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科学中国人》2007,(9):1-1
1925年 丹翁人 尽管达尔文预言人类祖先始于非洲,自从尤金·杜波依斯19世纪80年代发现“爪哇人”之后,恩斯特·海克尔认为,人类源自亚洲的说法开始盛行。1925年,澳大利亚的解剖学教授雷孟德·达特描述的一个头盖骨化石却支持达尔文的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自然选择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核心,然而,自然选择选择什么?个体、群体还是基因?达尔文最初把个体看成是选择的单位,但个体选择很难说明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利他主义行为。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达尔文引入了群体可以作为选择单位的新思想。群体选择论提出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20世纪中叶,一些生物学家开始论证群体选择的重要作用。但这一理论很快受到威廉斯等人的反对。在批评群体选择论的过程中,威廉斯、汉密尔顿、道金斯等人提出了基因作为选择单位的新观点。20世纪80年代,索伯等人建立了群体选择的新模型,复兴了群体选择理论,并采取多元主义的策略以解决进化论中的选择单位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对达尔文的宗教观演化过程的考证。达尔文早年的时候是正统的圣公会信徒,并且在剑桥大学接受神学教育,预备出任神职。但他毕业之后并没有直接成为神职人员,而是随"猎犬号"出海,在南美、澳洲等地进行科学考察。航行归来之后,达尔文渐渐对正统基督教教义产生了怀疑。在心爱的女儿不幸夭折之后,他放弃了对位格上帝的信仰,成为了自然神论者。《物种起源》就是出版于这个时期。到了晚年,达尔文对创造者上帝的信仰也淡化以至于无有,成为了不可知论者。他虽然有的时候仍然倾向于相信超自然上帝的存在,但并未回归正统基督教信仰。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灭绝所谓劣等人种并自称有高贵血统的侩子手领袖,其原本也是劣等人种的后代。他也因此成为了——现在如果请全世界最知名的专家学者们来投票,评选一个历史上侮辱自己祖先行为最恶毒、最荒唐的人,那肯定是非他莫属了——阿道夫·希特勒!  相似文献   

5.
道金斯是当代“新无神论”(NewAtheism)的代表人物,他以达尔文主义进化论作为驳斥有神论尤其是基督教的理论依据,论述物种的进化并非仅仅是一种假说,而是确凿的事实。2009年,适逢达尔文诞辰200周年,道金斯出版了一本《地球上最盛大的演出:进化的证据》。在这本书中,他分析了特创论思想的谱系,阐明了化石证据的可靠性,对传统基督教自然神论的上帝做出了神正论层面的质疑,并且在道德上谴责特创论者为否定历史的人。本文结合道金斯的其他著作以及与其论述的背景材料相关的文献,做出了对《地球上最盛大的演出》的综合性评论。  相似文献   

6.
自从达尔文学说发表之后,一方面使生物科学的研究获得新的成就,给予进化论以有力的证据,许多生命现象得到了正确的解释,另一方面,它给唯物论世界观打下了基础, 使进步的人们有一个有力的武器对唯心论和宗教迷信作斗争。但是在帝国主义国家里,达尔文的学说被歪曲,被误用去为反动的统治阶级服务,使生物科学的研究脱离了国民经济的广大实践,这样达尔文学说就有了两条不同的发展路线——唯心的和唯物的。  相似文献   

7.
除了"我决不说谎"的华盛顿以外,没有哪个美国英雄能像亚伯拉罕·林肯那样被包裹上重重秘密。林肯的确拥有很多不需要再被润色的美德:他白手起家、自学成才、正直诚实。为了拯救美国联邦和废除奴隶制,他忍受住无数恶毒批评。  相似文献   

8.
进化论质疑     
达尔文进化论“假说”认为,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共同祖先说”和“自然选择说”构成达尔文进化论的两大基石。一百多年来,这一“假说”一直被视为科学的理论。我们发现,进化论对自然世界所作的一些解释,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疑问。从逻辑上看,如果“共同祖先说”成立,那么不断地向上推演,就应当有一个最初的原始低等生物作为起点。然而,那个最初的生物是哪里来的?不会“无中生有”吧!从现实看,仍然没有可靠的证据能够证明进化过程存在。人…  相似文献   

9.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由此宣告了进化学说地位的确立。达尔文认为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然而在20世纪早期,很多生物学家却质疑这个解释。因为对于纷繁复杂的动物多样性来说,单靠自然选择来推动进化似乎太慢了,那么进化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解开这个谜团的荣誉绝大部分都应该属于恩斯特·迈尔——美国哈佛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大师。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与其他科学家一起,迈尔建立了著名的“新综合”理论,将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与达尔文的进化和自然选择理论合为一体。他指出当一个现存物种被分隔成两个种群,它们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加到…  相似文献   

10.
达尔文和恩格斯关于人类起源的解释世纪以来,学者不断地积累了有关生命界的知识,这些知识打开了人类起源的秘密。在这些学者中,最卓越的便是达尔文和恩格斯。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在材料积累和研究的基础上,令人信服地指出了:地球上的生命发生於几亿年以前;高等生物是由低等生物演化而来的:猿是人类最接近的祖先, 但是达尔文终究不能揭露出从动物演变成人的原因:这个伟大的任务被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恩格斯完成了。他指出,是劳动创造了人。在自然界和社会上都存在着两种不可调和的观点:宗教唯心和科学唯物的。宗教说,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及其社会,都是被上帝创造的,是永远不变的。建立在科学事实和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却证明了,自然界和社会不是也不可能没有改变的,任何事物都是在走向死亡和毁灭,而新的则开始萌芽、生长和发展。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尤其确凿地证明了这个真理。  相似文献   

