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少年时能知道长大后的理想,这是一种智慧;念大学能读喜欢的专业,这是一种幸运:毕业后能做以兴趣为主导的工作,这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每个人追寻的目标与理想。教师亦希望能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感受生活的纯美。同时,教师也希望从职业中收获幸福、尊严与快乐。
  一、什么是教师的职业幸福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刘次林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黄正平则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3.
邵东 《辽宁教育》2016,(6):81-82
教育是一种"大爱",也是一种良知。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教师的责任心是职业情感的基础,只有把教书这个职业确认为人生最高理想时,才会产生自豪感和幸福感,才能做有良知的人、有责任心的教师。一、做一颗幸福的火种每个人都追求幸福。还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中对幸福有这样的解释: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在物欲横流  相似文献   

4.
聊天室     
星星姐姐童年虽然学习紧张,但也有趣事。余怡然每一幅图画都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是故事里的主人。万缘强假如我是一滴水,也许我能为人们做许多好事……邓哲璇童年,人生的一段回忆,我喜欢童年。程文明我理想中的童年是快乐的,它有着美好的梦想,它会带给我快乐。彭洋童年是美好的,快乐的,我们幸福地成长!张露瑶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学习,我们的吴昊生活无比幸福。聊天室$江西师大附小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幸福"?幸福其实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是内心自我情感的一种满足.有人认为腰缠万贯是幸福,有人认为高官厚禄是幸福,而我认为幸福源自快乐,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快乐,在快乐的工作中享受幸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快乐,喜欢自己做的事情就幸福! 那么,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老师好"只是一句平凡而普通的学生祝语,但能够每天平静、自然地接受孩子们的纯真祝福,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相似文献   

6.
日本教育台有个非常受孩子们喜欢的节目,节目的主题是“吃饭是快乐的,做饭是幸福的”,主要是教小朋友们做一些自己能完成的料理,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从心底喜欢上做料理和吃饭,也就是日本人常说的“食育”。  相似文献   

7.
我的快乐?哈哈,你是不知道,知道我的人可都叫我“快乐女汉子”,怎么样,这称号不错吧!我可喜欢把这个称号用在我身上了,第一:我非常的快乐;第二:我本来就是个“女汉子”。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学生必备的知识,而且也在于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感受到幸福。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快乐的体验。幸福作为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一直是人们的追求。那么作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这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9.
“教师以76%的比例高居不和谐的职业之首”,这是前不久中国人大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同新浪新闻频道联合启动“2006年上班族工作和谐指数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教师职业的幸福指数偏低是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幸福是一种体认,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一种生存状态描述,是对职业生命意义的终极体认和关怀;而指数本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反映的是经济现象变动的程度。这里的幸福指数则是衡量教师这个群体主观生活质量及和谐发展的核心指标,它测量的是教师的幸福感,是满意度、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教师的职业幸福不能告诉、复制和灌输,它只能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滋生、膨胀、氤氲起来。如果说幸福的萌动源于教师生命的一种体认,那么幸福的生长则源于师生生命的对话。没有教师的欢乐也难以有学生的欢乐,缺失幸福的教师也难以有幸福的学生。对于用心体认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心灵的荒芜,而是精神的沐浴;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自由的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命的洗礼。值此第2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把视线聚焦在教师职业的幸福指数上来,旨在唤醒教师对自身“精神生活”的关注,拓展自己职业生命的思考空间和理性境域,在静心的品读和智慧的劳作中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享受做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生充满着快乐、幸福,我也不例外。在儿子吵着要三个字的名字的时候,我给他添了一个字“怿”,表示快乐、欢喜的意思,因而名字叫陈怿楷,我希望他的日子踏实而快乐。很多时候我都会问儿子,妈妈为什么给你的名字添了“怿”呀,他马上就会说:“妈妈希望我开心、快乐。”反复地这样问,儿子对“怿”的意思已牢记在心。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儿子每次练琴、练字或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会不断地窥视我的脸。尽管我在旁说“;楷楷,没关系。你就这样很好,你很棒。”儿子也知道他做得很多,可我总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他担忧。…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幸福?有人认为快乐就是幸福;有人认为富有就是幸福;有人觉得健康就是幸福;也有人觉得活着就是幸福……曾记得有人问我,你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吗?你觉得幸福吗?当时我沉默了。说实在的,这样的问题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去答。因为我根本没感觉到当老师的幸福,所以也就无所谓喜欢不喜欢了。我选择当老师,是因为父母曾经说"当老师很好"——这也算是父母包办,唯命是从吧。起初的工作中,凭着年轻人的一腔热血,我每每都会认真地对待自己工作中的每件事和每个人,包括每个学生,总觉得这是我的职业,我应该兢兢业业。只是觉得不要做得太不像话,并没有想什么幸福不幸福。  相似文献   

12.
一个女孩恋爱了,但男主角却是一条街。 女孩叫乐之,今年应该是15岁吧,她有一个习惯,在深夜吃“乐之”饼干。她觉得圆饼入口便溶化的感觉特别符合她的心情,而且这是缘,她生下来就叫“乐之”,爸爸起的。 男主角,是一条叫趣多多的街。 为什么叫“趣多多”呢? 这名字是乐之给取的。其实她也不知道这条街的本名,所以随便找了个好听的名字给它。 乐之从小学英语,英语学校就在趣多多附近。每个星期六,无论风雨,她都会一个人幸福地去上课,她喜欢英语课。 乐之最先爱上了趣多多两臂上的银杏树。那是很伟大的一种树,秋天会变成金黄色。乐之小学时…  相似文献   

