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婷 《视听界》2009,(3):82-83
《上班这点事》是由唯众传播联手上海文广第一财经频道推出的中国第一档轻喜剧风格日播职场谈话节目。在目前财经娱乐化的大背景下,《上班这点事》引领了电视节目的新风潮,该节目在2008年7月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经济委员会评选的全国创优栏目奖,并入围2008中国电视榜年度最佳脱口秀节目。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视,从1958年第一家电视台播出至今,走过了半个世纪。从1958到1977的头20年,中国电视播播停停,尚处于建设时期,加上电视机数量有限,其影响力远不及报纸和广播,属于弱势媒体。1978年以来,中国电视开始发展,不过直到1997年的又一个20年,严格说来基本处在自己摸索之中,其间虽有借鉴国际纪录片以及欧美早间节目、新闻直播以及谈话等节目的实验,但尚属央视一家独秀。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呈现出困境中突围的总体特征;而力图厚积薄发的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在2009年却没有带给观众太大的惊喜。本文纵观2009年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局面和特征,并就目前突围后的寂静现状的改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佟湘毅 《记者摇篮》2007,(9):51-51,44
电视新闻性节目伴随着电视业的发展,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从初期简单的宣传,到今天丰富多彩的节目形态,我国电视新闻性节目伴随着社会电视事业的发展,也经历了自身的发展和变革。我国电视新闻性节目无论是在传播理念上,还是在制播实践  相似文献   

5.
李泓荔,金牌栏目制作人,资深文化节目策划人。现任北京快乐京林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湖南卫视北京节目中心主任,湖南卫视在播节目《零点锋云》、《电影锋云》、《锋尚之王》栏目制片人。历任时政记者,论坛主笔,湖南卫视大型原创真人秀《变形计》创始人,日播资讯节目《播报多看点》制片人,原创文化节目《城市语文》、《象形城市》制片人,从业15年来主导并参与大型论坛,直播节会,晚会节目策划和制作,以创新力卓异著称。《象形城市》、《零点锋云》等曾入围2003、2008年《新周刊》电视榜,原创真人秀节目《变形计》拿下2007年亚洲电视节“最佳真实节目奖”。《电影锋云》2009年5月开始在湖南卫视每周四晚12点播出,时长25分钟,以“对中国电影说真话”而与同类电视影评节目区分开来,成为节目的标识。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好声音》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打造的大型音乐选秀类节目。浙江卫视从国外引进节目版权进行了最大程度上的借鉴与本土化的创新,并于2012年7月13日正式播出第一季实现了中国电视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制播分离。2014年7月,《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开播,该节目为怀揣音乐梦想、具有音乐禀赋的学生提供了一次步入音乐殿堂的机会,同时也为中国音乐类选秀节目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陈子文 《视听界》2008,(2):64-66
电视读报节目的兴起要追溯到2003年、2004年,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是当时引领读报潮流的佼佼者。作为一个定位在大中华区的政论节目,至今是凤凰卫视日播节目收视率的前两名;而作为一个以粤语方言播报的读报新闻杂志节目,广州电视台2004年开播的《新闻日日睇》也有相当多的铁杆观众,曾获颁2005中国电视节目榜最佳地方新闻及资讯节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传播学定量分析和个案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第一档比较成熟的电视财经脱口秀节目<财富非常道>进行了深入解剖,作者从主持人素质、节目定位、制播分离良性互动三个方面总结了其成功之道,并对电视财经脱口秀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杨汶锦 《青年记者》2012,(19):61-63
重庆卫视的全景式日播法制节目《拍案说法》在2000年6月19日正式开播.开播12年来,该节目独辟蹊径,以其新颖的表现手法、独特的话语方式——说书人讲故事并配合章回体故事编排来吸引观众视线,成为中国电视法制节目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孙岩 《记者摇篮》2007,(7):48-48
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从1985年东方电视台的《道德与法》的诞生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全国在播的电视法制频道共有11个,其中央视1个、省级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在中国电视史上,东方卫视开创了诸多先河,为中国电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3年,东方卫视率先对频道进行整体ID包装,开国内卫视之先河;制作播出国内第一档综艺类日播娱乐资讯节目《娱乐星天地》,并首创"主持人群"概念;制作播出国内第一档日播脱口秀节目《东方夜谭》,开国内脱口秀节目之先河……东方卫视经过几年的摸索,于2011年锁定都市白领,确立了"梦想的力量,你我同在"的频道定位,以"新鲜、新锐、都市、国际"为品牌基调,兼顾新闻、综艺、影视剧三大版块,全面发力,跻身省级卫视一线阵营。东方卫视立台十载,如同一个青年,面貌日渐清晰,内心越发坚定。他  相似文献   

