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旱情的新闻报道中,预测性报道占有不可低估的分量。本文以新浪“多省出现严重旱情“专题的“最新消息“栏目中1月1日至2月20日的新闻报道为对象,对其中的预测性报道进行分析,认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服务、监督和引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关于旱情的新闻报道中,预测性报道占有不可低估的分量。本文以新浪“多省出现严重旱情“专题的“最新消息“栏目中1月1日至2月20日的新闻报道为对象,对其中的预测性报道进行分析,认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服务、监督和引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鲍思佳 《新闻世界》2012,(11):15-16
预测性报道和其他的深度报道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未来时的报道。预测性报道已经覆盖了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领域,无论是形式还是深度、广度都有了很大拓展,做好预测性的新闻报道,需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受众意识、客观的态度和大量的资料、科学的方法同时要进行审慎地预测。  相似文献   

4.
中国预测性报道:现状、问题及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新闻理念的新兴报道品种 ,预测性报道在当前日益受到媒体与受众的普遍关注和青睐。然而 ,国内目前对这一新兴新闻报道类型的研究却十分有限。本文旨在从学理层面阐析预测性报道的概念 ,梳理其在西方和中国新闻界发展的历史 ,重点分析预测性报道在当前中国新闻报道格局中的现状、它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并对其未来走势和它对媒体提出的挑战、要求做出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周洋 《报刊之友》2010,(12):159-160
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较高频率的发生,给人民生活、社会环境造成较大程度的社会影响。突发事件由"非常态"转变为"常态",客观上要求新闻媒体提高应急报道能力,遵循新闻报道原则,注重新闻报道技巧,建立相关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6.
宋素红 《中国广播》2014,(11):95-95
最近一段时间内的新闻报道中,特别是在有关反腐败的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据传""据信""有人说""或将……"等用语。而且,围绕着这些用语所展开的新闻报道,也并没有记者的相关采访、核实与调查。其中一些新闻报道的成章,源于"据传",证于"据信",结于"或将",字里行间不见记者的踪迹,通篇没有一手事实佐证所报,以致整个报道成了放大市井传言的传声筒。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新民网对上海"11·15"火灾事件的报道为例,试分析新民网新民微博"上海滩"在报道中所起的作用,认为新闻报道在微博的参与下,呈现出现场化、细节化和集中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如何处理微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对实现新闻报道的创新与突破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深度报道近年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既有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解释、调查、预测),也有组合式的深度报道(组合、连续、系列)。本文试对组合、系列、连续三种组合报道的定义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认为组合式报道可以称为"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9.
引语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展示他人所说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引语也是最有可能被赋予意识形态的地方。本文拟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主要应用Leech和Short的话语理论,用定量及定性的分析方法,分析在"加纳村事件"发生后,黎(阿)、以双方的新闻报道中引语报道模式的使用策略,探究报道者的声音如何在报道中起作用,以及报道者是如何操纵所引话语的。  相似文献   

10.
赵欣 《新闻世界》2010,(3):69-70
本文根据贝斯沃斯和凯莉(Beard sworth,A.& Keil,T.)提出的"典型的食品危机"报道的特征以及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新闻螺旋"的观点,以香港大公报对"三鹿事件"的报道为例,分析和验证媒体关于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特征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骁  南楠 《新闻世界》2013,(5):147-14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话题新闻"的报道方式在各新闻网站上唱起了主角,它标志着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的报道由传统单一的灌输式转向互动式、引导式。它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手段和途径,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直观性、即时性、针对性、可读性。本文试通过对人民网"两会"人物话题报道的分析,以期为改进媒体人物话题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未发生事件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与求知欲,再加上传媒业受众为本的大环境,对事件的预测性报道便应运而生。相较于对已发生事实的报道,预测性报道更加考验媒体对新闻事实及事件真相的把控,在传播的各环节出问题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本文从传播过程的五个环节分析2012年业界沸沸扬扬的铁道部改组新闻报道,探讨预测性报道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润 《新闻世界》2014,(3):194-195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未发生事件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与求知欲,再加上传媒业受众为本的大环境,对事件的预测性报道便应运而生。相较于对已发生事实的报道,预测性报道更加考验媒体对新闻事实及事件真相的把控,在传播的各环节出问题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本文从传播过程的五个环节分析2012年业界沸沸扬扬的铁道部改组新闻报道,探讨预测性报道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桂珍 《新闻窗》2014,(6):40-40
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历来都是媒体的"重头戏"。"两会"报道因政治性强,长期以来形成了程式化、模式化的报道方式,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影响了宣传效果。"两会"报道传递的是国家声音,实质上也代表着人民意志,与每一位公民利益息息相关。如何才能让"两会"报道在及时、准确、权威的同时,又能够生动形象吸引受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按照党中央对新闻报道提出的"三贴近"要求,创新报道理念,创新报道内容,改进报道形式,把"两会"中既受群众关心又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呈现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5.
张闽 《新闻实践》2011,(5):67-68
去年10月18日,台州电视台影视文化频道《600全民新闻》播发了一条暗访报道《售楼处"无房可卖"中介处"房源多多"》,首次披露了台州房地产市场用"房票"倒卖一手房源、违规经营的"楼市怪象"。此后,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陆续跟进,对这种"怪象"进行了集中跟踪暗访报道。这组揭露台州房地产市场违规经营的新闻报道(简称"房票门"报道)立刻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引起了台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由此开展了针对性的整肃行动,令广大台州老百姓拍手称好。  相似文献   

16.
<正>预测性报道在中国历时不长,也并未受太多重视,但并不代表预测性报道不重要。简述预测性报道的历史,并分析预测性报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出存在的缺点,最后对媒体和记者提出相关要求。预测性报道概念及历史对于预测性报道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不同的注释,例如:预见性报道是依据现在和过去的事实,对事物或事态前景所作的报道。预测性报道是当事件要长期变化之时,对它的发展方向、未来结果进行预测所写的报道。总体来说,预测性报道就是新近发生的预测性事实的反映,是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的报道。在西方新闻界,预测性报道是伴随  相似文献   

17.
陈斌 《新闻世界》2010,(8):83-84
由于经济类报道的专业性特质,往往造成新闻报道亲和力不够、报道手法单一的现象。本文以合肥电视台为例,提出了一条探索之路——增强城市电视媒体解读式报道,从而实现经济报道的"有用性、实用性、全面性"。  相似文献   

18.
王波波  张焱 《新闻世界》2014,(9):250-251
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平衡报道传入我国,但从如今的实践来看,"平衡"这一重要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当前我国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失衡现象依旧存在,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新闻报道在我国的失衡现象,通过分析平衡报道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对策促使新闻报道的平衡的发展,促使平衡报道本土化,更加符合我国实际。  相似文献   

19.
汪洁 《新闻世界》2014,(5):92-93
环境新闻报道关注环境,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以《人民日报》关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我国媒体在环境报道上的不足,认为作为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中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马凯 《新闻世界》2013,(5):240-242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微博对全国"两会"的报道为例,从内容角度分析媒体微博在传统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优势及不足,并思考媒体微博报道如何在"规定动作"之外更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