13.
“教师以76%的比例高居不和谐的职业之首”,这是前不久中国人大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同新浪新闻频道联合启动“2006年上班族工作和谐指数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教师职业的幸福指数偏低是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幸福是一种体认,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一种生存状态描述,是对职业生命意义的终极体认和关怀;而指数本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反映的是经济现象变动的程度。这里的幸福指数则是衡量教师这个群体主观生活质量及和谐发展的核心指标,它测量的是教师的幸福感,是满意度、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教师的职业幸福不能告诉、复制和灌输,它只能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滋生、膨胀、氤氲起来。如果说幸福的萌动源于教师生命的一种体认,那么幸福的生长则源于师生生命的对话。没有教师的欢乐也难以有学生的欢乐,缺失幸福的教师也难以有幸福的学生。对于用心体认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心灵的荒芜,而是精神的沐浴;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自由的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命的洗礼。值此第2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把视线聚焦在教师职业的幸福指数上来,旨在唤醒教师对自身“精神生活”的关注,拓展自己职业生命的思考空间和理性境域,在静心的品读和智慧的劳作中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享受做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播种快乐     
快乐是一种思想。思想快乐,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思想不快乐,你就永远快乐不起来!快乐是一种情绪。懂得了控制情绪的方法,你就已站在了快乐的一方。快乐也是一种个性。有些人生来悲观,要追求快乐也难。但阅读和阅历都能使人智慧增加,人一豁达,快乐就跟着来了。快乐的境界有高有低。从工作中获得的快乐,境界最高;其次,因付出而得到的快乐,也是高层次的快乐。这些快乐与贪得无厌的快乐相比,真是有云泥之别。在现在的社会上生存,我们需要学习独处的快乐。阅读、欣赏音乐,让自己的一颗心安静下来。安静而踏实的心灵,也是快乐的泉源。快乐的时候常常会悲从中来,原来忧喜本来就只有一线之隔。苦乐、苦乐,悲苦的童年,往往也是未来奔向快乐的一种累积,会成为中年以后取之不尽的一座宝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些古话,至今仍为真理。反之,先甜后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事耕耘,只想享受和挥霍,那么,老来苦真是苦。可见辛苦和快乐是一体两面,不知道何谓痛苦,大概也就难以体会真正的快乐。快乐和幸福有别,幸福是“命运安吉,境遇顺遂”,快乐则需要我们主动追求。通过追求得到的快乐,是辛苦播种而来的,所以是一种“果”,属于“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一种“果”...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学会播种快乐才能享受生活,懂得不断创新才能收获幸福。我愿播种快乐,在孩子的心田撒满阳光;我愿不断创新,高扬起学生的理想之帆。  相似文献   

16.
一位大学生曾经告诉我,“我不需要快乐, 只需要成功。”当时,我并没有反驳这位学生的观点,毕竟,这是一个经常说些过头话的年龄。的确,我喜欢这种会谈品质。然而一旦你认可这种主张,它就会拥有让人不安的特征。这位学生已经摈弃了快乐,并且是以如此一种草率的方式。似乎她在说,“让我们去得到更重要的东西”——事业上的成功。这是一个临时性毗连关系。她不需要幸福——“只需要成功。”她将一种需要与另外一种需要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7.
<正>做一个教师不容易,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更不容易。教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和管理上,在课堂教学中体会幸福,在课堂管理中感受幸福。虽然每个教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都有酸甜苦辣,但是只要摆正心态,每个教师都可以感受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一、寓教于学,教学相长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是我教学最大的亮点。政治课是枯燥的,一个成功的政治老师应该让课堂绽放精彩,受到学生的喜欢。  相似文献   

18.
于青 《班主任》2009,(8):10-12
我愿做一位智者,用智慧开启每个孩子的成长之门;我愿做一束阳光,用温暖抚慰每颗稚嫩的心灵;我愿做一粒火种,以自己的火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 曾有不少人问我:“于老师,我发现你每天总是那么有活力,似乎从不感觉疲倦。”我总是笑着说:“忙碌着,快乐着!”这句简简单单的话,可以诠释我工作的全部真谛。我一直在用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使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我也体验着做教师的最大幸福。  相似文献   

19.
王静 《湖南教育》2008,(5):18-19
面对冷漠的现实,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归隐之心。海德格尔也喊出了“人,诗意地栖居”,他强调生活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中来的,因此我们对存在的理解必须以在生活世界中生存的人为基础。诗意,本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命题。一个读者给我打来电话,问:“怎样通俗地理解‘诗意地成长’?”我说:“通俗地说,诗意是指一种生存生活状态,一种理想的生存生活状态,一种审美的生存生活状态。我们每天面对琐碎的生活,每个人不可能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如果换个角度,把这些工作看作我们喜欢的事情,多一点兴趣,多一点快乐,多一点审美,也许这就是我们说的‘诗意’。”教师的成长是学校成长的基础,是教育成长的前提。说到底,教育的关键就是人的问题,而教师就是这个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我们已经制定了太多的制度,我们已经规定了太多的纪律,然而,可否从诗意的角度来考虑一下教师的成长呢?  相似文献   

20.
李菲 《湖北教育》2010,(7):22-23
关于“人中人”的教育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28年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一文中指出:“我们应当知道民国中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在陶先生看来,所谓“人上人”是指那些作威作福、盛气凌人的人;“人下人”则是指那些奴性十足、盲目奉迎、失去自尊的人;而“人中人”则是陶先生心目中理想的育人标准,会学习、爱学习、懂生活、感情丰富、品德高尚、身心健康、敢于承担、快乐幸福等则是“人中人”所应具备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