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林业经济史是林业经济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林业经济学科其他方面的研究而言,截止到目前,国内外对林业经济史进行专门、系统研究的文献比较少。“中国近现代林业经济史研究”课题研究团队在对大量相关史料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之上,专门针对近现代各个时期的林权制度、林产品贸易、林业产业、林业税费政策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结合政经制度、社会环境深入分析了各个时期林业运行的基本特征,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2.
克林顿时期是美国由美苏争霸转变为发展经济的时期,也是美国依靠在IT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及其产业化,推动经济彻底摆脱"滞胀",并进而成为世界经济唯一霸主的时期.基于经济史的视角,初步研究了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历史、特点以及对人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张连辉 《科教文汇》2011,(35):31-32
本文首先指出研讨式教学对本科经济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进而结合本科经济史教学介绍了研讨式教学的实施步骤,最后指出了组织研讨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连辉 《科教文汇》2012,(19):36-38
科学精神是经济学的灵魂。为了更好地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科学精神,本文主张:在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增设科学方法论、经济史和西方经济思想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揭示经济学理论所具有的科学特征,应多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宫占凤  宋玮 《情报科学》1999,17(6):697-701
据了解,在当前亟需加强开发研究的经济史文献资源方面,尚缺乏合乎实用的比较理想的专业类表,于是我们在调查研究取得可靠的数据的基础上,组织设计方案,建立了《经济史文献分类表》。本表经试分检查,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剑桥大学教授里格利为代表的西方学者近年来对近代早期欧洲经济史的解释中提出的新观点和新的理论。他们认为,煤炭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大量、广泛的使用对近代早期英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这种以矿藏能源为基础的经济,与以前绝对地以有机物作为原材料和燃料的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英国近代早期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发达的有机物经济和以矿藏能源为基础的经济的共同推动,并逐渐实现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资本论1卷390页)。在城市生活的各方面中,经济无疑是主导的方面。关于城市的起源与作用,恩格斯曾正确指出,“在开始使用铁器的人类野蛮时代的高级阶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稳定增长的前提在于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经济史的研究表明,在一国由农业向工业化转化过程中,本国的或外来的农业供给稳定增长是实现转化的充分必要条件。中国目前正处在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由于近年来农业出现徘徊局面,使转化进程受阻;同时,农业发展自身也陷入出路难寻的状态。因而,寻求农业尽快突破徘徊局面和农业稳定增长的出路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基于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对技术革命生命周期与机会窗口的研究,总结分析美国和德国利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优先发展新兴产业,从而实现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的经验做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抓住了第五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提出我国必须抓住第六次技术革命开启的机会窗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对技术革命生命周期与机会窗口的研究,总结分析美国和德国利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优先发展新兴产业,从而实现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的经验做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抓住了第五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提出我国必须抓住第六次技术革命开启的机会窗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如今,新课程改革在我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历史不再像旧教材那样按照通史的模式,从古到今,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放在同一章节里,而是以"专题"的形式,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编写成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必修和六个选修教材,这样为了不简单的重复初中历史教材,也有助于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作为高中历史新课改的一线教师,我想谈谈如何提高新教材下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与同行们共享。  相似文献   

12.
拉动经济起飞的三个关键问题和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财经分析一、跳出圈外看经济、才能发现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整个世界都在谋求经济的新发展,各国政府、企业家、科学家都正在为此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出尽主意,但又陷入了各种迷惑和苦恼之中。今天的世界太喧哗、太耀眼、大浮躁、幻象太多,只有戴上一种叫做“理智”的墨镜,才能睁大眼睛冷静地看清这个世界。 被接受和广泛传播的错误认识。被采纳实施的歪主意,自然会把经济导入误区,甚至难以自拔。这在整个人类经济发展史中特别是近百年的经济史中,可以随手拈来许多实例。所有这些错误和歪主意的共同致命处,都是由于没有足够的思…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民国学界存在两种基本认识,一派信从唯物史观,是为“理论派”;一派接近实验主义,是为“材料派”.最初理论派高调亮相并占压倒性优势,材料派也浮出水面但声势不显.后来为矫社会史论战之弊,实验主义开始抬头,至《食货》创刊而居于主导地位.经过《食货》上的辩论,两派达成基本共识,在理论与材料之间执两而用中,最终将经济史研究引入正轨.这一结局的出现得益于《食货》上已建立起一种学者间正常的对话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经济史学工作者开始冲破传统的经济史学体系,在理论、方法和研究的框架上进行了创新。以刘佛丁教授为代表的南开大学经济史学者,开始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探索。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研究框架,并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卓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如《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货币需求》、《从贸易角度分析中美关系》、《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近代的史场发育与经济增长》等等。《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也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一、研究对象方面该书打破传统模式,在兼顾对生产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史的教学,教师要更多的联系现实生活事例,挖掘素材,联系政治地理学科知识,联系历史政治史知识,结合影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更好的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把握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律,对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世界经济史表明,随着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出现某些产业相对增长较快,某些产业增长慢,甚至某些产业  相似文献   

17.
道格拉斯·C·诺思在其著作《西方世界的兴起》和《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提出了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本文将其概括为诺思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家、意识形态、经济制度和体制等内容具有可比性。本文试图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对诺思和马克思两派不同的观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齐美尔的《货币哲学》不只是要从哲学出发讨论货币问题,更是要从货币出发切入最深刻的哲学问题。齐美尔延续康德的问题,把货币认作"价值何以可能"的先验条件。齐美尔认为对象的呈现形式就是主体与客体如何拉开距离的形式,而就价值而言,其距离化就是经济活动。货币通过升华事物的相对性实现了价值的绝对化。齐美尔通过追溯古代到现代的经济史,揭示出货币观念和价值意识的关联。货币的普遍化促进了现代人的自我膨胀与自我迷失。齐美尔认为货币是一种最纯粹的手段,但现代人将其逆转为最空洞的目的。齐美尔试图通过重新肯定货币作为"存在之相对性的历史象征物"的意义,恢复生活和价值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史、技术史、经济史和工程史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特征。工程史的基本内容是人类造物和用物、通过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历史。文章简要分析了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的时间范围、历史分期、研究范式等问题;指出从1840年至2010年的中国近现代工程史是中国从古代工程形态和体系向近现代工程形态和体系转型和发展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工程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中国在170年中经过四个阶段的曲折发展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救荒书的内容涉及历史时期救荒制度建设、农业减灾技术措施、工程减灾技术措施、生物减灾技术措施、灾害预防、灾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所蕴涵的减灾技术资料比较全面,是我们研究古代减灾科学技术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对今天的防灾救灾工作也有借鉴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救荒书中减灾科学技术资料的分析整理,将其系统划分为救荒减灾制度建设资料、农业减灾技术资料、水利工程减灾技术资料、生物减灾技术资料、灾害预防技术资料、野菜谱录资料六大方面,并对其分布情况及其利用价值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