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首都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首都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北京在促进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方面的现行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比较了目前首都城乡体育发展在思想观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场地设施、组织管理、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差距;并探究导致这种差距的多层面原因,提出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体育发展一体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福建省城乡体育的组织、活动、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城乡体育统筹发展面临着经济层面、文化层面、组织化程度方面的挑战。建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体育发展;加大公共体育投入和资源整合力度;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体育意识;促进城乡体育制度和活动创新;推进城乡体育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走向城乡一体化:未来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影响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生活质量、体育设施、健康水平、体育政策与组织是直接影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闲暇时间、体育认知、受教育程度、政府和社会导向等是间接影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城乡体育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实现一体化发展路径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城乡一体化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缩小城乡群众体育差距;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不是搞平均主义;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实现一体化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是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城乡一体化的时代,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面.运用文献调研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内涵进行了辨析,并探讨了目前制约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因素,同时阐述了全面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前提,最后提出了努力形成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存在差异、影响发展的因素、城乡体育发展衡量的主要要素以及人们的认识水平进行分析。认为北京市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在体育设施、体育观念和参与度及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应加大对农村体育发展的资源投入和给以政策的倾斜。  相似文献   

6.
首都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基本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探讨,构建出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测度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的思路,并以北京为案例对首都城乡体育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构建的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评价体系使我国城乡区域之间体育事业发展比较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海峡西岸城市群体育发展进行分析;提出海峡西岸城市群体育的发展对策.建议:体育空间布局一体化、体育市场一体化、体育信息一体化、体育政策一体化、城乡体育一体化,体育与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协调发展,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体育社会化进程,创新体育文化产品,拓宽对外交流途径.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嘉兴市城乡体育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近年来嘉兴市城乡体育取得的成效和发展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分别从转变政府职能、合理配置体育资源、增强体育观念、加强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建设方面,提出推进嘉兴市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及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体育领域一个新的命题,它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而产生的。对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及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公共服务"与"城乡一体化"是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体育公共服务是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样化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公平正义、权益保障、体质提升等是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价值维度。需要从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财政体制、逐步完善城乡一体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城乡体育一体化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体育资源的布局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的价值,从而真正达成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组织结构、体育资金、体育活动、体育设施、体育指导、体育政策、体质监测等方面对江苏省六个县级市进行了多种方式的调研,发现江苏省部分县市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存在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结构单薄、城乡公共体育财政仍然不均衡、公共体育活动城乡互动不足、体育场馆设施布局不甚合理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财政体制、加大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合理规划体育场馆设施布局、多渠道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组织与管理的情况,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分别对城市街道办事处干部、社区干部、居民和乡镇干部、行政村干部、农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组织机构不健全,分管干部几乎没有;体育组织不完善;开展体育公共服务活动普遍偏少,且呈偶然性、不规律性;城乡干部对体育公共服务价值的认识趋同,但城乡之间差别很大;提供体育公共服务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缺少资金、缺乏场地器材及健身意识不强;城乡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低等。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曹可强 《体育科研》2012,33(6):43-46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上海市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的分析,发现城乡居民享有的公共体育服务存在差距;为了增加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政府在促进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应该建立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城乡社区对口支援制度和公共体育服务志愿活动制度等,以尽快实现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4.
推进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我国体育事业一贯的价值追求,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时代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差异化、不均衡,与公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这种矛盾体现在: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制度差异化,公共财政投入二元化,资源配置非均等化。应完善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建构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城乡公共体育资源一体化供给与配置,不断缩小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之间的发展差距,让城乡居民更加公平地分享体育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从组织体系、活动体系、场地体系、资金体系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成强 《湖北体育科技》2014,(12):1050-1052
以江苏省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城乡群众体育锻炼行为、体育组织管理、体育消费等方面对江苏省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有着显著性差异,不协调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种现象,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解决江苏省城乡体育发展不平衡,实现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呈明显非均衡状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经验,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应坚持:将统筹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作为基本落脚点;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强化政府主体责任,丰富供给方式;加快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社会和公共参与机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体系,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建法 《体育与科学》2011,32(5):57-59,68
文章提出,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体育建设的发展思路,为社区体育建设研究提供可行的范例,以及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走访调研等研究方法,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体制弊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及治理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指出,目前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制的现实弊端主要体现为:机构设置"中间大底层小",基层县、乡镇政府职能弱化;政府权力高度集中,基层乡镇权责失衡;简单套借上级政府机构职能定位,有职能无标准;相关制度法规弹性大,专项规范制度缺乏,基层规范制度不细化等。提出: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机构设置,平衡基层政府管理权责,大力发挥非政府机构组织的作用,明确政府管理职能,制定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标准,加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制度法规建设,逐级细化相关制度规范等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