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2011年",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笔者认为,一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大大减少,而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  相似文献   

2.
作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压力重要措施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如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可以说,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教育部门,一向重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2007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提出"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但是,与愿望相违的是,中小学生体质每况愈下。近日,教育部再次下发《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本校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研究与实践,分析出学生难以落实的原因.从学校落实体育锻炼活动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出发,为学校“每天锻炼一小时“计划如何落实提供参考。提出加强该项工作的建议.深刻认识做好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郑轶 《生活教育》2011,(4):15-16
工作报告中提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乎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孩子天性爱玩,出门跑跑跳跳,加上体育课程,达到这个锻炼目标可谓轻而易举,值得如此“小题大做”吗?然而,实际调查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结果: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中只有18%能做到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而有40%的学生竟然达不到平均每天0.5小时的锻炼时间。  相似文献   

5.
保证中小学生锻炼时间,落实起来阻力重重工作报告中提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乎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孩子天性爱玩,出门跑跑跳跳,加上体育课程,达到这个锻炼目标可谓轻而易举,值得如此小题大做吗?然而,实际调查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结果: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中只有18%能做到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而有40%的学生竟然达不到平均每天0.5小时的锻炼时间。孩子们为何远离操场?学校和家长似乎都有自己的苦衷。或是升学压力大,体育沦为边缘课程;  相似文献   

6.
日前,安陆市中小学生球类运动会在解放路初中隆重举行。本坎运动会是继该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冬季长跑活动”后的又一次全市大型体育活动,旨在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激发广大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发展。在四天的时间里,19支代表队的278名选手参加了篮球和乒乓球两个项目的比赛。  相似文献   

7.
《教育文汇》2012,(10):11-11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相似文献   

8.
师进 《考试周刊》2013,(43):123-123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地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四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三课时,高中每周两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二十五至三十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上级领导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地组织广大农村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做好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锻炼一小时与小学生身体素质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布后,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得到加强,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也有所增加。但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由于受观念、师资以及经费等因素的制约,部分地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够,质量也不高。“每天锻炼一小时”对很多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相似文献   

10.
刘佳佳 《家教世界》2014,(22):24-2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然而很多教师重课程教学轻体育锻炼,体育活动总是在教学任务完成后才补充开展。这就造成了户外体育锻炼时间不能达到相应的运动量、锻炼的形式单一、以教师组织为主,不能自我管理等诸多问题。为了将户外体育活动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园除了每天8:30开展常规早操活动外,还在上午10:  相似文献   

11.
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没有科学的指导,常常事与愿违。体育锻炼也是这样,只有科学的适宜的体育锻炼才真正有益于健康。中小学生在锻炼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锻炼时间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中小学生每天至少要保证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除了在学校锻炼外,在家自我锻炼时间安排在什么时间合适呢?对于城市学生来说,最好在早晨交通高峰时间以前,这时街上比较清静,空气污染也轻,一氧化碳的浓度只有早晨7~8点钟时的1:2~1:4,到8~9点钟,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将增加到10倍以上。清晨锻炼,可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相似文献   

13.
王慧芬 《学子》2014,(10):8-9
正在石化一小校园里,每天都会看到孩子们欢快跳跃的身影,充满着朝气与活力,这是"‘绳’采飞扬,炫动自我"快乐大课间活动。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上海市教委正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扭转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的通知》,各学校积极加入"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因此落后的经济基础使大部分中小学的体育卫生和体育锻炼等习惯都不很理想,长期以来体育课每周次数达不到规定的3次课,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教师、学生都感到枯燥乏味。随着"中小学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不同的实施模式在北京、上海和重庆等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的初步落实,陕西省作为西部大省,在这一方面是否能够实施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实施,已是现在体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出适合陕西省中小学体育课的体育教育模式,为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在陕西省中小学体育课的实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洪 《新疆教育》2012,(15):163-16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于是每个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与此同时,我们在思考着另外一个问题:如何把体育锻炼延伸到课外,真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自主锻炼能力。根据学校实际,以“体育长作业”作为突破口,适当的布置一些体育课外作业,依体育长作业设计原则,加强家校联系,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长效活动,使学生在假期和课余也能够参加体育锻炼,在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同时,掌握课堂中学不到的体育技能和课外体育常识,搭起校内外体育锻炼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上海市推出《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5年)》。根据将实施的八大行动计划中切实落实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中小学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学校要制订落实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方案并向社会和家长公布。  相似文献   

17.
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落到实处,是中学体育教育步入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要求,各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个响亮的口号,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吸引全体在校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寝室,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怎样让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更具有科学性,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写入关系国计民生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意志。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代表着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有识之士对青少年身体羸弱有切肤之痛,梁启超曾大声疾呼:少年强则国强。时至今日,当国家越来越强盛,再来看看我们的孩子:生活好了,锻炼少了,体质差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生中由各个要素组成:分数、荣誉、金钱、地位,等等,但这些所谓的成功要素,如果没有健康这个"1",其他的一切都将是"0"。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未来。2007年5月中央7号文件提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个看似轻而易举的目标达成得如何?场地受限、学生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的学习指导等诸多要素困扰着1小时体育锻炼的达成。那么,如何走出体育"困局"?让我们一同走进下面的学校,分享他们的体育智慧,共同感受体育锻炼正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与生活时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