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化身份问题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现代性话语。文化身份是其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动性的构成因素(阶级、性别、国别、年龄、性、种族、道德、政治立场等)在异质文化冲突中的嬗变及其组合。文化身份在异质文化的冲突中发生嬗变,广告、消费文化在文化身份问题中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超级女声》通过“超级”确立身份,通过交往构建身份,通过自我身份认同达到社会身份认同。文化身份危机的根源在于自我认同的建构与社会认同的背离。个体文化身份要超越符号认同的屏障,重建文化身份的深度模式,摈除焦虑;社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为个体身份的重建开辟绿色通道,最终达到个体文化身份和社会文化认同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2.
语言与文化身份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和文化身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语言是透视文化身份的一面窗户,是个体与某文化团体归属关系敏感而重要的标志,在文化身份的认同和维护中起重要作用。语言是个体自我意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渗透到个体的每一次思维和整个世界观;文化身份是语言的管轨,文化身份的差异形成了语言使用的差异。同时语言和文化身份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现实生活中文化身份的认同相当复杂,语言并不是文化身份认同的唯一标志。  相似文献   

3.
在《情人》这部自传体小说中,文化身份认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方面,在后殖民语境中,东西方不同种族间存在文化身份认同矛盾,西方白人的弱势群体也面临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另一方面,作者通过女性叙事主体颠覆男权语境中传统的、被动的女性文化身份,凸显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独特身份特征。本文从文化身份角度分析《情人》文本中表现出的种族文化身份认同矛盾和女性自身文化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论语言与文化身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身份是文化心态的固化和体现,其核心成分是价值观念,沉淀于个人和民族的灵魂深处。语言在文化身份的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身份影响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乡村教师作为社会群体的存在拥有多种身份,其中文化身份是农村教师作为"知识人"的典型特征。追本溯源,聚焦传统教师文化身份的本应具体形象是必需的;是回应与体现当今时代下乡村教师文化身份最直接的证明所在。乡村教师传统文化身份表现为乡村社区文化的启蒙者、传播者以及革新者和公共文化服务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乡村教师文化身份出现旁落现象。为了符合社会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的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必须构建乡村教师文化身份认同所需要的支持体系。乡村社会本体作为乡村教师自身存在的环境,需优化乡村本土文化;同时乡村教师自身也需增强技能、转变观念,才能重塑乡村教师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6.
文化身份认同关系到个体的自我归属和精神命运,文化身份的不确定性和分裂会导向主体的焦虑感和无根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身份具有流动性,差异性、断裂性的特点,传统文化身份的恒定性,单一性受到了挑战。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她感受到黑人对族裔文化传统的遗忘导致自我缺失,通过黑人族裔文化身份历史流变的书写,寻求白人语境中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重塑和建构。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文化研究不单是一个纯粹学理层面的问题,它与言说者的文化身份密切相关。在文化研究的译介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中国与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对文化工业批判中建立了文化研究的“边缘文化身份”;文化研究中的现代性、历史主义立场初步建构了其“混合文化身份”;阶级分析、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回潮形成了“重构文化身份”。文化研究及其言说者的身份嬗变还远远没有结束,文化研究的文化身份是一个开放的结构。今天的文化研究者必须首先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进行深刻的反思,然后才有可能对文化研究及其文化身份有清醒的自觉。  相似文献   

8.
方群 《文教资料》2011,(22):70-71
本文从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视角出发,对黄哲伦自1979年以来创作的与华裔文化身份探寻有关的8部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黄哲伦在其剧作中体现的文化身份冲突、文化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超越及文化身份反思的独特文化身份探索之旅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飞速发展的现代通信技术和全球一体化进程使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如何选择自身的身份定位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影响。总的来说.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文化身份的定位其有三种选择:坚持原有文化身份;改为异文化身份;超越两种文化的国际人身份。人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决定了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的正确文化身份定位应该是创造性地坚持原有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0.
教科书承载和传播的是支配集团的身份文化,这不仅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渗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承载着身份文化的教科书更有利于支配集团的掌握和学习,而在一个文化资本越来越成为个体身份决定性资本的社会,更好地掌握教科书身份文化意味着占据更多的文化资本,因而赢得更好的社会身份。因而,教科书通过传播身份文化,间接、内在而隐性地实现了社会分层。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认同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根基。现有研究主要以大学生和少数民族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认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础。社会认同理论和文化适应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和少数民族群体的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2.
妈祖信仰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文化认同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仰为载体建构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妈祖信仰是马来西亚华人的主要信仰之一,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华人共同意识,组织华人参与集体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在马来西亚种族多样、文化异质的多元社会里,妈祖信仰通过仪式、建立会馆组织等途径建构了华人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3.
新疆具有特殊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多文化共生的地域。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虽然带来新疆文化繁荣的景象,但是也对新疆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一些隐患。7·5事件之后,文化认同的危机问题在当下新疆显得尤为关键。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以文化认同凝聚国家认同,是消解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文化安全威胁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叶波  范蔚 《培训与研究》2008,25(11):99-10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正面临着文化认同的危机。作为社会子系统中的教育与文化,二者关系密切。如何充分利用教育的文化功能,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危机,理应成为教育研究的题中之义。基于文化认同视角,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是互相诉求的,应该在有所选择的基础上加大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比重。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熏陶,以文化解读文化,并能做到“破”与“立”相结合,从而发挥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加强国人的文化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  相似文献   

15.
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留学生在跨文化互动过程中的自我概念及文化身份重构的问题进行探究,旨在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及其深层影响因素,为如何正确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选择和辨别等跨文化能力提供有效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留学生在自我概念的重构上呈现出从关联型自我向独立型自我迁移的动态特征,在文化身份重构的过程中显现出文化反思、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跨文化认同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断层和文化错位之类社会现象的逐渐普及和日益深化,对于文化身份的各种认同问题业已构成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本文运用当代文化研究思潮中身份研究的相关理论,分析小说《骨》中两代人的文化经历和身份经验,并在对“身份危机”的多重意义进行深度解读的过程中,以鲜活的文学经验不断加深对于华裔身份杂体性的认知视角和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7.
泰华作家司马攻主要通过他的怀乡叙事来重新构建生活经验断裂后的文化身份,以此来释放身份焦虑。司马攻的身份焦虑不仅体现在他个人移居所造成的两地生活经验断裂后的个体文化身份焦灼,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中华文化之根的失落与追寻的民族文化身份焦虑。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认知角度调查了白族高中生在三语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认同、主流文化认同和西方文化认同情况。通过对大理市某高中的高三白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白族学生对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有较高的认同,同时,对西方文化认同度较低,说明西方文化对白族高中生的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并未产生威胁。然而,白族学生对本族文化的认同并没有对主流文化认同高,说明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本族文化的传输和教育,以保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的今天,浸染在网络环境下的高职生广泛吸收着各国各民族文化,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危机。如何提升高职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已成为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语文教学培育高职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不失为有效路径。通过对现有语文教材内容的整合、重组及重新解读,提炼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或要素,建设校本化特色语文课堂;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语文实践活动;结合信息化手段,建设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库,以此增强高职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培养热爱祖国、有责任担当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翻译界逐步从外译中研究转向中译外研究。中国译者通过汉英翻译承担着在世界文化舞台上重构中国文化形象的使命。要在中国文化形象传递的真实性和译文的可接受性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中国译者既需要根植于本土文化身份又需要具备全球文化身份,本着世界主义和平等交流的胸怀进行汉英翻译,才能客观阐释中国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