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前,农村《科学》教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不足,但笔者认为农村学校也有许多有利的教学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科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开展《科学》教学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科学》课中50%以上的内容都是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所以,笔者在教学  相似文献   

2.
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所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上课,是科学教学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农村学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和广阔的实践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3.
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所处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带动学生及家长搞好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坚持为学生提供安全、实用、耐用的科学探究材料,为开展科学探究教学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走进大自然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所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上课,是科学教学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农村学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和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中大多数内容都是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农村各种各样的资源为科学探究提供了丰富的、鲜活的材料,为开展科学探究提供了广阔的场所.我们应该充分开发各种资源,使学生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一、“人人动手,自给自足”是有效开展科学探究的前提由于农村学生没有实验工具箱,科学学具袋只是杯水车薪.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99):1-2
本文以农村科学课堂与当地种植资源开发利用相互关系的探究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种植资源在农村科学教学中开发利用可信性和农村资源在小学科学教学开发利用价值必要性分析为主要依据,首先分析了本地具备丰富资源可被开发利用和趣味性强具备浓厚家庭基础,其次从构建特色学校实际需求、可以解决资源不足问题、挖掘农村资源彰显家乡优势,最后从挖掘植物资源,替代标本开展教学活动;最大限度挖掘农村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内容;借助网络资源,实现农村资源共享;形成宣传队伍,开展宣传活动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当地种植资源开发在农村科学课堂中价值,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农村的科学教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硬件和软件配套设施跟不上、教师的科学素养不尽人意、信息闭塞等已成为制约农村小学科学教学高效开展的瓶颈。然而农村地域广袤、资源丰富,为科学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能立足农村,善于发挥农村科学教学的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身学习,丰富专业知识,就同样能实现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优化。1.发挥农村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8.
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以及农村种养条件等能为科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为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提供有利场所。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充分挖掘农村特有教学资源,将其整合至教材之中,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于教学过程之中,对开展好科学课程教学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科学学科的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等。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学习的资源更加丰富,学习的形式更加多样,学习的安排更加灵活,将更加有利揭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使知识、能力、兴趣融为一体,易于学生接受,有利于激发学…  相似文献   

10.
农村学校的乡土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如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学生多数生活于农村,学习的场所也在农村。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乡土资源进行科学教学,有利于学生科学学习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另外,作为科学教师,笔者同样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开发和利用熟悉的资源进行教学,更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充分挖掘农村科学资源,重视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科学资源,让学生了解科学,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科学肩蒙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学好这门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有利于他们进行自主探究、科学创新活动,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我校地处市区和农村的交界地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开展科学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丰富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呢?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科学志趣,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科学科学观、科学态度、爱家乡、爱祖国、爱大科学等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农村小学和城市的学校相比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欠佳,学生很少有机会去科技馆等,都时时困扰着科学课教学在农村小学的高效开展。但农村小学也有自身的优势,如何挖掘地方资源,发挥农村的优势,优化科学课的教学呢?结合我校的实际,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兴趣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学生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  相似文献   

13.
詹小云 《成才之路》2012,(18):66-66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尽力提供科学探索机会,让他们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在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学乐趣的同时,提高科学探索的能力。对于农村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们看外面的事物、看外面的世界的机会少,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不多。但农村孩子们并不缺乏强烈的求知欲,他们也想知道个所以然。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农村如何激发小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田千 《理科爱好者》2023,(4):158-160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活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学生科学探究体验。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引领他们踏进科学探究之门,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生成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透过事物现象探究科学本质,同时借助有效评价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遨游在科学知识的海洋。  相似文献   

15.
调查研究表明:农村课堂教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少。但农村学校也有许多有利的教学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开展教学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学员对农村的自然事物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所以我们特别注意引导实验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科学DV是指先设计好与科学有关的探究方案,然后用DV(数码摄像机)拍摄一个个探究式的课题,记录经历的科学探究活动,其中包括实验、制作、小发明、大自然探秘等内容,然后用电脑和影音软件制作成的视频。科学DV的内容丰富、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一、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科学教学中,科学DV可以作为教学的资源使用,学生通过观看,可以丰富知识和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特征,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以及科学探索的机会。科学学科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其观察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得到提升。在开展探究式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设置预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创设有效情境,调动学生观察积极性;以兴趣为基础,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引导学生全面观察,高效探究事物本质;丰富信息资源,引导学生探究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农村小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学校有限的实验器材束缚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科学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结合农村孩子的特点,努力开发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课内外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具有开放性的探究材料,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农村小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学校有限的实验器材束缚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科学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结合农村孩子的特点,努力开发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课内外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具有开放性的探究材料,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李斌 《考试周刊》2011,(44):153-154
中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是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化学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培养和锻炼学生科学方法的契机,利用化学教学中丰富的资源,在化学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诚信教育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