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金属钠加热燃烧的实验是研究金属钠化学性质的重点实验,然而教学实验表明金属钠燃烧产物的颜色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解决,一般观察到的现象是既有黄色物质产生也有一定量的黑色物质,特别是对黑色物质的解释更是纵说纷纭,对此我们对实验进行了如下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2.
笔者发现: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有不明的黑色产物,针对这一异常现象,对其进行实验探究和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教材中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生大量白烟,造成空气污染,与"绿色化学"思想相违;二是坩埚壁不透明,遮挡住了钠加热熔成小球及其燃烧现象,学生观察不方便,不能直接观察到金属钠从熔化到燃烧的具体变化过程,不利于分析实验结果;三是该实验虽可方便快速得到淡黄色产物,但生成物周围总伴有黑色颗粒及灰白色粉末生成,影响实验效果。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方式主要有3种。如图1所示:这3种实验方式各有利弊,比较如下:1.实验方式甲: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点燃。优点:适宜在教室中进行演示实验,黄色火焰看得很清楚。缺点:加热时间长,反应后生成的淡黄色过氧化钠固体看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凡是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叫做燃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燃烧,大部分是可燃性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但实际上,燃烧并不限于有无氧气参加,例如,氢气、金属钠在氯气中也能燃烧.  相似文献   

6.
二、实验操作方法: 1.金属钠与氯气反应:从氯气发生器制取氯气,使之进入球部盛钠的干燥管,并在管的球部加热,当金属钠在氯气流里开始燃烧时,移  相似文献   

7.
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人教版必修1中采用坩埚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而鲁科版则采用在石棉网上加热(装置如图2所示),两种方法均有许多缺点.用坩埚装置可视性差,实验之后附在坩埚底部的黑色物质较多,难于清洗;若在石棉网上加热,实验时间长,表面黑色物质附着多,燃烧刚完成时很难看到淡黄色固体.  相似文献   

8.
酸碱指示剂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在做酸碱滴定的实验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化学反应速度快,有时无法及时分清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在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我们能观察到反应产生的热量足以使金属钠熔化,还可能使它在水面上燃烧,但是金属钠表面的温度变化是怎样的?我们难以测定。  相似文献   

9.
现行高一化学教材,第五章第四节化学键一课中,[实验5-4]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演示实验,教材采取将金属钠放置在石棉网上加热至钠融成球状时,将氯气的集气瓶扣在钠的上方,然后观察现象。对此,笔者认为不太妥当,金属钠放在空气中预热,首先会有一部分被氧化成白色的氧化钠,与本实验结果生成的氯化钠颜色一样,不能令学生信服;再者也是本实验的关键所在,要控制钠不在氧气中燃烧,需要给金属钠预热时掌握加热火候,这是比较难操作的,如预热不够,氯气瓶扣得早了,反应不剧烈,钠不燃烧,只冒白烟。如预热过头,钠已在空气中燃烧,此时再扣氯气瓶,,虽可…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在石棉网上点燃金属钠生成 Na_2O_2的实验,从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到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近20年了,该实验设计一成不变,但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金属钠开始燃烧后,一道白烟冲天而起,反应很快结束,黄色火焰稍纵即逝。2.反应后留下的产物不多,且淡黄色不明显。二、实验改进在石棉网上做钠的燃烧实验,体系过于敞开,导致燃烧过  相似文献   

11.
初三化学实验1-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按课文和图示进行往往失败。主要因是钟罩内空气体积相对庞大难以快冷却,红磷燃烧后体积膨胀的剩余组分水面不能上升到预先测定的1/5体积标处。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重新设使实验准确省时,成功率可达100%,也除了红磷点燃时产生的污染。1器材与装置金属钠、过滤纸、小刀、酒精灯、火30mL的注射器、3号单孔塞、小燃烧匙积为70mL的滴瓶、250mL的烧杯和水。实验装置如图1,应当注意的是整个装置要有良好的气密性,而且燃烧匙的高度以能使过量的金属钠充分反应为宜。2实验操作a…  相似文献   

