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绿》是朱自清散文《温州的踪迹》中的第二篇,是记述他于1924年第二次游览浙江省瑞安县仙岩山梅雨潭的一篇优美散文。《绿》全文仅一千三百多字,却极其  相似文献   

2.
提起朱自清的散文,读者自然会想起《背影》。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总是给人带来阅读上的美感,《绿》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绿》写的是游温州仙岩的所见所闻,朱自清对梅雨潭的评价是:“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而人们读罢本文也会由衷地惊诧于朱自清的《绿》来。朱自清的《绿》何以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呢?不妨探讨一下本文的艺术特色。《绿》在写作上分两个层次:一是写梅雨潭的瀑布;二是写梅雨潭的绿。作者开门见山地写他第二次到仙岩,使他惊诧的是她的“绿”。这是全篇的“眼”,也是全篇的点题。《绿》的第一层次…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先生的早期散文《绿》,原是《温州的踪迹》中的一篇。这篇游记体的写景散文,是作者一九二四年二月八日写的,但文中所记的第二次到仙岩的时间,却大约是一九二三年的秋天。那时,作者在温州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兼师范部)任国文教员。《温州的踪迹》中的诸篇,就写于这一时期。文中所记的梅雨潭在浙江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是把散文当诗来写的,这是我们读到他的《绿》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感受。凭着诗人精确的观察和细腻的抒写,自然景色充满了诗情画意。《绿》是朱自清《温州的踪迹》的四篇散文之一。《温州的踪迹》陆续写成于1924年2月至4月,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其时,朱先生在温州任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国文教员。温州,旧称永嘉,山川秀丽,是南北朝时代著名诗人谢灵运游览的胜地。《绿》中的仙岩,是位于浙江瑞安东北四十余里的一座名山。山顶有黄帝池,广二十余亩,水分八脉,倾流而注为深潭,风景极为幽峭美丽。朱先生在温州时,去过两次仙…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四年朱自清先生任教于浙江温州,以那里优美的山水风景为题材写了一组散文,名叫《温州的踪迹》。《绿》就是其中的一篇。它描写了温州附近梅雨潭的风光。这是一篇把诗的抒情浓厚、画的境界优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熔于一炉的写景佳作。任何事物都有它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点,风景也是这样。为了把某处风景准确、清晰地告诉读者,就必须抓准风景的特点来写。《绿》这一篇写梅雨潭就是如此。作者通过自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题材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研究者在论及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时,大多会关注他的像《背影》《给亡妇》《儿女》之类的亲情篇或者是《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绿》之类的写景记游篇。但是像他的散文集《你我》中的《谈抽烟》  相似文献   

7.
《绿》是朱自清于1924年在温州任教时写的一篇游记散文。这篇散文同《春》、《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样,充分体现了作者为文如同作画的特色。文中用浓墨重彩,工笔细描,酣畅淋漓地画出了梅雨潭那奇异幽美的意境。一、层层深入的描绘作者虽然在文章开头情不自禁地  相似文献   

8.
《绿》是朱自清先生一篇游记体的抒情散文,原为《温州的踪迹》之二,写于一九二四年二月。绿,是个抽象题目,很难写的。但是,在诗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却写得具体亲切、优美、动人。读《绿》之后,我们如同跟着作者一道,游了梅雨潭,不禁惊诧于那醉人而奇异的绿了!  相似文献   

9.
同是写“绿” 风格各异──朱自清《绿》与宗璞《西湖漫笔》对比谈广西武鸣县教师进修学校潘福坚朱自清的《绿》和宗璞的《西湖漫笔》都是散文中的佳作。前者是高中教材的常选篇目,后者也一度选作高中课文。“绿”是这两位作家在这两篇文章中着意描写的景色。阅读这两篇...  相似文献   

