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晨 《青年记者》2006,(6):39-40
诗言志,歌言情。有位文学评论家说,“志”和“情”是一切文学作品的主体。如果将这句话借用到我们的新闻写作上来,那么笔者认为,人物通讯的采写,就应当也必须比消息等其它新闻报道形式更注重“情”的开掘。格外注重“情”的力量所谓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是人在外界刺  相似文献   

2.
在人物通讯的采写中,善于用"情"感动人是其核心要素,有利于丰富人物形象,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给读者留下深刻立体的人物印象。本文就从人物通讯中"情"的作用出发,进一步探索其中的情感表现和表达方法,为新闻工作人物通讯的采写提供理论指导,使其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人物通讯作品。  相似文献   

3.
胡庆军 《新闻三昧》2009,(2):100-101
人物通讯,是新闻通讯的品种之一,是报纸新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寓事、理、情、景于一体的新闻体裁,人物通讯在增强报纸可读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准确把握人物通讯的属性和本质,努力写好人物通讯,是新闻记者和广大通讯员应认真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胡庆军 《新闻三昧》2009,(1):100-101
人物通讯,是新闻通讯的品种之一,是报纸新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寓事、理、情、景于一体的新闻体裁,人物通讯在增强报纸可读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准确把握人物通讯的属性和本质,努力写好人物通讯,是新闻记者和广大通讯员应认真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曾经写过一篇<评商品广告的"新闻化"现象>(见本刊今年第二期),想来想去,另一种与此相关的现象--新闻作品的"广告化"现象--也值得注意,于是作此文. 这里的新闻作品是广义的,包括消息报道、人物通讯、工作通讯、单位和企业经验介绍,乃至言论摘编、贺词口号等等.那么请问:这些东西怎么会"广告化"呢?  相似文献   

6.
刘亚东 《青年记者》2016,(16):45-48
科技常常蒙着神秘的面纱,科技人物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所以,要想写好科技人物通讯,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远离俗套 科技人物通讯是人物通讯的一种.一方面,人物通讯的所有采写要求对它来说都是适用的.作为一种最常见的通讯形式,人物通讯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启迪读者的目的.具体说来,比如人物通讯要有动听的故事、精彩的细节以及鲜活的语言等,而所有这些都是科技人物通讯必备的元素.  相似文献   

7.
一篇受读者欢迎的新闻,首先应体现在文约意深这个方面上,尤其是采写消息,就要给人留下一种“一目了然,简洁明快”之感,因为读者关注它,主要是看信息,这就有别于通讯、人物专访、报告文学的报道形式。前者重在凸现新闻的主要事实,故而以信息吸引读者;后者重在塑造典型,用生  相似文献   

8.
刘畅 《新闻三昧》2009,(2):39-40
新闻通讯写作中的人物通讯,作为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通讯体裁,及时向社会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与先进思想.具体说来,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因为文体的需要和体载的限制,读者对人物通讯中人物个性的鲜活,具有更强烈的渴求和兴趣.一篇人物通讯的社会影响,也会因对人物个性描写的上乘与平庸,而有高低之别.撰写人物通讯,要特别注意突出刻画人物的个性.……  相似文献   

9.
刘畅 《新闻三昧》2009,(1):39-40
新闻通讯写作中的人物通讯,作为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通讯体裁,及时向社会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与先进思想.具体说来,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因为文体的需要和体载的限制,读者对人物通讯中人物个性的鲜活,具有更强烈的渴求和兴趣.一篇人物通讯的社会影响,也会因对人物个性描写的上乘与平庸,而有高低之别.撰写人物通讯,要特别注意突出刻画人物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人物通讯在表达和语言上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是新闻作品中最容易触动、感动读者的一类,优秀的人物通讯是具有现场感、立体感的,怎样才能达到生动感人的效果,往往取决于情感、视角、细节描摹是否精彩。一、以情感人与心灵洗礼文以情生,文章的精彩在于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人物  相似文献   

