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于坚的诗歌是在他的诗歌理念观照下的有着统一性的诗歌创作.在对于坚诗歌作出整体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或具有系列性或具有集中性的典型诗歌的细心解读,在与之前朦胧诗派的对比参照之下,可以看出于坚诗歌在诗歌内容、意象、语言、整体风格和他所持有的诗歌理念方面明显地体现出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2.
于坚的诗歌是在他的诗歌理念观照下的有着统一性的诗歌创作。在对于坚诗歌作出整体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或具有系列性或具有集中性的典型诗歌的细心解读,在与之前朦胧诗派的对比参照之下,可以看出于坚诗歌在诗歌内容、意象、语言、整体风格和他所持有的诗歌理念方面明显地体现出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3.
惠特曼的《草叶集》对郭沫若的《女神》在文体风格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诗歌语言风格方面:郭沫若借鉴了惠特曼的平民化的口语语言风格;在诗歌形式方面,郭沫若借鉴了惠特曼的自由体;在诗歌表现风格方面,郭沫若借鉴了惠特曼的热烈、狂放、粗犷、雄浑的风格。由此,两本诗集表现出了中美两位文学大师文体风格的某些相似性,而两者的比较研究,可以发见不同文化之间的有益借鉴与融合,有利于全球文化多元化的理解与建构。  相似文献   

4.
黎保荣 《天中学刊》2009,24(6):87-90
"中锋"是从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历史与事实中写生出来的诗歌理论,它区别于"左翼"和"先锋"诗歌,主张追求朦胧与明朗之间的语言风格,进行社会与生命的双重关怀.<十家诗选>是中国当代诗坛中锋的局部亮相,在历史、边塞、思维、清新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特色.  相似文献   

5.
张问陶前期诗歌在内容上多抒写个人性情,如歌咏爱情、怀念故土、抒发壮志、描写风物、阐发诗论等;在艺术上喜用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的笔法,语言平易自然,风格雄奇奔放、空灵清新。后期诗歌内容上出现了更多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出处矛盾的篇章;艺术上则偏重于客观描写、喜托物言志,语言更趋精当、犀利,风格沉郁苍秀、冲淡平和。  相似文献   

6.
中国象征主义诗歌对五四诗歌清新自然的审美风格进行了大胆的反叛,追求朦胧含蓄的审美风格。象征主义诗歌所追求的主客体的契合无间、含蓄朦胧的审美境界及非理性的神秘色彩是三位一体的,这三者之间的互相作用、互相融合形成一种迷离隐约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李商隐的无题诗是一个独创。其中蕴含着的孤寂悲凄和朦胧虚缈的现代情绪,凸显出的随意跳跃和朦胧泛化的现代风格均带有明显的现代派风格。中国诗歌从古代走向现代,不断受到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熏陶和浸润,才得以发展和进步。李商隐所创的无题诗正显示着这样的独到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贺诗歌在唐诗中别树一帜,他在语言上大胆探索,力求创新,以丰富的想象竭力表现出的强烈而独特的自我感受,颇得后人赞许。李贺诗歌奇想联翩,构思精巧,用词奇丽,设色浓艳,都体现出一种奇诡、冷艳、瘦硬的语言风格,其语言的词语艺术更被推崇。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一个七彩的世界,有清晰、明亮的阳光;也有朦胧、模糊的云月。而模糊语言正是这种朦胧、模糊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其独有的艺术美。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运用模糊语言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所谓模糊,《辞海》上解释为“不清楚,不分明”。分别引用崔珏《道林寺》诗“谭州城郭在何处?东边一片青模糊”和汪元量《扬州》诗“重到扬州十馀载,画桥雨过月模糊”为证①。由此可见古代就有对模糊的认识,正由于这些认识,诗作者也特别注重在自已作品中溶人大量的模糊语言,因而模糊语言在诗歌中益发…  相似文献   

10.
晚唐诗风情调低沉,色彩晦暗.意境朦胧,词藻华美。李商隐则是这种诗风的开宗立派和集大成者.清人刘熙载说:“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邀。”李商隐朦胧晦涩、深情绵邈的风格全面、深刻、典型地反映了晚唐的时代风貌。最能反映时代风貌和表现李诗风格的则是其感伤主题的诗歌。  相似文献   

