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母涛 《软科学》2006,20(3):89-91
运用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和资源优势理论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两种导向观,通过分析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状况,检讨四川旅游资源开发传统导向,提出四川旅游资源开发要从资源依托型转向市场导向型,要从重点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转向重点培育区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侠  刘丹丽  沈丽珍  何静  孙鑫 《资源科学》2018,40(2):369-380
为揭示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基于联合国多维贫困指数和世界经济论坛旅游竞争力报告,使用极差、标准差、极值比率、变异系数等指标及雷达图,对贫困国家的旅游竞争力时间变化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 贫困国家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竞争力整体较弱;② 2013—2015年间,贫困国家内部的旅游竞争力差异在不断加大,而2011—2015年间,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与全球旅游竞争力的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③ 高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整体弱于低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④ 价格竞争力和安全防范是贫困国家的竞争优势所在,而文化资源和商务旅游、航空基础设施以及国际开放度等因素普遍薄弱;⑤ 强竞争型的贫困国家除了在旅游资源方面占有相对优势外,优先发展旅游业,并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值得弱竞争型贫困国家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旅游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市场的基础上,利用一个旅游总需求的决定模型,说明了旅游总需求与潜在旅游人数和旅游需求阻力之间的紧密联系。由此得出,单个旅游企业应当通过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一方面提高游客对自己的潜在旅游需求,另一方面减轻旅游阻力,从而提高该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企业利润。  相似文献   

4.
连云港工业旅游的初步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对于开发区域丰富的资源及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积极开发连云港工业旅游资源,利于全面推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就目前连云港开发工业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开发的具体措施,目的在于全面推进连云港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霞  褚明尧 《青海科技》2006,13(6):19-23
本文通过分析青海省旅游资源赋存环境、现代体育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外体育旅游的市场需求类型,从资源质量、开发环境、区域对比等角度评价了青海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青海省发展体育旅游的区域构想和近期可开发利用的体育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6.
刘辉 《科技广场》2007,(12):11-13
随着大众健身时代的来临,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我国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培育体育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体育旅游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刻不容缓。本文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体育旅游资源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并针对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体育旅游资源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陆地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雨晴  钟林生  陈田 《资源科学》2014,36(6):1133-1141
测度与分析我国陆地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水平,对各边境地区在激烈的旅游竞争中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边境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入手,分析边境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而从边境旅游发展基础条件竞争力、边境旅游现状竞争力、边境旅游发展潜力竞争力三方面构建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并运用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对136个边境县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水平差异显著,云南、广西、辽宁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较强,西藏、甘肃、内蒙古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较弱;②从不同毗邻国边境段落来看,中朝、中老、中缅、中越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较强,中尼、中印、中不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较弱;③中朝、中老、中俄边境县域在旅游发展基础条件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中越、中朝、中缅边境县域在旅游发展现状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中亚、中阿、中巴边境县域在旅游发展潜力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时空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科学认定和评价资源是旅游开发利用的前提,其中资源旅游开发的时段选取和空间选定问题尤为重要。本研究以贵州从江“稻田养鱼”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为例,立足“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两方面、“时间—空间”双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时空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夏初(6月)和秋季(9月~10月)是从江县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最佳季节(月份);②东北部的“斗里-西山-雍里-丙妹-高增-贯洞-洛香-庆云”是目前进行旅游开发的最佳区域;受旅游可进入性差的影响,西南部各乡镇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适宜度较低;③提高下江镇遗产资源的景观优势度和完整度可贯通东北—西北部适宜区构筑旅游大区,提升全县的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以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为研究对象,从旅游现实、潜在和支持竞争力3方面,选取8个指标构建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分析,结果将内蒙古12个盟市分成3种旅游竞争力类型:1呼包鄂强竞争类型;2呼伦贝尔和赤峰资源富集区的中等竞争型;3其他地区的弱竞争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洋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杨俊  席建超 《资源科学》2016,38(12):2244-2255
