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相对较差,所以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门较难的课程。并且数学知识相对缺乏趣味性,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普遍缺乏兴趣。为了让数学课堂富有趣味性,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故事。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活动离不开趣味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趣味性活动"这一有效的教学资源,让数学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很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请看以下几个教学片段:教学片段一:师:同学们,阿凡提的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他很善于动脑筋,经常利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惩恶扬善,帮助穷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摸球游戏"中隐藏的秘密。  相似文献   

3.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对教学创新也提出了诸多要求。对数学这种富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学科来说,在教学中增加故事元素,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将数学知识渗透在故事情节中,一方面可以满足儿童的游戏天性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文章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的“看一看(一)”教学为例,探究故事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思路。  相似文献   

4.
杨玉琴 《西藏教育》2014,(11):36-37
<正>学习数学不做题等于空谈,即使在新课改下,仍有必要做一定的习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怎样设计习题,才能帮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不至增加学习负担呢?在此,我谈谈自己在设计习题时的几点经验。一、要有趣味性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低年级的学生也可以从童话故事入手,设计有趣味性的练习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对所学知  相似文献   

5.
苏红 《天津教育》2021,(1):48-49
小学低年级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对于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丰富形象的基础上,兴趣点也在于此。越形象、有趣的课堂,低年级学生越感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应适当地引用趣味性元素,开展“趣味性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唐治国 《成才之路》2020,(10):117-118
数学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要强化师生互动,鼓励动手操作,融入趣味故事,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7.
数学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现在的数学课本中,每一课的内容都由一个场景故事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在教学中加入趣味性的环节,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但是,游戏教学法若运用得当,让学生可以通过游戏获得锻炼,那就是成功的。如果为了增添游戏,而硬性在教学过程中插入游戏环节,且无任何意义,那就是失败的教学方法。笔者的用意在让教师能够正确的运用游戏教学,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9.
从导入新课时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创设探索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游戏性和趣味性的巩固练习,调动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增添学习兴趣、利用数学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五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生本教育"的意思就是以学生自身需要为出发点,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公,然后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学会互相帮助。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和我国教育体制,展开讨论生本教育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教师要培养幼儿在孩童时期能感受数学的乐趣,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将数学内容寓于故事、游戏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教师要善于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并将其贯穿幼儿学习始终,可以使数学有趣生动,增强幼儿学习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活动离不开趣味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趣味性活动"这一有效的教学资源,让数学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很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请看以下几个教学片段:教学片段一:师:同学们,阿凡提的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他很善于动脑筋,经常利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惩恶扬善,帮助穷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摸球游戏"中隐藏的秘密。  相似文献   

13.
孙大虎 《成才之路》2014,(30):70-70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这种教学理念无疑是正确的,是符合数学教学规律的。例如在教学平面几何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初中数学中,很多知识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层层剖析、探究,让学生从游戏中走出来,思考、讨论和交流,效果会非常显著。数学学习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体会身边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文化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催化剂,它能让学生看到更多数学解题以外的精彩知识,能丰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数学课堂上巧用数学故事、数学史料和数学游戏在数学知识中渗透数学文化,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趣味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以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维,在思维中探求,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活泼、自然的情境下,愉快学习.数学课中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成功"与"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成功后的愉快可使学生经常保持积极的、"天天向上"的进取心态.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预示着教育要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互联网视域下的教育领域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互联网技术已经走入了课堂教学之中。互联网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互联网技术让数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让枯燥的数学理论平添了几分趣味和色彩,运用声像结合、图文结合等技术手段扩宽了学生的学习视角,也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课堂上如果注意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活跃学生思维、增加知识理解、技能发展、素质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下我的见解。一、创设故事情境。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异事物总是充满兴趣,把教材中一幅幅画面编成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教学"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童话故事情境引入学习内容:"星期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渗透运用了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就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能启迪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有利于学生形成牢固、完善的认识结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姚军林 《甘肃教育》2014,(23):106-106
正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题促学,以学促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那么,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一、问题要有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才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样就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时,我让学生观察教学楼正前方的正六边形花坛,提出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