11.
在玻尔原子模型诞生一百周年之际,本文通过考察尼耳斯·玻尔在1913年之前的思想发展,以及他提出原子模型的过程,试图回答如下问题:玻尔为什么从金属电子论的研究突然转向了原子模型的研究?他是如何在原子结构与光谱线之间建立不可分割关系的?他的原子模型在哪些方面突破了经典物理学?更进一步,科学家如何解决一个公认的科学理论所遇到的问题?一个人如何才能从学术边缘走向学术中心?通过梳理对玻尔建立原子模型过程的不同解读,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给出初步答案。  相似文献   

12.
段赵胡 《科教文汇》2011,(14):101-102
千古美文《岳阳楼记》流芳百世,一代名臣范文正公垂名万载。学生时代喜爱《岳阳楼记》说不上理由,教书生涯中对此文情有独钟而精心设计教学。喜爱本文最重要的原因是范公为世人所称道的政治主张和宽广的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继承并发展了"志在天下"的闪光思想且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作为性情中人的范仲淹有着震古烁今的思想,无疑奠定了他巍巍昆仑般的崇高的地位。睿智的范仲淹含蓄委婉而且卓有成效地解开了朋友滕子京的郁愤心结,留下了气壮山河的名篇。文正公的言传身教和一致言行激励了中华民族无数志士仁人,激励着当今21世纪的新一辈,更给语文教师、教育界乃至中国社会以深刻的昭示。  相似文献   

13.
达尔文的生物演化论当年最显赫的论敌不在宗教界,而是物理学者汤姆生。他以热力学为武器,对莱尔地质学与天择论长达40多年的无情批评,甚至迫使斯宾塞、赫胥黎改变了他们原先为演化构思的乐观愿景。连达尔文也只能以“不可知论”来敷衍和搪塞。这是演化论史上的著名公案。严复据以做《天演论》的赫胥黎文本,留下了这段公案的线索,但严复似乎并不清楚详情。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CAS理论为视角对自私基因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元理论解读,其内容包括:(1)基因/模因演化是一个具有自私性、适应性、群体性与涌现性的复杂适应系统,具有CAS理论思想的特质,否认了极端还原论的观点;(2)竞争-选择机制与复制一进化机制构成自然界演化与发展的强大力量,也是基因/模因演化的驱动力。它既是对“创世论”的彻底否定,又是对系统论思想与达尔文进化论的继承与发展;既颠覆了极端还原论的无演化性观点,又否定了机械决定论的抽象永恒性。  相似文献   

15.
郝遇平 《科教文汇》2013,(13):148-149
《琴筝和鸣》是美国音乐家雅尼专门为蛇年春晚创作的乐曲,他非常巧妙地把自己的两部代表作《圣托里尼》、《夜莺》和中国作曲家聂耳的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结合在一起,运用钢琴和古筝两种乐器,使中西合璧,琴筝和鸣,给中国观众带来视听的盛宴。本文作者通过赏析这首作品,让中国观众了解雅尼的音乐风格,了解雅尼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自柏拉图以来,著名的“非存在之谜”一直吸引着哲学家们为之绞尽脑汁。那么,非存在存在吗?到底有没有非存在对象呢?如果有非存在对象,那么它们是什么类型的对象呢?它们能被描述吗?有可能提供有关非存在对象的统一理论吗?这样的理论的解释力又如何呢?在当代哲学研究、尤其在心灵哲学意向性等问题的研究中,非存在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对象属性策略体现了非存在问题的传统哲学解决方案的现代拓展,语言策略体现了非存在问题的语言学研究的当代趋向,可能世界策略则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更精细的逻辑论证思路。  相似文献   

17.
日本未来学家大前研一以分析日本式策略思考及其与日本企业全球竞争力的关系而闻名于世,构建了“战略3C”分析框架,是较早预言21世纪是全球经济时代的管理大师。4-9为当代管理学界最重要的先驱人物之一,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及策略规划的见解精辟而独到,观点犀利而深刻,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世界策略先生”、“未来学”权威。  相似文献   

18.
论罗宾逊的“翻译身体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巾 《科教文汇》2012,(19):131-131,166
道格拉斯·罗宾逊是活跃在译界的一位重要翻译理论研究者,他在其著作《译者登场》中提出了"翻译身体学"这一理论,揭示在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身体反应,并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个人身体学"和"意识形态身体学"两个方面。罗宾逊的"翻译身体学"理论使翻译成为了一个由身体主宰的动态过程,有力地说明了翻译是译者从事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9.
在《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阐释》一书中,罗素批判了莱布尼茨的关系还原论,认为后者主张"关系可以还原为命题主项的性质"。罗素将此称为"单子论的关系还原论",针对这一理论,罗素构造了自己的论证,进行了反驳。莱布尼茨在自己的著作中,的确将关系视为主项的性质,但并不认为关系可以还原为性质,罗素在这点上误解了莱布尼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