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儿童短跑训练应该是全面的,协调地发展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规范和强化跑的基本技术;同时必须坚持边打基础边提高的训练原则,短跑训练过程中,科学地提高短跑训练强度,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运动成绩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少年儿童短跑运动员的训练研究和分析得出,少年儿童阶段加强对短跑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出能在短跑上有所发展,能创造出优异成绩的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2.
磷酸原供能系统是100 m跑的生化基础,糖酵解供能系统是400 m跑的生化基础.短跑训练必须发展这两个系统的供能能力和耐受乳酸能力,发展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  相似文献   

3.
磷酸尿供能系统是100m跑的生化基础,糖酵解供能系统是400m跑的生化基础。短跑训练必须发展这两个系统的供能能力和耐受乳酸能力,发展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  相似文献   

4.
对追逐跑这种训练方法在短跑训练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追逐跑训练方法对高校田径短跑教学、业余训练中短跑队员速度素质的提高有明显作用,不仅能提高队员的运动能力,也能提高短跑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400米跑是一项艰苦的短跑项目,400米跑的专项素质既需要有很高的绝对速度,又需要有很强的速度耐力。本文阐述了400米跑的供能特点,训练内容、负荷、手段等,为400米跑的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以期进一步提高400米跑的科学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和短跑紧密相关的跳跃练习与短跑成绩之间的关系,发现30米跑和60米跑是提高速度最有效的训练手段,跳深和快速后蹬跑是提高短跑成绩的最有效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进行短跑项目训练时,身体组织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短跑训练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其反应速度、加速能力,以及最高速度和保持最高速度的运动能力。然而,在短跑训练的过程中,长时间保持最高速度则是训练的重中之重。而上坡跑能有效地提高运动耐力,使其能够在运动的过程中,极大程度地提高其保持最高速度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薛红 《大连大学学报》2003,24(6):66-68,71
途中跑技术在田径短距离跑项目中是最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对短跑成绩起决定作用. 目前,我国短跑运动停滞不前,关键一环是运动员途中跑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通过和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比较,从运动技术、运动能力、能量供应等不同角度,分析影响我国短跑运动员途中跑能力的问题所在,提出解决的有效途径,供大家在以后的教学训练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影响短跑成绩的诸多因素中,运动员高速跑中的技术紧张是阻碍短跑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章从运动生理、生化等方面分析了快跑中的放松能力对提高成绩的作用,并指出,培养运动员快跑中放松能力能节省人体的能量,改善肌肉供能,提高肌肉收缩速度和力量,减轻疲劳,防止肌肉拉伤。为了提高短跑放松能力,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六种方法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0.
刘利君 《考试周刊》2011,(13):165-166
随着现代田径训练的不断发展,运动负担不断增大,运动员有机体的疲劳也不断加深,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加快有机体的恢复过程,已成为其训练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探索短跑运动中跑的放松技术运用发挥和肌肉疲劳恢复的放松能力对短跑的影响,结果发现短跑成绩的提高、运动潜能的挖掘与跑的放松能力和肌肉放松效果有密切联系。随着短跑距离的增加,这种作用和效果更加明显,同时能有效地控制运动损伤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短跑速度是由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组成的,其中位移速度对短跑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有效地提高速度,是很多同行研究的主要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结合青少年生理特点,谈谈自己对学生进行短跑训练的体会。 一、短跑的速度训练 人体有磷酸原供能、糖酵解供能及有氧供能等三大供能系统,了解三大供能系统的供能特点,对学生训练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如运动速度主要是依靠磷酸原系统(即ATP—CP)供能,它是非乳酸的无氧代谢供能。但由于ATP—CP在肌肉中含量极少,所以磷酸原系统的供能时间很短,一般在6~8秒。…  相似文献   

12.
现代800米跑经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关于其运动特征的研究理论不断地改变。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观点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速度是现代800米跑运动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提升运动成绩主要突破口,无氧化供能是现代800米跑主要能量提供方式,接近供能比例的90%以上。所以"速度趋于短跑化、供能实现无氧化、训练追求精细化"是未来800米跑运动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刘少华 《承德师专学报》1993,13(1):73-74,70
当前,无论是教科书,还是实际田径训练,仍按照传统观念,将400米跑归类为短跑,800米跑归类为中跑。所以在训练中,总是按照传统方法,将发展耐力、均速跑作为主攻方向。由于认识偏差,训练方法不科学,400米800米跑的运动员成绩提高的总是不明显。通过多年的训练实践,根据当前对400米800米跑的能量供应,氧债和脉博呼吸等多方面的分析,我认为,400米800米跑的项目,既不属于短跑类,又不属于中跑类,而是这两类的结合交点,属于超短跑项目之类。首先,400米跑和800米跑的无氧代谢供能能力相近,而800米与1500米跑的无氧代谢能力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证明,400米800米跑无氧供能均在  相似文献   

14.
黄国雄 《华章》2007,(8):176
速度耐力是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它是影响短跑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短跑运动员的薄弱环节.本文运用生理学知识分析400m跑中肌肉供能特点,并结合我校运动员速度耐力的训练实践,提出400m运动员耐力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短跑运动员的训练中 ,影响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速度素质水平提高不快。根据《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的原理和中学体育设施的条件及学生的现有水平 ,RV练习法是短跑训练中一种可行的方法。实验研究表明该练习法对提高短跑运动员速度素质水平的效果优于牵引跑、顺风跑等练习。  相似文献   

16.
陈燕 《继续教育研究》2008,(3):176-176,F0003
短跑是周期性速度力量项目,跑的过程中各有关工作肌群要快速有力地收缩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肌肉所表现的最大收缩力量、最快收缩速度和快速力量耐力的工作能力是短跑运动肌肉工作的突出特点,短跑的力量训练必须处理好肌肉负荷、动作速度、重复次数与休息间隔之间的训练学关系。而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在对运动员训练时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专项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在比赛中为学校争得荣誉。  相似文献   

17.
从短跑的代谢与神经支配过程概述途中跑放松的积极性和重要性,加强放松跑的专门性训练,提高代表队的短跑成绩。  相似文献   

18.
短跑技术包括起动、起动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要提高短跑水平除重视运动员的选材和在高水平的训练基础上掌握合理的短跑技术外,主要靠改进跑的技术和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短跑运动的发展,短跑技术不断完善,以最佳的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短跑速度,短跑中的放松技术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现从生理、心理、运动学三方面对中学生运动员短跑中的放松技术进行分析,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教学训练实践中的探索,体会到短跑中放松技术和协调能力的训练是关键,运动后肌肉的放松教学与训练是保障。通过多种形式跑的方法教学和训练,发展中学生短跑运动员短跑中的放松技术,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0.
"方法"是指研究和认识客观事物的途径,也是指达到预定的目的所采用的办法。"手段"是指方法的具体体现。青少年短跑项目的训练是以无氧供能为主,有氧供能为辅的运动项目。从生理学、生物化学的理论看,短跑项目是极限强度项目。短跑技术要求特别高,是一项要求全身协调用力,强度达到最大的运动项目。灵活性高、反应快。而专项身体训练是发展与专项密切相关、能直接促进掌握短跑技术和提高专项成绩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