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长江万里图     
不久前,在“经典北京”的活动现场,北京艺融国际拍卖公司展出了一幅巨制画作:吴冠中先生创作于1973~1974年的油画《长江万里图》。巧合的是,另一家画廊也展出了一幅《长江万里图》长卷,它是由袁运甫先生在1972年创作的线描稿基础上,今年重新上彩完成的作品。虽然一件为油彩,一件为水墨,仔细对比,两幅画作之间能发现些许相同的景象。很有意思,相同的题材,一致的大篇幅大格局,几乎同一创作时间。两幅作品和画家之间会有怎样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纪游图册》,可能是董其昌现存有明确纪年作品中最早的一件。但因其与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山水图册》中的多幅作品近似,围绕二者真伪问题引发了一场"双胞案"讨论。就实际情形而论,"台北本"有十九开,共计三十六幅画作和两幅书法墨迹,"安徽本"仅有十六开,共十六幅画作。两本中的近似作品也仅有十二幅,并非如杨岩松所说有十五幅之多。"安徽本"中有四幅作品摹自董其昌晚年的一件山水图册。"台北本"共计三十余条题跋,所含带的历史信息远远大于"安徽本",尤其是第十九开《西兴暮雪》的创作背景,涉及万历辛卯(1591年)的"争国本"事件。借助两件山水图册近似现象的讨论,深入反思当前单纯以宏观的文人画概念和笼统的笔墨趣味等标准,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好董其昌作品真伪鉴别。  相似文献   

3.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纪游图册》,可能是董其昌现存有明确纪年作品中最早的一件。但因其与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山水图册》中的多幅作品近似,围绕二者真伪问题引发了一场"双胞案"讨论。就实际情形而论,"台北本"有十九开,共计三十六幅画作和两幅书法墨迹,"安徽本"仅有十六开,共十六幅画作。两本中的近似作品也仅有十二幅,并非如杨岩松所说有十五幅之多。"安徽本"中有四幅作品摹自董其昌晚年的一件山水图册。"台北本"共计三十余条题跋,所含带的历史信息远远大于"安徽本",尤其是第十九开《西兴暮雪》的创作背景,涉及万历辛卯(1591年)的"争国本"事件。借助两件山水图册近似现象的讨论,深入反思当前单纯以宏观的文人画概念和笼统的笔墨趣味等标准,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好董其昌作品真伪鉴别。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4月10日,"美术创作工程《长江万里图》巨幅长卷展"开幕式暨新闻发布会在我馆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画学会会长龙瑞等出席仪式。《长江万里图》是中国画学会主办的以新时代的长江为主题的美术创作工程。画卷全长200米,高1.5米,全面展示了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  相似文献   

5.
2016年1月13日,"领袖·人民—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开幕。共展出国画7幅、油画20幅、雕塑15件,其中既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经典作品,又有近年来新入藏的唐勇力教授创作的《新中国诞生》、王迎春和杨力舟先生共同创作的《太行铁壁》、冯远先生创作的《世纪智者》,  相似文献   

6.
在现今存世传王维的雪图中,《江山霁雪图》《江干雪意图》和《长江积雪图》三件长卷作品,因景致与风格的近似被认为源出一幅早期母本.三者相较,《长江积雪图》问世时间虽在明中晚期,但其画幅最为完整,所据底本应为当时的某件全本,是目前探求早已亡佚之母本画面景致和创作时代之重要凭借.画卷以连贯形式展现的"江天暮雪""远浦归帆""平...  相似文献   

7.
《枌东老屋校书图》系山西洪洞董氏家族旧藏,由董寿平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捐献给山西博物院。根据此图及相关档案,结合《砚樵山房日记》等史料,笔者发现董氏家族曾藏有两幅有关"枌东老屋"的画作,一为《枌东老屋校书图》,一为《枌东老屋校韵图》。二图分别独立存在,题材相同,完成时间相近,系由当时两位名士为董文涣所绘。本文从原董氏家族所藏《枌东老屋校书图》入手,以文物的基本信息,结合文献,分析《枌东老屋校韵图》的作者。通过探究二图与董文涣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董文涣在清末京城文人圈的交游状况。  相似文献   

8.
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番禺沙湾青年何世良,在短短的不到10年间做了两件惊世骇俗的“砖”雕塑作品,《吐艳和鸣壁》和《百福晖春图》。其中较早完成的一幅《吐艳和鸣壁》已被载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百福晖春图》是最近才雕刻完成,这件作品比《吐艳和鸣壁》大了四倍,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世界上最大的一幅“砖”雕作品。我敬重这位年轻人,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的突出的贡献,是他对他所从事的事业的不懈地追求。何世良曾真诚地告诉我,他做这两件砖雕作品并没有赚到钱,他做这两件作品主要是出于喜欢做砖雕,他说他非常感谢“宝墨园”和“粤晖…  相似文献   

