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迎接信息革命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娥 《北京档案》2003,(5):19-20,23
世界正在开展一场信息革命.它预示着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比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更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国家档案是管理一个国家的重要工具",是"所有信息资源中最基本的资源"[1].正确认识信息革命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嘉兴福音医院是基督教会在嘉兴创办的一所教会医院,解放后,它被人民政府改组为嘉必市第二医院,存续至今福音医院对嘉兴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观念的变迁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和探讨嘉兴福音医院的兴衰及其影响,对于探讨西方文化尤其是西医对近代嘉兴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亦可凭此一窥近代嘉兴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变迁.基督教会能在嘉兴藉医传教,这和教会本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近代嘉兴的历史环境都是紧密联系的.首先,医疗是基督教慈善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教会行医活动是有其理论基础的,耶稣便认为,"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1]7;"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1]37.  相似文献   

3.
江凌 《今传媒》2010,(3):112-116
什么是新闻史?什么是历史研究的内涵?中西学者有不同的回答。戈公振先生曾说:"所谓报史者,乃用历史的眼光研究关于报纸自身发达之经过,及其对于社会文化之影响之学问也。"[1]知名新闻史家方汉奇认为,"新闻史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祖先崇拜属于原始信仰,是建立在死亡恐惧和鬼魂崇拜基础之上的,它是生殖崇拜和鬼魂崇拜共同的产物.祖先崇拜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现象,在亚洲、非洲许多国家广泛存在,"对于中国民众来讲,祖先崇拜很明显来自于血缘家族制度的世俗亲情"[1]69.传统的中国儒学强调"孝"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黎族的祖先崇拜既体现出了传统中华文化的普世性特点,也蕴含着自身独特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过上发生的各种历史现象并探寻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依据,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学.军事历史学是研究历史上军事现象和军事恬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既是军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也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军事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档案史料也是军事历史研究最重要的基础和依据."有些历史学家称誉档案是‘没有掺过水的史料’"[1]32.  相似文献   

6.
抗战胜利后,为适应新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南京政府当局加快了警政改革的步伐.虽然存在编制、经费等难以解决的诸多问题,但各地警政机构仍在自身所及范围内,作了相当的努力.在时人看来,警察人员缺乏独特之精神表现,是中国过去警政建设无显著功效的大重要因素.所谓"警察精神,应以道德为基础,法律为依据,科学为运用,以必诚、必仁、必公为中心.所以求道德之实践,光明正大,律己爱人;所以宏法律之功用,有罪必罚,无辜不冤;所以盖科学之效能,尤以警察业务,备极艰繁,若不身体力行,则不足以收忍苦耐劳不眠不休之效果"[1]25.为建设"仁爱、和平、忠勤、廉洁、守法、奉公之中国新警察",抗战胜利后,警政当局从各方面进行了整顿,其中一个层面即是通过对警察形象的整肃提升其社会地位,使人们对警察有新的认识.出于加强社会控制和服务社会的考量,在抗战后警政改革的大背景下,武汉警察机构也从诸多层面采取了相关举措,包括重塑警察社会形象,提升警察社会地位,并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努力.  相似文献   

7.
民国以后,东三省移民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昔日封禁政策的残余全被扫除,"新的共和国在推翻满清统治以后,深知把本国人移往满洲的重要性"[1]753.  相似文献   

8.
1《.中国历史》(下):"玄宗时宰相姚崇令人灭蝗,"仅一个州,就消灭蝗虫14万石。①"页下注"①石(dàn),市制容量单位。1石为10斗。"[1]14笔者按:此条错误有二:其一,称谓之误。"市制"虽是指我国创造和长期习惯使用  相似文献   

9.
一、新闻切入——汉克斯获美国国家档案基金会"利用档案成就奖"[1] 2017年10月21日,美国国家档案基金会授予知名演员、影视制作人汤姆·汉克斯"利用档案成就奖",表彰他利用档案进行影视创作为宣讲国家历史和弘扬国家文化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简论高校学报的育人功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赵大良  杜秀杰 《编辑学报》2009,21(5):380-381
科技期刊的社会功能之一是具有"教化"功能,"通过支持有真知灼见的来稿,可以发现和培育人才,壮大科学家队伍"[1].以高校学报为主体的"高校科技期刊是我国的3大科技期刊群之一"[2],其整体水平、学术影响和对国家经济繁荣、创新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都不可小觑[3].  相似文献   

