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为了调查师范生师德意识现状,自编师范生师德意识问卷,选取辽宁省1081名高校师范生为调查对象,采用SPSS22.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师范生师德意识整体水平是积极的,师德意识四个维度在性别、年级、专业以及参加教育实习等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且在师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最后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为师范生师德意识的促进与培养提供相关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顶岗实习是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的一种创新,是一种针对传统教育实习不足,为切实实现师范生完成准教师的转变而设计的一种教育实习模式。通过对渭南师范学院物理学专业2014届、2015届两届顶岗实习学生开展教学反思的教学研究,发现加强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反思,对实习学生的教学能力、专业知识的理解、课堂管理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都有显著的提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学校应该加强和鼓励实习学生与其他实习学生、学校资深教师进行这方面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10):104-105
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提问能力成为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主要选取未来的教师——小学英语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从课堂提问类型、问题形式、问题数量和问题反馈四个维度分析师范生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现象和问题展开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4.
采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对A大学卓越班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卓越班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四个维度(职业效能、职业价值、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均显著高于普通师范生;卓越班男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四个维度与普通男师范生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卓越班女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四个维度均显著高于普通女师范生,卓越班女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职业意愿与期望均高于卓越班男师范生;不同年级的卓越班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各个维度均显著高于相应年级的普通师范生,卓越班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及其四个维度在不同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除了职业价值维度,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卓越班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总体均高于普通师范生,文理专业的卓越班师范生在职业认同感及其各个维度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免费师范生教学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效性,师范教育阶段是教学能力生成的基础性阶段,期间构建与生成的教学能力决定着初入职阶段教学工作的起点,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空间。本研究运用自编问卷对两所部属师范大学的1368名首届免费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师范生在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以及反思与矫正能力三个维度的水平存在差异,性别、曾就读重点高中类型、高师专业排名、专业以及实习的区域因素影响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最主要通过拓展教育实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中重师范生个体群体差异,培育师范生的学习共同体以及加强教育教学实习指导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免费师范生教学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效性,师范教育阶段是教学能力生成的基础性阶段,期间构建与生成的教学能力决定着初入职阶段教学工作的起点,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空间。本研究运用自编问卷对两所部属师范大学的1368名首届免费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师范生在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以及反思与矫正能力三个维度的水平存在差异,性别、曾就读重点高中类型、高师专业排名、专业以及实习的区域因素影响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最主要通过拓展教育实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中重师范生个体群体差异,培育师范生的学习共同体以及加强教育教学实习指导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免费师范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现状是测量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改革免费师范生教育的事实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西师范大学的1 531名2008级免费师范生的专业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反思发展能力有待提高;不同性别、学科类别的师范生在专业能力上存在差异;艺术生的各项专业能力培养现状均比文科生、理科生要好。为提升师范生专业能力,学校应从注重反思发展、加强教育教学实践、重视专业培养中的群体差异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正性道德情感包括义务感、良心感、荣誉感和幸福感,这四种道德情感分别具有激发功能、选择功能、评价功能和教育功能,它们在辅导员工作中以及个体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来培育正性道德情感:即学习知识——丰富现实中的“我”,分析自我——反思道德下的“我”,知行统一——创设道德情境中的“我”,天人合一——追寻道德理想中的“我”。  相似文献   

9.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技能的系统方法,在微格课堂之前、课中和课后,师范生有着教师、学生、评价者和反思者四重角色,这四重角色之间的转换能够突破传统课堂师范生学习方式单一、角色单一等落后局面,对新教育环境下的师范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学生道德判断量表>对义务教育阶段中高(4-8)年级聋生道德判断发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阶段聋生道德判断发展特点包括:(1)在法律维度和道德维度两个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在自我维度和信仰维度上有显著的年级差异.(2)在自我、法律、道德和信仰四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自我维度上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