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常问作家为什么写作.也就常问作为评论者的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了心灵?为了生存?为了功利?为了消遣?为了改造世界的抱负?  相似文献   

2.
闲话读书     
刘建龙 《新闻爱好者》2011,(11):127-127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可以说,读书不是为了其他,而是要增强精神能量。因为能是功的前提,要做功,就必先有能。所以正像吃饭是为了增强身体能量一样。读书的真正作用就在于增强精神能量。  相似文献   

3.
白荧 《新闻窗》2005,(6):43-43
一次,在和一个朋友交谈时他问道:在这个以“读图”为主的时代里,你们创造“图”的人,尤其是生产影像的摄影记者读书吗?读些什么书?  相似文献   

4.
《山西档案》2007,(4):60-60
电脑用久了就会慢下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垃圾积累太多了,现在大家都知道。而且,垃圾文件的影响,在一些配置较低的老机上更突出,不太熟悉电脑的朋友往往叫苦连天。常问:为什么会有垃圾文件?垃圾文件是些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乔永 《中国编辑》2015,(3):79-81
文章讲述在读过《心仪集》一书之后,人们真正认识到的夏剑钦先生与书相伴的编辑人生。他读书、编书、评书、写书,始终在出版事业上默默耕耘,引发所有编辑人思考,如何做一个理想的编辑。  相似文献   

6.
2015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本栏目特转载我区七位作家、诗人、教授为此写下的真诚文字。"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同样有责任创造美好的生活,年年岁岁有所作为,在繁忙中不忘阅读。""读书,是可以信任的。""书是有生命的,读书就是和书谈恋爱。读进去了,就等于结婚了,就会不离不弃,伴随一生。""走近书这个好朋友吧,它会让我们在命运的前行中,失去的是过眼云烟,得到的是一双飞翔的翅膀,最终获得的是精彩绝伦的人生。"让这些美好真挚的文字陪伴我们走进世界读书日,同时祝愿越来越多的人与书为友,从书中汲取生命成长的营养。  相似文献   

7.
寂寞读书人     
我以为,人应当活得丰富些,而读书是令人充实并自信地生活的方法之一。钱钟书先生提倡:闭上眼睛,用心而不是用眼睛来审视一下人生。读书就是最重要的审视人生。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价值显而易见。孟子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的地位可见一斑.古往今来,读书成就了无数名人大家。  相似文献   

8.
书香墨香是一种有别于法国香水之香,它从小到老熏染着我,还将伴随我以至终生。所以我说,我的一生,除了读书之外,还是离不开书——既撰文著书,也编书出书。学习、工作,都是与书为伴。就读书而言,在普遍实施义务教育后,应该说(至少从理论上说)书是人人皆读的。但就以接受教育在学校读书而言,亦既可是主动的,也可是被动的——不是有所谓之“厌学生”么?虽然被动读书的不仅是“厌学生”。离开学校后,更未必人人仍然读书。真正能毕生手不释卷的,还有知之者、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少人懵懵懂懂过了一辈子,也没想过这个问题。我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人,是快到人生尽头的时候才懂得对人生意义进行思考。如果早一点把这个问题想通,人生会少一些挫折,多一些愉快。许多人一辈子就忙着赚钱,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样做不算错,因为在市场经济里,一个人没有钱连生存都会有问题,不赚钱怎么能行。  相似文献   

10.
书法家余精强,是怎么样的人呢? 农妇黄道婆出身卑微,生命却永恒。为什么?她有一个追求的人生,创造了一个永恒的精神财富。在这,我不敢说余老创造了一个永恒的生命,但我敢说,在他的人生旅程中,充满了不懈追求和创造。  相似文献   

11.
请读书目     
人一生总离不开读书,正所谓“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但是,读什么书?怎么读?哪些书应先读?哪些书可选读?诸如此类的问题是需要名师指点的。北大、清华继承上个世纪20年代为学生开列书目的传统,于21世纪伊始聘请校内外专家,分别为本校学生编制了包括85种和60种图书的推荐书目。上海市的复旦附中、格致中学等几所中学,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及对事物的鉴赏能力,也分别向学生推荐了10种图书。这类书目,过去叫导读书目、必读书目或推荐书目,从语气及文字上总觉得有指手画脚、居高临下之感,含有一种教训的味…  相似文献   

12.
梁鸥  牛薇 《青年记者》2007,(1):78-79
你在工作中有好朋友吗?如果从来没人问过你这个问题,当它出现在公司的一份雇员调查中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个奇怪的问题。你或许会纳闷,为什么他们想知道这个?这关他们什么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品书     
自强的人热爱读书,自满的人放弃读书,自大的人藐视读书。 书到无瑕品自高,人到有聊应读书。 书海无涯,人生有限;欲行千里路,智读万卷书。  相似文献   

14.
写下这个题目,多少有点汗颜,平生读书甚少,且经常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心不在焉,不求甚解,这种人和书之间又能发生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闲话读书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可以说,读书不是为了其他,而是要增强精神能量。因为能是功的前提,要做功,就必先有能。所以正像吃饭是为了增强身体能量一样,读书的真正作用就在于增强精神能量。由于能量的大小决定了做功的多少,因此,我们阅读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几年前那种拥有广大对象的读书热,已经悄然降温。许多部门的同志反映,大多青年人的读书劲头已不像过去那样高。即便是看一些书的人,也都五花八门,什么书都看。为了真正了解广大青年目前的读书状况,捕捉青年人读书的兴趣所在,1991年6月下旬,我们对我区的青年读书状况作了一些调查研究活动。一、调查的对象、形式及准备工作我们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三部分青年:一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要任务的在校大学生,一般来讲,他们是读书的“主力”;二是人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2010,(12):1-7
"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这是温家宝总理对全社会的谆谆告诫。今年5月22日至6月22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明办、陕西省新闻出版局联合省上26个部门,在全省深入开展"三秦书月"全民阅读活动。读书月以"书香浸润三秦、阅读改变人生"为主题,以"书香机关"、"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村镇"、"书香社区"等为板块,以名家讲书、捐书赠书、优惠售书、农家书屋图书配送为主要内容,开展了覆盖全社会,惠及城乡广大群众的1100余项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的读书热情,培养了广大干部群众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社会新风尚。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薛保勤在接受陕西省政府网、西部网访谈,现将部分访谈内容摘编刊发。访谈围绕"三秦书月"活动,对为什么读、怎样读、读什么做了阐述,对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儿童图书“分级阅读”在我国的生存现状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本身对图书并不存在自主选择的能力,应该读什么书?又应该怎么读书?目前,这些都取决于家长的选择。简化成一句话就是,“分级阅读”致力于解决“什么样的年龄的儿童读什么书”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读书价值观就是人们在读书过程中,基于自身读书需求和内容而形成的,对读书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与理解,简单地说就是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如何读好书等问题。通过孔子的言行不难发现他一生最推重修身养性,以读书为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需求满足的人生方式,这也恰恰构成了他读书的核心价值观,也成为中国传统读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下学上达的读书目的,文质统一的读书选择,安贫乐道的读书精神,四结合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人生——在南京市民学堂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今天的话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关系到每一个城市的文化。无论哪一类人,都离不开“阅读”。为什么?因为“阅读”是使人生走向光明前途,使我们的人生插上理想翅膀的重要工具。如果离开了“阅读”,我就没有缘分与大家面对面;如果离开了“阅读”,我个人也不可能从江苏太仓的家乡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读书,又从北京大学到南京大学来教书,也不可能作为讲座“专家”来给大家讲“阅读”。接下来,我将与各位交流我多年来有关“阅读与人生”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