12.
贵州电视台分别于2007年2月至4月和9月至11月,在卫视及主力地面频道中,推出了两个季度共34期的周播电视讲述节目——《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拉芳"温暖中国农民工》。前者开辟了国内电视媒体农民工题材大型常态性节目制播的先河,而后者更被誉为国内首档面向2亿农民工群体的电视讲述节目。上述两档具有明显创新型特征的节目播出后,立即在社会和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并且在传播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收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种水准参差不齐的电视购物节目泛滥电视机屏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索这些节目“禁播”背后复杂的利益链,对电视购物节目“禁播”背后显隐性利益主体关系逐对剖析。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分类探讨,我们会发现我国在惩治违规电视购物节目问题上所暴露的行政权力赢弱和法律权力缺失等诸多病弊。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电视购物市场的健康发展,应该在管理上重视对利益链中隐性利益主体关系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视益智能节目与受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飞 《新闻知识》2002,(7):31-32
在2000年“中国电视榜”的评选活动中,央视的益智类游戏节目《幸运52》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年度电视节目”、“最佳游戏节目”和“最佳游戏节目主持人”三项大奖。这充分体现了电视益智节目在2000年的火爆之势。这股“益智”热潮在去年进一步升温,在央视的收视率调查中,《幸运52》和《开心词典》两档益智节目一直位列前茅,以至有人戏称2001年的中国电视是“答题年”。益智节目适应了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从而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5.
“相约星期六“停播,《今晚我们相识》停播,《今夜情缘》也已“不再播了”。一度潮水般汹涌而来的电视婚恋速配节目,在不算长的时间里,又潮水般地纷纷改弦易辙。这种结果耐人寻味,也是节目创办者始料未及的。这些电视速配节目缘何短命?既有外在的原因,也有内在的因素;既有节目内容的贫乏,也有观众收视心理的变化;既是竞争的必然,也是节目选择多元化的结果。下面仅就这一问题作一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视相亲节目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高潮期,呈现出从婚介到速配再到"真人秀"的典型发展趋势。它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电视相亲节目的三个问题,第一是创新能力不足模仿抄袭严重,第二是娱乐至上以致娱乐至死,第三是片面追求"收视率第一",放弃社会责任。节目有创新,娱乐有分寸,媒体有责任,这应该是中国电视相亲节目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7月3日至4日,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党建节目部发起并承办的党建节目创作与传播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家党建节目制播单位以及组织部门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北京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刘志远、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  相似文献   

18.
广播影视     
《传媒》2009,(5)
《广播电视节目审议规则(建议稿)》发布4月28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发布了《广播电视节目审议规则(建议稿)》。《审议规则》共分6章48条,是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播前审查的标准,以及广播电视行业组织处理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后因节目内容产生的相关问题的依据,适用于公共广播电视频率或频道,公共广播电视频率或频道以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参照执行。中国广播电  相似文献   

19.
吕海媛 《视听界》2015,(2):68-71
在两极分化明显、马太效应凸显的电视市场格局下,2015年哪些现象还将延续,又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广告营销与节目创新两个视角,在分析2014年电视市场整体现状的前提下,从广告规模、市场格局、卫视营销、媒企关系、节目创新、播剧模式六个方面预测了2015年电视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刘娟 《传媒》2014,(23)
正2014年,浙江卫视推出《中国好舞蹈》,在腾讯视频上线三期总播放量已经破亿,七期破3亿。据凤凰网报道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好舞蹈》已经凭借6.4亿的点击量刷新2014年上半年的网络独播综艺纪录。面对中国电视选秀节目过度娱乐化的现状,探索《中国好舞蹈》的火爆原因或许能为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笔者拟从厘清中国电视舞蹈类选秀节目历史发展和现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