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清朴学大师王念孙的《读书杂志》是一部校读古籍的专著,它以读书札记的形式,记录了王念孙晚年研究古籍的成果。堪称清代朴学之代表作。其训诂学成就卓著,但在校勘学方面却也成果斐然。试从该书的成书缘由、学术背景、校勘特色几个方面来阐述,以期能对王氏校勘学有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清朴学大师王念孙的《读书杂志》是一部校读古籍的专著,它以读书札记的形式,记录了王念孙晚年研究古籍的成果,堪称清代朴学之代表作。其训诂学成就卓著,但在校勘学方面却也成果斐然。本文试从该书的成书缘由、学术背景、校勘特色几个方面来阐述,以期能对王氏校勘学有个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在校勘学上的成就,主要见于《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校注古籍部分。在这篇文章里,梁启超论述了清儒在校勘古书方面的成就,系统地总结探讨了在校勘过程中规律性的东西,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校勘学理论的发展作了系统总结,另一方面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见解,在校勘理论上其论述独树一帜,卓有建树,从而把校勘学理论的研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评介陈垣先生在历史文献学研究领域的著述,评论了他在目录学、校勘学、史讳学、年代学、文献整理以及古籍文献研究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及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典藏学是研究我国古代书籍保管与利用规律的一门学问,与版本学、校勘学、目录学共同构成中国的"治书之学"——古典校雠学。明代著名藏书家胡应麟在书籍的功能、典藏与读书治学、历史典籍的聚散、书籍访求、价值鉴定以及流通、保管等典藏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但对我们今天的典藏工作而且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典藏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晋代是古籍版本学的发展时期。论文从同书异本、校勘活动、版本学家和标志性成果四个方面,论述了当时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拟从古籍版本源流研究、古籍版本鏊定研究、古籍版本学家、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论述明代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2001-2010年,我国民族古籍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文章在总结民族古籍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主要从民族古籍的缩微和影印、民族古籍的数字化建设、民族古籍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民族古籍开发和利用的相关立法、民族古籍开发利用的管理体制和新时期民族古籍开发利用的理念等六个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我国民族古籍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历程和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校勘学史略》的问世,是校勘学这门学问的拓荒著述,值得我们加以重视。本书的作者在《前言》中曾说:“整理古籍,包括对古书的辑佚、标点、注释、翻译、而古书的校勘又是首先要做的工作。除了要组织大批人力投入这一工作外,还要培养这方面的新生力量。编者于一九八二年招收了以古汉语为研究方向的三位汉语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任务是培养既能胜任古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又能从事古籍整理的人才。因此,给他们开了“古代汉语专题研究”、“训诂  相似文献   

10.
拟从古籍版本源流研究、古籍版本鉴定研究、古籍版本学家、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论述明代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配合全国古籍保护工作,2009年,重庆市古籍保护工作全面展开,经费保障、人才培养、名录申报、古籍普查、古籍修复等各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2.
吕润宏 《兰台世界》2011,(10):44-45
作为一种特殊的体例的古籍序跋涉及文献学内容颇多。以此,结合序、跋以及序跋的内涵,从学术史、目录学、校勘学以及版本学角度加以考证,阐明序跋的文献学价值,以期对序跋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古籍普查与古籍数字化是新世纪与古籍相关的两个重大课题.笔者分析了两者在对象、数量、主持、手段、模式、成果、目的及意义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认为目前古籍数字化仍处在前期准备阶段,古籍普查是数字化的前提,是数字化前期准备阶段中的基础工作.古籍普查的运作模式为数字化提供借鉴,数字化也给普查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4.
2001—2010年,我国民族古籍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本文在总结民族古籍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主要从民族古籍的缩微和影印;民族古籍的数字化建设;民族古籍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民族古籍开发和利用的相关立法;民族古籍开发利用的管理体制和新时期民族古籍开发利用的理念等六个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我国民族古籍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历程和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特殊的体例的古籍序跋涉及文献学内容颇多.以此,结合序、跋以及序跋的内涵,从学术史、目录学、校勘学以及版本学角度加以考证,阐明序跋的文献学价值,以期对序跋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及文献传承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校勘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诸多异同。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中西方校勘学诸多方面的异同,进而探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希望从比较中得到西方校勘学对于我们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汉代学者对文献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通过介绍刘向、刘歆父子和班固、郑玄整理典籍的功绩,说明了汉代学者在著书立说,以整理校注古籍为己任的同时,开创了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等一套整理文献的方法,为中国文献学的形式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马娴 《图书馆学刊》2010,32(12):103-105
明末清初的私人藏书家钱曾,撰写了我国现存第一部版本目录学的专著——《读书敏求记》,在古籍的著录项目、古籍版本的鉴定方法、善本书目的编制体例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拓宽了我国古典目录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9.
陈垣于古籍鉴定贡献突出,他的古籍鉴定成果、方法和理念对现今古籍保护工作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他在历代刻本、稿抄本、敦煌遗书、名人手札、字画照片等不同类型文献的鉴定方面均取得巨大成果。他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利用目录学、年代学、避讳学、辑佚学等专学开展古籍鉴定的方法,为后学提供了可资领受借鉴的鉴定范例和思路。从陈垣古籍鉴定的成果和方法中,可以看出他始终坚持"一人劳而万人逸"、注重厘清版本源流、将古籍鉴定与文献整理紧密结合的古籍鉴定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20.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高校系统在古籍特藏普查登记、保藏条件改善、抢救修复、再生性保护、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新时代推动高校古籍保护工作的深化与发展,要进一步扎实做好古籍保护基础性工作、加强古籍数字化和影印出版、加强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古籍的活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