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加拿大联邦制在建立之初是一种"准联邦制",其特点是各省权力从属于中央。在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的司法解释的作用下,它逐渐转变为两级政府权力互不从属的"标准联邦制"形态。这一过程是以一种相对平稳的方式进行的,是对加拿大联邦制下政府间权限划分的一种较为成功的调节,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加拿大宪法的尊严和制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联邦议会制在1867年建立时,实行的是在联邦制形式下尽可能强大集中的联合,原设想应能以此避免美国联邦制的偏失。在美国,各州拥有立法权;在加拿大,立法权由联邦议会掌握,省的责任与职能相对较小。然而,正如美国政治演变所显示,联邦制的联合是一种分裂的议会形式;因而,加拿大自治领自建立后已开始分裂。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根据加拿大宪法的规定,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是省政府的职责,但这并不意味联邦政府放弃其对高等教育的责任。二战以来,联邦政府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事务中,并逐渐形成其高等教育职责。为了避免侵犯到省级政府的法定权限,联邦政府在宪法确认的安全领域(如劳动力培训、科研和学生资助等)通过立法、经费资助等形式(尤其是对大学科研的资助)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何树彬 《上海教育》2009,(24):38-41
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各省享有独立的教育自主权,每个省的教育制度不尽相同。其中,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简称BC省)的基础教育整体质量较高,发展均衡,其独特的健康与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高中职业合作教育计划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是一个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联邦制国家。加拿大安大略省皮尔地区教育局在高中推行了一项名为Co—op的教育项目,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Co—op的全称为Cooperative Education.是由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一种合作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属于联邦制国家,政府并不参与教育管理,而是将管理权力下放,由各省进行单独管理.安大略省是加拿大的一个大省,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职业教育发展最好,能够很好地反映加拿大的整体现状.所以,本文以安大略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加拿大整体职业教育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陈可 《现代教育》2014,(6):125-125
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教育事业主要由每个省的教育部管理,所有的法律、法规、体制运行都是由本省制定,有符合本省实际的教育政策。各地区教育局监督各学校执行政策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是一个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联邦制国家。加拿大安大略省皮尔地区教育局在高中推行了一项名为Co-op的教育项目。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Co—op的全称为Cooperative Education,是由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一种合作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9.
正加拿大是最早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西方国家之一,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已经成为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1967年的联邦宪法规定,教育属于各省的立法权限。因此,加拿大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以省域为单位开展。加拿大的13个省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分别制定了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且建立了适合自身特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美国联邦制创立的背景及过程,了解美国人民为巩固联邦制而进行的斗争,加深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认识,以及两党制在共和政体中所起的作用。 2.通过对联邦制、总统制、两党制的讲述,让学生从不同层面来解构民主共和制,学会从多个侧面来观察理解社会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1.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federalism: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hilst the past 35 years have seen numerous attempts at national curriculum collaboration in Australia, these have invariably failed largely due to the constitutional reality that the States have responsibility for curriculum. Federal government involvement in curriculum can only be achieved, therefore, with the consent of the States. To achieve this, in 2008 the Rudd Federal government passed the 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 (ACARA) Act (2008) which legisl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CARA, a national education authority which brought together,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unctions of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t the national level’ (Julia Gillard, media release, 2008). Among its mandates, ACARA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rriculum, one of the key election platforms on which the current Rudd Federal Labor government was elected in November 2007. Whilst the ACARA Act appears on the surface to represent unprecedented intergovernmental collaboration and a transition to co‐operative federalism; cracks in this co‐operative veneer are starting to appear. In this article I draw on critical theory to examine three varied forms of Federal–State relations spanning three different eras, as they relate to issues of national curriculum – those of corporate federalism, coercive federalism and co‐operative federalism. Specifically, I will argue that the ACARA Act is not an instrument of co‐operative federalism but rather a euphemism for a continued reliance on a new, more subtle form of coercive federalism as a means to ‘deliver’ national curriculum in Australia.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will examine Canadian politicians’ and administrators’ leadership in the realm of education‐related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In the era between the 1960s and the 1980s, it beca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educational leaders to walk the line dividing federal and provin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is field.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t the federal and provincial levels were collectively ill‐prepared to address the question of ‘diplomacy’ in a field of provincial responsibility. Instead, there were a whole series of mis‐steps on one or other sides of the line. Moreover, the executive level interaction that characterized this period was marked by developing federal authority, a federal government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power, and one which wanted greater control over the issue. Additionally, as is the case when having difficulty with ‘walking the line’ and passing a sobriety test, this was a federalism characterized by misunderstandings, provisional accords, and last minute compromises.  相似文献   

13.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已近60年,发展历程可分为创校时期、联邦制时期、转型时期、融合创新时期四个阶段,其综合化在前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学科数量增加和外延扩张,在最后阶段主要表现为学科融合创新与内涵发展,由此从单纯文理教育为主到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今日已成为诸学科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任何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其综合化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法。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科综合化遵循两种基本逻辑:同构逻辑强调变革须适应环境变迁,在每次经济社会转型时都能及时变革学科和组织结构;分化逻辑重视大学变革的历史延续性及独特认知方式,表现为坚守文化传统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4.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和领导的全国第二大根据地。在它存在的两年多时间里,红四军由初入川时的14000人,发展到80000人左右;在经济文化极为落后、封建主义盛行的川东北地区,女子们建立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军最大的女子独立师,投身危险重重的革命事业,并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研究当年党和红四军该地区成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经验,对当前我们正在全国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特别是广大西欠发达地区)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当代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文学作品《盲刺客》,以蔡斯家族史见证加拿大自独立以来的历史。阿特伍德在这个历史书写过程中,一方面描写了加拿大民族性格中的受害性特点,另一方面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美立场。这部小说还体现出阿特伍德对于历史书写的独特创作理念——"左手书写",即非正统的、女性的、带有后现代和意识流色彩的书写方式,以此可以看出阿特伍德独特的历史观:历史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过去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7.
进入现代,美国<联邦宪法>面临严峻的挑战.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发生了一场"宪法革命":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张和总统权力的膨胀.此后,这一趋势得到加强并被崮定化为宪政模式的永久改变:联邦制由"二层联邦制"变为"合作联邦制",联邦政府权力结构由三权均衡变为所谓"强总统"模式.然而,<联邦宪法>的延续性虽未遭断绝,但其延续不应被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延续.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移民国家,英法双语特色是其文化多元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本文简要地回顾加拿大双语问题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论述加拿大政府制订的双语政策及其相关法令的变革,分析双语问题的现状,并对双语问题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推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财政分权进行了更广泛的定义,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进行了界定,对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和财政分权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