9.
年逾古稀的范曾先生新近出版了一部《国学开讲》,全书以时间为轴,以儒、释、道、艺经典为纲展开。如今,能在一本书里讲授儒、释、道、艺四个门类的学问的写作者并不多,而在范曾手中,却驾轻就熟,像是画一幅大泼墨的画作,正显现了范曾的个性。《国学开讲》一书缘起于范曾先生在北京卫视的同名电视讲课,他在谈到艺术创作时说: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人类文明—卢禹舜作品展》开幕。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启发和推动下,卢禹舜先生陆续完成了近200幅"‘一带一路’人类文明"系列作品,此次展览展出的145幅作品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卢禹舜先生潜心创作"一带一路"系列作品,以自己的绘画实践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此次展览是以文艺的方式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献礼,体现了一位文艺工作者、主流画家的文化自觉与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月19日,"十二个十二个月——黄永玉生肖画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93岁高龄的黄永玉先生从2006年到2017年的12年间,每年都以12生肖为题材创作12幅画,本次展览集中展现了他的168幅生肖作品。黄永玉先生生肖画的最大特色是"黄氏幽默",他的画幽默中有讽刺,讽刺中含哲理。其画作充分表现了黄永玉先生生活的厚度、思想  相似文献   

12.
今年1月16日,吴森辉新闻摄影作品展在广东中山市举行。作为一名忠诚有为的中山人,从孙中山先生故乡走出来的著名军事摄影记者吴森辉,以其35年的军旅生涯,拍摄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这次展出的110幅新闻作品,是从他1万多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这些作品用一个个饱蘸深情的瞬间把人们带回到那些遥远但又是充满激情和难以忘怀的年代。人们说,吴森辉用手中的相机,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香港《文汇报》、《南方日报》、《中国摄影报》、《中山日报》为此刊发了专题新闻,全面介绍了作为国家通讯社…  相似文献   

13.
兰台小灵通     
《云南档案》2015,(2):60-61
<正>近日,云南省著名画家邵培德向省档案馆捐赠了《品茗听香图》、《蕉风绿》两幅四尺的中国画卷。邵培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进修班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进修班,现为云南省美术馆(云南画院)二级美术师,受聘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昆明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他的作品在国内多次展出,屡获大奖,2002年中国画作品《流年花季》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1月14日至12月14日,宁夏图书馆流通部和会展与培训部共同举办的"用服务赢取满意,让阅读点亮梦想"——宁夏图书馆"馆员风采"摄影书法作品展在图书馆二楼大厅展出。宁夏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业余时间用镜头、笔墨和针线,创作了一幅幅美丽独特、积极向上的作品。此次共筛选摄影作品101幅、书法作品9幅、十字绣作品12件列展。这些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是一本畅销日本的爱情小说,由日本新生代作家片山恭一创作,据介绍,该书自2003年出版以来已销售210万册。青岛出版社高价购进版权,由我国著名翻译家林少华先生翻译。本书描写了爷孙两代人惊人相同的爱情经历,凄美纯情,仿佛现代污浊空气里透进来的一丝清风。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7月8日上午,梁又铭先生作品捐赠仪式在我馆举行。梁政均先生和夫人、我馆馆长吕章申、副馆长陈履生等出席仪式。吕章申馆长说,梁又铭先生是国民党的著名军旅画家,创作了众多抗日题材画作。今天梁政均先生将其父亲的画作慷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丰富了我馆的馆藏,弥补了我馆国民党方面艺术家作品的空白,这种义举值得高度评价。梁政均先生说,父亲创作抗战题材画作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些画,激发人们  相似文献   

17.
约翰内斯·维米尔是17世纪的荷兰画家,其作品仅有不到40幅存世。美国莱顿收藏《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年轻女子》的作者归属问题在艺术界曾引起很大争议,后通过技术手段分析画布材质、颜料使用、绘画手法等,基本确认为维米尔的作品。本文通过分析维米尔的生平和生活环境,探讨其创作背景。凭借对维米尔其他作品中色彩和光影的运用,分析这幅画作中的相关技法。此外,对画作中的局部细节进行研究,包括女子的发型和发饰、椅子、乐器、黄色披肩等,结合维米尔的创作模式,将《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年轻女子》与其同期画作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画面中的隐喻。  相似文献   

18.
正他来自粗犷的武汉,而且高中就辍学了。那么,他如何成长为亚洲身价最高的在世艺术家之一?1998年时,曾梵志还在为找一处地方展示自己的画作而苦恼。那时,中国的现代艺术市场几乎不存在。后来,多亏一家起步不久的上海交易商(香格纳画廊)帮忙,曾梵志才得以把一幅作品挂在上海丽思卡尔顿酒店的大堂里。一名美国游客出价1.6万美元买下了他的这幅名为《面具系列6号》(1995年作)的作品,这让他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博物馆将于4月26日起隆重展出“一代画魂”潘玉良的精品遗作,展期预计两个月,画作约100余件,部分画作属初次亮相这是潘玉良画作首次在云南展出,是云南省博物馆与安徽省博物馆两馆多个回合的协商后这成的一次潘玉良画作云南巡展活动,  相似文献   

20.
江沂 《中国档案》2005,(11):60-61
2005年3月,现代文学馆建馆20周年,在珍品展上展出了一页巴金先生《春梦》的残稿。注解写到:“1928年巴金创作的中篇小说《春梦》残稿,此即《家》的雏形。”残稿为一页大32开稿纸,已经磨损泛黄,左侧有一行巴金先生的真迹:“《春梦》一九二八年计划写的中篇小说残稿巴金一九九一年二月三日”这是巴金先生1991年捐赠给文学馆的,被定为馆藏一级品。虽然只有薄薄的一页,但这却是一部堪称丰碑的伟大作品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