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什么我市体育后备力量差?为什么业余体校招生难?有人归咎于社会就业面扩大了;独生子女增多了;学校抓智育、社会重学历等缘由而致体校学生来源锐减。那么反过来社会不重学历,学校不重智育,不搞计划生育,缩少就业面岂不是反而会促进体育的发展?否!社会变革乃历史的必然。七十年代业余体校人头汹涌是我们社会的一种病态,才引致今天的恶果。家长不愿给他们的孩子进体校开绿灯是对的。因为我们没有把各级业余体校办好。没有把业余体校办成有吸引力的学校,自然谁也不敢问津。目前我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随着整个教育与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中小学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已经成为我国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培养我国竞技后备人才的支柱和摇篮。 毋庸讳言,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在训练指导思想、组织  相似文献   

3.
以地方高校职业教育改革为研究基点,探寻一条适合体校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体育技能型人才,提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与地方高校的合理对接,在原有的竞技体校3+2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构建一套7年人才培养模式,将竞技体育与地方高校有机结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体校学生进行二次塑造,使这些学生达到社会需求的体育技能型人才标准,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C:\Users\Administrator\App 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以地方高校职业教育改革为研究基点,探寻一条适合体校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体育技能型人才,提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与地方高校的合理对接,在原有的竞技体校3+2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构建一套7年人才培养模式,将竞技体育与地方高校有机结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体校学生进行二次塑造,使这些学生达到社会需求的体育技能型人才标准,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PaperPass-VIP专业版-检测报告\htmls\sentence_detail\89.htm有效解决竞技体育人才出口问题,提高竞技体校人才利用率,依托地方高校实现竞技体育互补。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业余体校乒乓球运动员出路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四川省业余体校及重点乒乓球学校运动员的出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剖析其社会因素、培养体制、家庭等因素,提出改革现有业余体校办学培养体制,实行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及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发展对广西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带来较大的冲击,体校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经费短缺、生源减少、专业运动员成才率低、学生出路狭窄问题等.对广西中等体育学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少儿体育培训体系包括业余体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其中,体校是主体。本文分析了他们的生存现状、改革成果、现存问题,得出结论:体校生存面临重大挑战,传统校发展欣欣向荣。指出在总体上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场地条件、提高教练员水平,结合各自具体改进措施,可以改变体校举步维艰的现状,为传统校注入更强大的活力,从而使少儿体育培训体系的发展重获生机。  相似文献   

7.
少儿体育培训体系包括业余体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其中,体校是主体。本文分析了他们的生存现状、改革成果、现存问题,得出结论:体校生存面临重大挑战,传统校发展欣欣向荣。指出在总体上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场地条件、提高教练员水平,结合各自具体改进措施,可以改变体校举步维艰的现状,为传统校注入更强大的活力,从而使少儿体育培训体系的发展重获生机。  相似文献   

8.
1基层体校独立办学困难因素分析1.1学生生源质量差是影响基层体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九十年代后半期开始,一些体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减少。为了学校生存,学校不得不降低要求进行录取,一些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差,体育成绩又不突出的学生被招进来,加上这部分学生家长与所在学校又积极向体校输送,使得体校生源的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从而导致基层体校初中毕业生升学情况一年比一年差,造成恶性循环。一些体校甚至已经招不到学生,更谈不上向上级体校或运动队输送体育苗子了。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业余体校大部分采取亦读亦训的教学模式,但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许多学校则采取重训轻文的办学理念,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同时,也缩小了体校的发展空间,增加了学校对学生管理的难度。1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许多业余体校都  相似文献   

10.
少体校的困境和出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少体校的发展历程少体校的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1999年2月4日国家体育局、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取代了1979年原国家体委、教育部发布的《少年儿童业余学校章程》,“少体校”的称呼也随之取代了“业余体校”。我国的青少年业余体校是在1955年学习原苏联的办校经验,以学校为基地,以业余训练为主要形式建立起来的,是我国三级训练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国家、学校重视,家长支持,学生参加训练积极性高,业余体校在中国遍地开花。从我国的竞技体育实践过程来看,青少年业余体校…  相似文献   

11.
《体育师友》2020,(4):7-9
通过回忆中小学时代的学校体育生活,论证制约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学校体育发展受制于学校体育空间与时间环境及社会值观念的影响,社会功利主义思想又加重社会固有价值观念对个体的影响,从社会环境上限制了学校体育发展。另外,学校体育发展还受制于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现状。如何扩大学生体育活动场所,转变社会体育价值观念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三级(区县)体校重点任务是挑选、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苗子,培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属基础性的体育事业.作为体育精英参加的高层次体育竞赛,大部分三级体校的运动员由于受选材问题、科研水平、训练水平、人数限制等各种条件因素制约,加上可能产生的运动损伤等原因,不可能成为专业运动员,体校生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只能与普通学校的毕业生一样走上社会.  相似文献   

13.
体校是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级体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冲击和挑战,学校的生源、分配和经费都遇到了困难。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外因是条件,内因起决定作用。因此,新时期体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练好内功”,以为争位。  相似文献   

14.
如何将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和青少年体育训练更好地结合起来是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有很高的积极性。今后业余训练和体校向学校体育靠拢,要采取更多的促进学校体育教改与业训更好结合的措施,使学校体育与业余训练都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美国、苏联和法国培养后备力量的体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冰雪运动后备力量的培养体制提出了建议。第一,应把体校培养和学校培养结合起来,形成多渠道的业余训练体制;第二,改革和完善业余体校的训练,充分发挥业余体校和运动学校的作用;第三,优秀教练员到基层,实行从儿童少年选材开始直至训练成材的拓宽培养的途径;第四,明确提出学校业余训练的重点应放在部分体育基础好并具有一定才能的学生身上,以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第五,大学应创办高水平的运动队,并逐步形成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体育学校的班主任,对体育学校的特殊性要有深刻的了解。首先体校学生除了担负着学习任务,还要参加体育训练,训练难以避免要出现伤病现象,并且他们还担负着比赛和集训任务。这就造成了学生流动性大,故而学生缺课现象较为普遍。其次,业余体校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个性突出,难于管理。做体校的班主任工作确实让人感到困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试析日本学校体育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肖焕禹 《体育科学》1999,19(6):17-19
为借鉴其他国家学校体育改革经验,研究根据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保健体育审议会和教育课程审议会关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内容,在对日本学校体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日本学校体育改革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态度和提高学生体力、运动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体育学科能力为重点,精选教学内容,实行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丁树 《青海体育科技》2009,(1):56-57,59
德育课是体育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德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现行的教育制度、生源素质、就业形势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现在的体校学生在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等方面严重弱化,体校德育课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前景不容乐观。探讨体校德育课教学对塑造有着良好人格和较高专业素质的合格的体育后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浙江竞技体育“体教结合”的实践现状 浙江省在“体教结合”发展体育这一块起步比较晚,目前,除去体育传统学校外,我省有市级中专体育运动学校5所;各级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130多所,其中由体育部门直接主管并实行读、训、住三集中的业余体校34所,实行集中住、训二集中业余体校20所,这54所相对业余训练情况比较稳定体校中,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4所,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国内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本形成了“四级选拔”模式,即体育传统校、区县体校、市级体校、专业队。按照编辑部的采访计划,我将区县级体校的采访对象标定为北京市东城体育运动学校,市级体校标定为北京市第一体校,也就是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