11.
潘娜娜 《兰台世界》2012,(28):56-57
中国妇女在西方的形象可追溯到马可·波罗时代,那时候,漂亮、奢华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代名词——"这地方(福州)的女人美丽标志,过着安逸奢华的生活"[1]190,"她们(杭州妇女)很有姿色,并且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她们的绸缎服装和浑身珠宝的昂贵,是令人无法想象的"[1]179.而且,男女间相互敬重,男人对自己的妻子表示出很大的尊重,没有妒忌和猜疑.  相似文献   

12.
<正>立法文书是政治制度的表现,"法律语言是历代统治阶级、主流社会通过法律和法律工作者对语言施加影响的结果"[1]12。"立法语言是法律语言的核心部分,对整个法律语言有导向和规范作用。"[1]13因此,历代统治阶级都会牢牢掌握和利用立法权利,在立法语言上下功夫,竭力设法利用语言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在不同的政治统治下诞生的立法文书就形成了各自特定的体裁风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论是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的一半是女性,但她们的权利、价值、要求和愿望,自从文明社会出现劳动分工以来,就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轻视,甚至有意识的压制。"[1]1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中,"男子得享人类之权利,女子则否,只为男子附庸,抑之、制之,为玩弄之具、为奴隶之用。……造其驯服之性,夺其自主之权。"[2]建礼教牢牢束缚住女性的手脚,禁锢了她们的思想,可以说,古代中国  相似文献   

14.
地名档案是一种专业档案,属于国家专门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地名档案以地名调查和成果类为主要内容,还包括编译出版、科学研究等内容.地名调查等的深入持久决定了地名档案内容不单局限于地名称谓,还包括了诸多地名属性,因而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直接而全面地记述了地名的社会现象、语言现象、历史现象、地理现象以及地名的空间分布情况等.与无处不存、无时不用的地名一样,地名档案的效益重要、广泛且具体,越来越引起社会尤其是档案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高兴 《兰台世界》2013,(4):125-126
<正>民国广告业迈入"繁盛时期"[1]3,戈公振指出:"广告即有促进人生与指导人生之功能[2]180,陆梅僧主张"中国的出版界、商业界、广告界,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够"使其格外迅速"[3]18。民国文人已经意识到广告牵涉多种文化因素。民国文人发现"因为科学的发达,新的广告媒介物日益增多,但期刊仍能保持它的重要地位"[4]263,"报纸为广告媒介物中的主  相似文献   

16.
苏诗岚 《新闻传播》2014,(3):228-229
<正>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Robert A.Dahl)在《现代政治分析》一书中指出,"无论一个人是否喜欢,实际上都不能完全置身于某种政治体系之外。一位公民,在一个国家、市镇、学校、教会、商行、工会、俱乐部、政党、公民社团以及许多其他组织的治理部门中,处处都会碰到政治。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每个人都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方式卷入某种政治体系。"[1]由上述可知,每个人的生活与政治息息相关。政治领导者欲传达其意予民众,则需透过政策之制定与传播,才能将讯息顺利地广而告知给社会大众,政治体系才得以顺利运行。本文针对政策的制定与传播过程之理论研究架构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5,(19):71-72
<正>延安中央研究院新闻研究室成立于1941年8月,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前建立的唯一的新闻研究机构。"[1]其任务是"从事中国新闻事业的研究,培养通晓新闻事业的理论与实际,具备历史社会的具体知识,以掌握时事政治动动向,及党的新闻政策,并有写作能力的新闻工作干部。"[2]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李维汉兼任研究室主任一职,全室有近20位同志。1941年5月,毛泽东发表主题为"改造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国古代社会,由宦官弄权而引起的祸端不在少数,尤以汉、唐宦官为盛,以致亡国.历史的经验教训时时提醒北宋统治者,宦者之害"如毒药猛虎之不可拯也"[1]2807.但北宋从建国伊始就有大量的宦官参与到军事领域,而且代代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19.
11月8日是记者节,这体现了社会和国家对记者价值的认可,及记者社会地位的普遍提升.但是近年来,记者在采访中被打、采访器材遭破坏,甚至危及生命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更有调查称,记者已经成为仅次于警察和矿工的第三大危险职业.  相似文献   

20.
论开发利用馆藏文献资源,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王忠 《河北科技图苑》2000,(1):20-23,25
近来,"知识经济"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人们预言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也必将走向知识经济"[1].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也撰文指出:"知识的创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已成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取之不竭的资源和动力,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