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年的教师生活、八年的校长生涯,每天都给我醇厚的记忆,我可以如数家珍地将这些记忆一一列出。在翻检这些记忆的同时,更是在翻检自己生命成长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目前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主题聚焦于生命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即生存教育。自我定义记忆是指个体生动、充满情感和更能准确定义“我是谁”的记忆,这些记忆与个体生活中未解决的冲突或持久的关注点密切相关,与生活目标和生命意义相连。将自我定义记忆融入生命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同时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可以通过在现实生活中选取生命故事、主体性视角讲述自己生命故事、借助自我对话融合多重观点、通过测评衡量生命意义建构程度等,与自我同一性相结合,向具体化、可操作性和自主性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从2008年起在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三生教育",受到了国内国际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2009年5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中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论坛",这标志着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和教育模式的诞生。"三生教育"是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正>安东尼·罗宾说过:"生命就像一种回音,你付出生命,就得到生命。"在教育的田野里一路走来,我执著地寻找学生生命成长的最佳路径,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完善自我,期待着与梦中的自己相遇。在阅读中蹒跚。曾记得20多年前我的第一次公开课,有同行在听了我的课后说:"这个小老师,基本功扎实,但课堂似乎缺少一些灵性。""灵性"这个词深深地刺痛了我,也使得我静下心来研读教材、研究教法。有了大量阅读的积淀,课堂  相似文献   

5.
林海斌 《教书育人》2012,(29):52-53
前一阶段,各校迎来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阳光体育"检查验收,对此我有许多疑问。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想对"体育"一词历来不是陌生的,体育本来就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何须专项检查?其次,"阳光体育"检查验收的方法是否"阳光"?"阳光体育"检查验收合格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心底里、骨子里是否充满"阳光"的体育?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是否真正感受"阳光"?面容上是否有灿烂"阳光"?最后,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类似"阳光体育"的检查验收能否给校园带来更多的"阳光"呢?  相似文献   

6.
蒲大勇 《四川教育》2013,(10):29-29
喜欢上网的朋友只要用QQ加我为好友,就会看到我的个性签名:我阳光故我成功。这个签名不仅是我对自己生活的感悟,而且是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体验,也是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特色的再现。为何这样说呢?话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7.
2013年1月31日,"生命阳光青少年读物编创出版中心"在吉林省长春市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首个生命教育青少年读物编创出版机构,带着生命教育研究出版的最新成果,隆重问世。成立单位: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生命阳光青少年读物编创出版中心"将邀请国内优秀的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组织一线教育名宿、教学名师,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教育资源的开发研究和成果推广,为我国青少年健康生命的茁壮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生命的阳光,这个思想在我写于21世纪初年的散文《书是生命的阳光》中即已表述过。在我的记忆中,“真正热爱读书是插队农村后。16岁的我真正用心灵去寻找书的世界了。”“书成了我贫乏的知青生活中的唯一的亮色,那时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何方,更没有想到有一天我能够成为一所名牌大学的文学教师,我只是想,即使一辈子务农。也要为自己寻觅一块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
在认真地阅读《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后,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践中,"阳光"一词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进而形成一种意识: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有新的教育理念——阳光教育理念。阳光给我的感觉就是活力、温暖、自信。那么具体到实施新课标下,最基本的就是要让课堂充满活力,师生关系和谐,最终要让我们的学生健康发展。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就用阳光教育理念来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么富有哲理的话,出自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之口。参加工作二十年来,我始终牢记这句话,在教育教学中深入钻研,不断探索,以"爱"为核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阳光教育风格,对学生进行阳光教育。一、用阳光的心态面对学生,和学生一起成长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1.把关爱的阳光洒向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党员教师,从小沐浴新中国的阳光,接受社会主义教育,在党的培养下成长。1962年,我幸运地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时,又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此,我的教育生涯有了新的目标和追求。老一辈谆谆教导我:"党员教师首先是党员,要把党的敦育事业作为自己的事业,把党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党的教育思想作  相似文献   