12.
一、对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 1.改进理由 根据高中《化学》第一册[实验2—2]制取过氧化钠时,往往是得不到过氧化钠的。此实验不易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加热到钠熔化并有大量火星出现时没有及时撤离酒精灯,还在继续加热。另外,该实验的温度也不好控制,且在实验中,因钠燃烧后留下的黑色物质较多,使得学生较难观察到钠的燃烧产物过氧化钠的颜色。  相似文献   

13.
一.实验操作1.取一支大试管,塞入带干燥管的胶塞,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2.取下带干燥管的胶塞,在干燥管里垫一层石棉绒或玻璃丝,往试管内加入约1克高锰酸钾晶体,再注人约2毫升浓盐酸,立即塞紧带干燥管的胶塞,用一小块硬纸片盖住干燥管口.3.高锰酸钾跟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当干燥管里出现黄绿色气体时,移开硬纸片,向干燥管内投入用滤纸吸干煤油的绿豆大的金属钠.金属钠在氯气里激烈燃烧,在干燥管里产生大量白烟,这就是氯化钠固体.如果再向干燥管投入金属钠,金属钠仍在氯气里燃烧.二.实验装置图三.优点1.改进后,…  相似文献   

14.
1 金属在氧气中燃烧 我们实验室购置的燃烧匙大都是铜制的,在做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时,常因铜的干扰产生黄色烟雾,另外非金属磷在氯气中燃烧也产生类似的干扰,给学生造成错觉,有的学生误认为钠或磷在氯气中燃烧本应就是有黄色火  相似文献   

15.
初中化学中出现了许多的化学方程式,如何准确无误地记忆这些化学方程式呢?这需要运用一些方法。一、结合实验现象,个别记忆借助从化学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获得对化学反应的感性认识,容易逐个记忆一些化学方程式。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其实验现象是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物质生成,这种黑色固体物质是四氧化三铁。确定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有助于记忆这一化学方程式:_点燃_3Fe+ZO,HedFe。O。。二、寻求内在联系,巧妙记忆观察下面一组化学方程式:其特点是两个反应的反应方向相反:A中反应物恰恰是B中的…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8,(80):159-160
通过学习金属钠,建构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原子结构和检验物质性质的认识模型,发展学生对物质性质、用途对社会价值认识的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是关于金属钠与氧气及水反应的教学设计,开展以"化学核心素养为本"、结合情境教学、注重学习金属钠思路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同时给予准确把握从多种微观视角对金属钠的学习质量和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水平。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辨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能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培养学生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符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提出人:贵州省三都民族中学谢志详验证人: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杨维平高中化学必修本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钠”的化学性质的实验4-2,是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来观察实验现象的。用石棉网来进行实验,有以下缺点:1.燃烧剧烈,生成物不易...  相似文献   

18.
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此实验的成功与否,将影响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深入理解.苏教版教材中对本实验的设计为:“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按此方式进行的实验,通常只能看到石棉网中间一滩黑色的液体,液体周围有一点白色或不明显的淡黄色物质出现,很难观察到明显的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而且加热熔化所需时间较长.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许多教师对此反应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现行高一化学教材介绍的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可防止氯气污染环境,实验现象也更明显了,现简介如下。a.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钠在氯气中燃烧装置b.实验操作:将新切取并吸去煤油的金属钠一粒,放入具支试管中,将具支试管的支管(如太短,...  相似文献   

20.
对初三《化学》P82实验2-10“钠在氯气中燃烧”,我们作了一些改进,达到反应速度快,现象明显的效果。改进后的实验不需要加热,氯气随用随制,不会外逸而污染空气。其实验装置如下:实验现象:当黄绿色的氯气进入试管数秒钟后,即见管内金属钠逐渐熔化,继后迅速燃烧,发出明亮的黄色火焰,伴有白色浓烟。稍息,白色NaCl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