是‘諐’的误字。‘諐,音同qian,同‘愆’。‘愆违’,过失。”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也认为  相似文献   

3.
《孔雀东南飞》写到女主人公刘兰芝被婆婆无理驱遣回娘家后,刘母劈面质问女儿道:“……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无罪过,不迎而自归?”现代一些注者多主张把“誓违”讲成“諐违”。例如: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修订版上编一)注释:“‘誓’,可能是‘諐’的误字。‘諐’,音qiān,同‘愆’。‘愆违’,过失”。又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笈出版社1979年修订版上编第一册)注:“誓违,一说‘誓’是‘諐’之误。‘諐’,古‘愆’字。諐违即过失。这句是说,我只说你嫁过去可以不犯过失。”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亦持此说。  相似文献   

4.
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决议指出:"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应该首先在师范、中小学进行教学."1977年,国务院又在批转文改会的一份请示报告里指出,汉语拼音是"中小学生学习文化,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我国文字拼音化的基础,要大力宣传,积极推广."1978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学校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教学的通知》,指出:"学校是推广普通话和教学汉语拼音的重要基地,广大师生是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经常运用拼音,进行必要的考核,杜绝'回生'现象";"学会普通话和掌握汉语拼音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各地应抓紧师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5.
语言大师赵元任先生为说明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特点,用“shi”音节的字创作了《施氏食狮史》,颇有趣味,其文为:“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这篇短文后来却被用来证明汉字不宜拼音化,如迟之再《“语素说”疏证》(《汉字文化》1996年3期)就断言:“赵元任先生的《施氏食狮史》是汉语拉拼的死刑判决书。”汉语是否应该拼音化是可以讨论的…  相似文献   

6.
说“非”     
在上古汉语中,“非”字除经常当否定副词用外,还经常用作否定判断词。 关于“非”的本义,《说文解字》释为“违”,是由鸟的双翅相背而会意①。古文中无此用法。《说文解字注》也未分析它的引申义。《宋本玉篇》、《宋本广韵》等都认为“非”有“不是”的义项②。朱骏声分析了“不是”与“违”这两个义项间的关系,他认为:  相似文献   

7.
梁任公在《二戴礼记解题》一文中,谓《尔雅》为《礼记》“百三十一篇中之一篇或数篇,而大戴曾采录之。”他的主要根据是: 一据张揖《进广雅表》所谓“‘《尔雅》篇,叔孙通撰置《礼记》。文不违古’也。”二据臧庸《尔雅古注》序中列举汉代人引《尔雅》称《礼记》之文:“如《白虎通·三纲六纪》  相似文献   

8.
1957年8月,赵元任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施氏食狮史》的文章,带给我们汉字拼音化可行性的思考,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汉字的本质特征,展现了汉字音节大于词(语素)的独有本质,从这一特征出发,我们可以判定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带有词切分系统的表音文字。  相似文献   

9.
君、法、民三者互为中介、双向交互的辩证关系,虽然是《管子》多篇的共识,但《版法》《版法解》不仅是难得的对这三项要政及其治理准则与辩证关系进行专题论述的文献,而且有其独到的见解。其中以无私、无违、合德作为治理三项要政的根本准则,强调治法要无违客观规律、治民要普施德泽等,均可谓真知灼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可资借鉴的优秀传统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陪女儿读书     
女儿上二年级时不喜欢读书,妻子很着急,便交给我一项任务:要让女儿爱上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妻命不敢违。于是,一有空闲,我便把女儿关进她的小书房。我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新编一千零一夜》《上下五千年》等故事书堆满了她的小书桌,硬逼着女儿读  相似文献   

11.
汉语拼音化,即汉语走拼音化道路是个老问题,学术界、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一,对于汉语要不要拼音化,要不要走拼音化道路,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争论比较激烈.近年来,更有不少从语言信息化、文化传承的视角出发,就此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本文也拟在回顾该问题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略陈已见,分析其中的利弊.  相似文献   

12.
六月十五日,《光明日报》上《汉字“横行”与钱玄同》一文谈到,从钱玄同一九一七年五月十五日致函陈独秀,“绝对主张”将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汉字排版“改用左行横移,如西文写法”,到解放后这一主张的实现,经历了好几十年的时间,使我不禁与作者有同感:“在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古’的泱泱大国里,要想搞一项改革也真难!” 走拼音化道路,这是文字改革的方向。但对方块汉字,我们也并不是没什么工作好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有关汉字改革的研究中,论者多着眼于拼音化,而对于汉字的拼形化问题,则较少重视和探讨。诚然,从长远的观点看,汉字应当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但是,由于汉语本身质的规定性,汉字的拼音化还存在着许多理论上和技术上的具体问题.可以断言,在能够预见的将来,汉字的全盘拼音化尚不可能具备实现的条件.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一是继续推行汉语拼音,以弥补汉字之不足,代行汉字所不能,使汉字和汉语拼音二者并存,各尽所长.二  相似文献   

14.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中哲学思辨水平最高的一篇,它确立了自然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不就利、不违害的环保原则,倡导人与自然的l和谐统一,为我国现阶段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汉字改革是近些年来语文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搞拼音化还是保持现有的方块汉字模式,说法不一。本文将通过比较来阐明,汉字不宜拼音化,仍应保持原有的文字系统;改革可从减少汉字数量、简化字体、避免一义多字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漫话酒令     
酒令是旧时人们饮酒时助兴取乐的一种游戏。它往往是推选出一人为令官,其它人听令轮流说诗词,或者做其它游戏,违令或负者罚饮。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写到酒令的地方很多。如第四十回写道:“(鸳鸯)吃了一钟酒,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红楼梦》中写到酒令最繁复的要数第六十二  相似文献   

17.
东汉初年,由"立《左氏春秋》博士与否"问题引发了关于《史记》的学术争议:赞成立《左氏春秋》博士者,认为《史记》多引《左氏》,应立《左传》博士。反对者指责《史记》思想原则——"太史公违戾《五经》,谬孔子言",成为汉代思想界的公共话语。而汉光武帝刘秀采取理性的态度,为这场政治文化的大争论营造了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18.
《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愐规矩而改错。”王逸注:“言今世之工,才知强巧,背去规矩。更造方圆,必失坚固、败材木也,以言佞臣巧于言语,背违先圣之法,以意妄造,必乱政治,危国君也。”易祖洛先生在《中国语文》1983年第3期发表《“固时俗之工巧兮”的“工巧”》一文,指出王逸注“以‘工’为名词,以‘巧’为形容词是不妥的,认为“工巧”当为并列结构,  相似文献   

19.
《殽之战》篇末有这样一段话: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上面这节文字中的“不替孟  相似文献   

20.
一、颜回形象的矛盾性孔子对于颜回的喜爱在《论语》篇章中就有许多表现: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矣。("《论语·雍也》)孔子认为颜回的内心可以长期的保持仁德,其他的人则只是偶然想一下罢了。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孔子将颜回标榜为爱好学问,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过错的弟子。《论语·里仁》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