12.
爱的教育     
宝贝一上幼儿园,我就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家长又是教师。这样的身份,让我对生命教育有了更深的体会。生命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榜样教育。生活中自己的一言一行,随时都会影响着宝贝。作为母亲,我有时忘记了礼仪,宝贝就会认真地提醒:"妈妈,你要说谢谢。""妈妈,你为什么把垃圾扔在外面?"宝贝的提醒,总会让我努力改  相似文献   

13.
"东篱"词境体现的是生命的意义。作为"东篱"词境的创始者陶渊明来说,他所展现的是一种诗意:人生洒脱的诗意。陶渊明以超然的生命态度来体认生活、感悟生命,实现生命。作为"东篱"词境的继承者李清照来说,她所展现的是一种词境:人生愁苦的词境。李清照以惑然的生命认知去体察生活、把握生命。作为"东篱"词境的发展者马致远来说,他所呈现的是一种曲界:人生狂放的曲界。马致远以已然的生命把握清楚地表现生活,将社会的创伤予以扩大化,从而达到批判生活、批判社会的目的。马致远将"东篱"词境在全方位上予以发展:从对个人生命的把握到对社会生活的把握,从小我进至大我。"东篱"词境得以提升,谱写出"东篱"词境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育之魂,教育的初衷是把孩子们领上人生之路。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的思想含苞待放,让每个孩子走出阴霾奔向光明,让每个孩子以洪荒之力拥抱阳光,以与时俱进的心态请进理想、融入生命,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初衷。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78):148-149
"三生教育"主要包括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安全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活习惯教育,等等。不但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生物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体会生命的伟大与神奇,从而树立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观念。另外,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可以了解许多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对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正确生活观的树立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董德平 《中国德育》2014,(16):58-59
正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生命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为进一步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全校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线彰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阳光自己每一刻,关爱他人每一天,健康幸福过一生"的意  相似文献   

17.
教育如阳光     
教育是什么?曾有不少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的心目中,我觉得教育像阳光。有这样一个贴切的比喻——学生如花朵。我认为,要想迎来花枝的蓬勃、花色的艳丽、花香的扑鼻,阳光给予的细心呵护和入微照料是必不可少的。于是,一天又一天,我都在努力地更新着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着自己的教育心境,充实着自己的教育实践,直至有一天……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重庆市渝中区解放小学秉承"为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谐发展创设最佳教育生态"的办学理念,建设"阳光德育"体系,探索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期待教育温暖如阳光,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它的拥抱,追求教育中阳光般公平、包容、健康、向上的特质,为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谐发展创设最佳教育生态。创设阳光生态环境开展阳光行动,学校通过宣传橱窗、墙壁走廊、生物小天地、广播站、电视台、网站等教育阵地打造阳光文化,将师生们的精气神凝聚在一起。红领巾阳光电视台的阳光故事会、阳光星讯、心灵阳光等栏目,作为少先队品牌,周周精彩,时时温暖,处处彰显着"在阳光下生活,在自信中成长"的阳光德育育人理念。"空  相似文献   

19.
包朝龙 《中国教师》2008,(23):35-38
<正>叶澜教授说过:"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虽然化学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地努力进行中学化学教育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今天的化学教育仍难以令人满意,能让学生从心底里涌起求知  相似文献   

20.
张景和 《人民教育》2012,(24):14-16
初到山东省昌邑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昌邑一中)任职时,我把内心的教育理想描述为"教育,让明天更美好",但终觉有些大而无当。两年过去了,我在昌邑一中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了"让每一个走进一中的孩子都能梦想成真"、"让校园成为生命生长最快的地方"、"让灵魂在路上"等核心教育理念。如今,在昌邑一中的持续发展中,回过头来把这些理念放在一起进行反思,忽然发现,正是在这些理念的提出与实践中,我们幸福地聆听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