海洋旅游代表着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研究以当前海洋旅游资源为基础,综合分析沿海地区建设国家海洋旅游基地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海洋旅游基地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域中的辽东半岛东部海域、黄海海域中的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域、东海海域中的闽南海域和南海海域中的海南岛以及三沙市等区域的沿海城市;②在海洋旅游资源基础方面,南海南部海域、粤西海域、桂东、桂西海域沿海地区的海洋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适合风景观光、滨海浴场、沙滩、海岛型等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协同开发;③在旅游产业发展和潜力方面,长三角和珠三角沿海地区中心城市可依靠产业发展和潜力优势,改善资源环境基础,打造海洋旅游国际滨海城市旅游目的地,协同城市群创新发展海洋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单介绍了国内外生态城市的研究背景以及中外学者对其内涵的认识,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理论: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整体化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发展理论,并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在生态城市评估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陈超 《科技广场》2012,(10):230-234
城市规划与城市居民以及游客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好的规划可以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多的实惠与方便。"十二五"规划出台以后,城市居民对城市规划有什么样的感知意象,与他们的想法有什么差别,有多大差别,本文结合《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宜宾市近期建设规划》及宜宾市居民感知的城市意象与城市规划的相符度,浅析市民感知意象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元参与理论,分析怀柔科学城建设中政府在创新环境营造、大学科研机构在技术和人才提供、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机制不畅、生活服务配套不足,大学科研机构不足、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以及产业结构支撑不足、企业创新能力弱.为推动怀柔科学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领北京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出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相关对策建议:政府变管理为服务,加强政策环境和生活环境营建;推动大学科研机构落户怀柔,以大科学装置为抓手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优化产业结构,引入和培育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对接大学科研机构创新资源.研究成果为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参考,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田逢军 《资源科学》2013,35(5):1095-1103
国民休闲背景下的城市游憩空间意象特征分析对于规划建设具有幸福感、特色性、宜居宜游的城市游憩地有特殊重要意义.以城市居民游憩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地图、访谈调查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游憩空间意象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居民游憩认知地图绘图过程与特征的差异性导致了其认知地图类型的差异性,反映了居民独特的绘图空间思维、不同的空间组织方式以及别样的游憩环境心理;②游憩意象要素以路径、标志和节点的等级层次较高,意象内容则以广场、游憩商务中心与特色休闲街区、重要景观路桥、特色建筑物(群)和历史文化遗产与古迹地为主;③意象空间格局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具有强烈的市中心内聚倾向;④“革命历史名城”和“绿色休闲家园”是南昌市游憩空同意象的两大特质.  相似文献   

15.
吴贤宇 《科技广场》2006,(7):119-120
及时掌握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信息及变化信息是对其实施合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全面、高效、实时地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本文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领域及其不可比拟的优势,认为城市遥感技术的广泛运用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吴丹  钟琳 《科技广场》2012,(8):169-171
城市品质是反映城市内在精神的品位和反映城市内在本质的质量的统一体。加快城市品质建设,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战略选择,是进一步彰显赣州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城市品质的内涵和内在本质理论,通过对赣州城市品质发展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力图找到赣州加快建设品质城市的合适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政府创新管理能力、创新环境完善程度和创新绩效表现力五个子系统构建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经熵权改造的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莆田市2008-2012年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五年间莆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但各子系统的创新指数变化不一,知识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完善程度和创新绩效表现力三大子系统的创新指数变化较快,技术创新能力子系统的创新指数波动较为激烈,整体变化较慢;障碍度分析表明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取代创新绩效表现力,成为阻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性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胜毅 《科教文汇》2012,(15):134-134,148
目的:为了解篮球运动在遵义市的开展情况,使篮球运动在遵义市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传统农业信息化的落脚点和基本核心是用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而在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建设世界城市的今天,农业信息化该如何进行下一步建设是值得深思的。以北京市为例,对世界城市背景下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理念和模式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中心地带建筑物密集地带进行岩体开挖过程中需要爆破施工,属复杂环境下的石方控制爆破,为减小爆破震动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需采取多种爆破工艺相结合的施工方案。本文针对此环境下的爆破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工程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有利于质量安全,施工进度、成本消耗、经济效益的改善,而且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