11.
写好人物通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笔者结合自己的认识和写作体会,谈一下人物通讯写作的三种关系. 取与舍的关系 要想写好人物通讯,第一步就是要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这个过程很重要,但决定成败的是第二步,即主题的确定与新闻素材的取与合.  相似文献   

12.
通讯是一种新闻报道的形式,它容量大、范围广、写法活,报道的内容是现实牛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群众性.笔者认为,在党的宣传纪律许可和事实完全真实的前提下,通讯写作,尤其人物通讯写作,允许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比如运用形象思维的联想手法,或增加浪漫主义的抒情色彩等,即通过人的"情",形象地去表现它的深刻内涵,发掘深层的、高档次的精神境界,以表现其强烈的爱与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3.
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人物通讯《情切切,意绵绵——亲人眼中的郑培民》一稿,被评为通讯二等奖。这篇通讯的成功,从写作上来说,有如下几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是人物语言富有特色。近几年来,新闻中的人物语言,虽然有所改进,但仍有众口一腔之感。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要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就要在人物语  相似文献   

14.
周易 《新闻知识》2003,(11):48-48
写好人物新闻,是新闻短下来、精起来的一个重要手段。 人物消息是近年来被许多媒体忽视的一种重要的新闻体裁。如何才能写出有影响的人物消息?笔者认为要过“四关”。 “体裁关”——同一新闻题材,能用人物消息处理,一定不要拉扯成人物通讯。要善于以小见大,以短见长。 一些记者有这样的误区,即同一个新闻题材,认为写通讯块头大,分量重。写消息是“小儿科”,  相似文献   

15.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主体,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精神品德,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教育读者的目的,写人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人是有思想的。人物通讯就是通过人的思想、精神面貌教育人、感染人。  相似文献   

16.
人物通讯是一种真实、及时地报道先进人物的事迹,并深刻揭示他们精神境界的新闻文体。 真实,是人物通讯的“生命”,也是对人物通讯作者的基本要求。 那么,人物通讯怎样才能使它有“生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我以为,必须做到不夸张,不溢美,既入情又入理,方能令人可信可亲。 在1991年度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选中,我与他人合作的人物通讯《女儿情》荣获一等奖。获此殊荣,始料未及。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篇通讯除了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媒体的各类通讯中,人物通讯占据着突出位置.人物通讯的核心是写人.如何写出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独特的"这一个"的确很难.笔者认为:理论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钱爱民 《今传媒》2007,(11):62-62
近年来,我写了不少新闻人物和人物新闻.比如:《在小平同志家做厨师》《名扬海内外的张氏剪纸世家》《他是一点点火花--记中国火花大王季之光》《木偶奇女--记著名木偶表演艺术家许虹》《朱蔚彤和"相纸驱墨画"》《"活鸭子"刘宗流》《节目与听众同在--记全国城市电台十佳节目主持人朱宁》《广电大厦的"基石"--记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张隶军》《给〈绿杨城郭〉添新"绿"--访江苏广电"十大名专栏"主持人石翔》等.这些稿件除被我供职的《扬州广播电视报》采用外,有的还见诸于中央、省内外的一些报刊,并有稿件获全国城市、省政府人物专访和通讯类一、二、三等奖.大概是写的"人物"常能产生点"效应",便有友人戏说我是"吃'人物'饭的",并与我共同探讨怎样把"新闻人物"和"人物新闻"写得好些,再好些.  相似文献   

19.
在通讯中特别是在人物通讯写作中,了要有典型的骨干事例之外,还要运用人物有关的生动有力的情节与细节。俗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相扶。精彩的情与细节有无穷的魅力,使新闻作品产生强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一、情节与细节在通讯中的地位和作情节是通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通讯、事件通讯中尤为常见。著名记者柏生在谈论通讯采写时说:“通讯与新闻同,新闻强调用事实说话,而通讯除了事以外,还要有情节,有镜头,有联想。”(《采写通讯的几点体会》)通讯中有情节,是它有别于新闻的一个显著特点。比如,人物通讯里,如果没有情节,那就可能把…  相似文献   

20.
人物通讯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失真"、"失情"、"失血"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人物通讯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