10.
读《绿》     
《绿》,原为《温州的踪迹》之二,是一篇游记体的抒情小品。它写于一九二四年二月八日,但所记的第二次去仙岩的时间,大约是前一年的秋天,这可以其内容为证。那时,作者在温州中学教书。梅雨潭在浙江瑞安县仙岩山下,离温州不远。这一名胜通常为人们所注目的特色,是那瀑布撞击岩棱而飞溅起来的水花——梅雨。但作者游览时,意外地发现了碧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来宁波时在一九二四年二月,这年的春节是二月四日,他在温州和家人一起过了年就只身到宁波来了。《朱自清年表》说是一九二四年八月就聘宁波省立四中国文教员,显然是误记。朱自清由一九二三年初春任教于温州省立十中,他在该校只教了一个学期书。最后在温州写了《绿》,落款年月为二月八月,即这年的正月初四,而写于宁波的《白水漈》则是三月十六日。此可推知朱自清大约是二月下旬来宁波的。于一九二五年八月离开,由俞平伯推荐,前往清华大学任教。他在宁波生活了一年半光景。朱自清是应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即今宁波一中前身)校长经亨颐之聘来宁波任教的,相继到来的有夏丐尊、方光焘、刘延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重要的散文作家。《绿》和《荷塘月色》是他写在二十年代的两篇为人传诵的名作。这两篇散文,写景细腻逼真,设色与情致俱佳,文采斐然,达到了高度和谐的艺术境界,很能代表作者的风格。本文试图就这两篇散文探讨一下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情恳辞切,娓娓而谈,不尚浮华,不摆架子,这是朱自清散文为人所称道的特点,也是这两篇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3.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经典的散文《背影》。哪个同学来介绍一下作者朱自清。(出示课题《背影》——朱自清)生1: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时是现代,地是江苏扬州,作品有《荷塘月色》《春》《绿》,评价是民主战士、散文家、学者,还有诗人。师:很好。我们介绍作者要抓住哪些要素——生(齐):名、时、地、评、作。  相似文献   

14.
人生是动态的,人的思想情感也会不断变化。读了朱自清在不同时期写的《绿》和《荷塘月色》,我们就明显地感觉到写作《荷塘月色》的朱自清不再是写《绿》时的朱自清了。《绿》中“我”是那样的自然率真,面对那一片绿,欣喜若狂,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无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溢于言表。到了《荷塘月色》中的“我”,则多了几分压抑,面对荷塘与月色,产生的只是一种淡淡的喜悦,并且在这淡淡喜悦之中还掺和着某种忧愁。显  相似文献   

15.
寻踪梅雨潭     
从温州乘39路车,40分钟到仙岩镇,再坐一段人力车,就到了梅雨潭。朱自清不朽的散文《绿》,就是写这里的。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代表作《背影》、《荷塘月色》、《春》、《匆匆》、《绿》曾入选中小学教材,对几代国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期特刊发由其子朱闰生先生撰写的回忆散文。文中,朱闰生先生以八秩高龄追寻自己的父亲朱自清在温州时的点滴经历,除了让人感动不已的温馨亲情外,  相似文献   

17.
刘鹤林 《学周刊C版》2010,(9):160-160
朱自清作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多产,尤以散文著名,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等。就其艺术而言,《春》和《威尼斯》这两篇散文,也是受人喜欢的名篇。  相似文献   

18.
《春》这篇散文是朱自清在杭州任教时写给学生读的一篇范文。它在作者的散文创作中虽不占有突出的地位,也没有他的代表作《背影》尤荷塘月色》的影响大,但是它却能体现朱自清散文创作的很多特色。  相似文献   

19.
蒋君花 《现代语文》2013,(11):69-69
朱自清的《绿》是一篇语言凝练、文字优美的文章,作家通过自己的感觉和观察体验,将绿描写的美轮美奂,令人陶醉。《绿》一文之所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不仅在于它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奇异”“醉人”的绿,而且在于它字里行间洋溢的那一种浓郁的诗味。  相似文献   

20.
《威尼斯》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欧游杂记》,是一篇优秀的游记作品。朱自清早期散文,被人们赞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无论是描写秦淮河上的桨声灯影,还是描写清华园里的月色荷塘,无论是描写梅雨潭的“醉人的绿”、“奇异的绿”,还是描写从寒冬中刚刚苏醒的盎然春意,蓬勃生机,各篇无不观察精细入微,结构严谨缜密,文字朴实传神。三十年代以后写的《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