11.
古今"老干体"表现出歌德化、程式化、空洞化、官气化和应制化的共同特点,但在语言、格律、修养和风格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当今"老干体"之盛行与其时代、经济、理论、经历及网络密切相关;其造成虚假繁荣、违背诗歌传统及混淆诗歌发展方向等影响也不可低估;提高文化与艺术之修养,加强舆论之宣传是导引"老干体"回归雅正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韩愈作为中唐韩孟诗派的核心人物,在诗歌风格的探索方面也独树一帜,他与孟郊等人一起构成中唐时期一个独具特色的诗歌流派,诗歌创作表现出奇险怪异的创新趋向。韩愈诗歌"奇崛险怪"的艺术风格具体表现在语言运用、艺术构思、营造意象、主观思想感情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人代冥灭 清音独远——《古诗十九首》艺术表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在文学的苑囿中,诗歌格外受到垂青,这不仅意味着它对辞赋、散文、小说等的影响,从体内生长出了宋词、元曲这样的奇葩,而且它本身就十分眩目。然诗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磨炼,并突出地表现在文人五言诗出现以前。思维、语言和文字表现不能作同步观。当原始初民在冥思玄想中创造了神话,在神话中寄托了人生存的欲望和所谓的超自然能力的时候,语言、文字都表现出和奇幻思维的隔膜。幼儿学语“呀呀”,有点类似原始初民“邪许”式的思想、感情的朦胧表达。“邪许”既是重压下抒发出来的内心情感,又是通过前呼后应反映“劝力”的意愿。然而,思维形之于诗歌,在朦胧的表现中形成两端。原始《弹歌》:“断竹,续竹,飞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山水咏物诗较之他的散文,思想意蕴更深更广,艺术上独具一格。在其诗歌意蕴上,表现出伤逐感遇、怀土思归;傲岸自赏、期望有为;反思自悔、远害全身的特点。其诗歌语言质朴无华、很少用典、不事铺排,清新简洁、自然流畅,显示了峻峭疏淡、情致深婉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晚唐诗风情调低沉,色彩晦暗,意境朦胧,词藻华美.李商隐则是这种诗风的开宗立派和集大成者.清人刘熙载说:“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逸.其后李成宗派而杜不成,……”(《艺概·诗概》)李商隐朦胧晦涩、深情绵邈的风格全面、深刻、曲型地反映了晚唐的时代风貌.最能反映时代风貌和表现李诗风格的则是其感伤主题的诗歌.现就这一主题略作分析阐释.  相似文献   

16.
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连连出现,这里着重从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方面谈一谈解题要领。一、常见诗歌语言风格要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点。能用来形容诗歌语言风格的词有: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个独特、超前的诗人。在个人生活道路的自我设计上 ,在诗歌创作的主题内容、思想倾向、语言技巧和写作风格上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她以前的美国女诗人的道路 ,表现出了她的现代主义特征。从分析她的生活方式、爱情诗、宗教诗着手 ,可以阐述出她的诗歌是美国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 ,划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期  相似文献   

18.
谢应芳词的艺术特点表现在三方面:一、在语言上具有平实及散文化特点,不同于唐宋词语言的典雅和力避散文化;二、表现出表达方式的议论化与叙事化倾向,不同于唐宋词多用描述性语言;三、整体上显得自然、平实,表现出非艳丽的风格,不同于唐宋词的艳丽风格。其词整体上表现出非艳丽的风格是因为在内容上以言志为主,不同于唐宋词以抒情为主。  相似文献   

19.
北岛的<迷途>是朦胧诗的代表作,把它和王国维所提出的"人生三境界"作比较,这首诗不但包含了这三种境界,而且,它还提出了人生的第四层境界.这正体现出了朦胧诗歌的特点和北岛诗歌写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丽人行》,杜甫诗歌的代表作;《续丽人行》,苏轼题画诗中的名篇,且《续丽人行》由《丽人行》而来。将这两首诗进行比较,可以窥探出它们在创作主题、语言风格、创作理念等方面的异同,对了解二人诗歌风格和唐、宋诗歌的特点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