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校园处罚当休矣重庆唐先坤某校二年级学生××在单元考试中,粗心大意失误太多,被罚抄该次考卷15遍,家长找到学校,说夜里11点,孩子抄着卷子就睡着了,剩下未写完的5遍只得由孩子他妈代抄了。五年级学生××未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中午放学后被留下来关在教室里,...  相似文献   

2.
梁好 《教育》2013,(6):5
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文科班的班主任老师最近定了新班规。所有违纪学生都要被罚款,每次50元,几天后,罚款上涨到200元。抗拒不交者罚款翻倍。一位女生上晚自习时,不出声地笑了一下,就被罚了200元。很多被罚学生都不敢告诉家长,交纳罚款以后只能借钱度日。(1月11日《大河报》)班规应当是师生集体讨论的规范  相似文献   

3.
黄解放 《湖北教育》2003,(23):24-26
四、谁是班上的第一名 我在报刊上读了这样一则故事:一名学生转到一所新学校上学,数学成绩很不好,第一次测验只得了20分。家长找到老师,希望让自己的孩子留级,老师建议家长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老师找这名学生谈了一次话。老师问学生:“你想不想学好数学?”“想。”“老师帮你学习好不好?”“好!”“那老师给你定一个目标,下次测验增加20  相似文献   

4.
1.增加了小学生的心理负担。老师要求学生的作业让家长签字,这无形中给学生心理上增加了负担。不少学生从接到老师布置的作业起,乃至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心里时时惦记着这件事情,总是担忧作业忘了签字会被老师批评甚至被罚,有一种紧张、畏惧和压抑感。这样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2.会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做作业时,马马虎虎,草草了之,遇到难题也不去认真独立思考,做完作业后更不去检查验算,认为反正有家长帮助检查签字。这样会导致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5.
某校范老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内容是回答两个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写在作业本上。当第二次上课检查作业时,范老师发现一个学生未写完作业,便十分气愤地批评了该生,然后要其将作业抄写100遍,第二天上交。第二天,该生仍未写,教师大发雷霆,令该生抄写500遍。该生放学回家后就开始抄写作业,到22点左右,由家长帮抄写,直到深夜才完。后来,该生家长将此事告到教育局。又某校小学五年级学生张某,期末考试错了5道数学题,老师在放寒假时规定,考试时每错一题便在假期每天罚做100遍。因此他每天要被罚做500遍,21天假…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太空中存在着黑洞,其实,在数学领域中也有“黑洞”存在。 西西弗斯串 在希腊神话中,科林斯国王西西弗斯被罚将一块巨石推到一座山上,但无论他怎样努力,这块石头总是在到达山顶之前不可避免地滚下来,于是他只得重新去推,永无休止。  相似文献   

7.
某校两个少年动手动脚地玩耍,一个用“拳击”动作击中对方腰部,不料致使对方脾脏碎裂,最后只得施行脾脏切除手术。家长自然不依不饶地状告学校,一年多时间里苦了班主任和校长,他们不得不频繁地出入医院和法院。年轻的校长吸取这铁血教训,制定了一系列校内学生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背诵是一项重要的训练,小学课文中就有不少要求背诵的篇章和段落。但是,背诵也是教师的难题,难就难在时间不够。于是,有的在课后大面积地留下学生背;有的在课余一个个地背,身边排列着长长的过关队伍;有的要求在家背,然后家长签字……如此等等。这样,教师的难题又转化为学生的难题,乃至家长的难题。背书成了地地道道的苦事,教师空叹奈何,学生叫苦不迭,家长意见纷纷。就是象这样大量地花时间背诵,收效也不见得好。当时“过了关”的课文,等不到一段时间又忘却了,要背又只得重新“过关”。  相似文献   

9.
王营 《教育》2011,(9):6
近日,一则新闻引起家长们的热议。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名中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出言不逊,被罚637美元,如今这名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餐馆打工挣钱"还债"。课堂上顶撞老师,下课后老师耐心教育一番,只要学生承认了错误,就算达到了目的,为何这名学生被处以如此严厉的经济处罚?美国的校规校纪十分严格,学生迟到,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会被要求打扫本班教室一个月;考试作弊,有可能面临被开除的惩罚等。我们姑且不论这些校规是否过于严厉,但其制订和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值得借  相似文献   

10.
差生日记     
今天运气不好,被罚扫地。今天运气依然不好,继续被罚扫地。今天运气仍然不好,被罚继续扫地。一个人实在没法扫了,就去请邻班C君帮忙。  相似文献   

11.
纪延淑 《山东教育》2004,(28):19-19
有些教师由于工作忙,或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学生犯了错误时,常常这样“命令”:叫你爸爸(妈妈)到学校来!这无意中将自己职责中的家访变成学生家长的“校访”。这种做法,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危害却是极大的。对家长而言,因是老师的旨意,又望子成龙心切,所以无论自己多忙,或心情如何,都得准时到校,否则得罪了老师,担心贻误孩子。家长被传“校访”,教师常常对家长批评、责难。家长在老师面前唯唯诺诺,把孩子的错误违心地大包大揽过来,并且替孩子下保证,订计划,对学生起不了多大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而言,常常是因犯错误被罚而让家长“校访”的。自尊…  相似文献   

12.
有的教师,上了一个学期乃至一个学年的课,除了认得几个成绩特别优异或特征较为明显的学生外,对其他学生偶尔还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上课提问学生时,只得叫座号或用手点。平时有事要叫学生时,也只得以“喂”相呼。  相似文献   

13.
程保华 《师道》2009,(5):28-29
新学期开学,我校迎来了新一届国际交流班的学生。原定30人的班级,因学生的真挚恳请和家长的强烈要求,最后只得扩展到34人。入学时,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英语基础也高下不一,他们在听力、口语表达和学习能力上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几乎张不了口。  相似文献   

14.
正英国有部电影叫做《万世师表》,描述了一位坚守岗位努力教学的普通教师的一生,后来这名教师成了这座学校的象征。日本也曾有部电视剧叫《麻辣教师》,描述了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另类教师的形象。回到现实中,我们的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学生仍固守本份,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师生关系还没有从"师道尊严"中解脱出来。请看某校的这样一组骇人的数据吧:29.3%的学生被罚过站,18.6%的学生被罚过写作业;一位有15年教龄的教师,在领导和同事的心目中一直是兢兢业业  相似文献   

15.
我校三中队队员姜爱玲又犯了逃学的毛病,老师、家长苦口婆心地教育也无济于事。家长只得求救于神婆,得到的回答是:中了一位懒鬼的魂,且这鬼魂已附到她身上,回家烧纸、念咒,就能驱走鬼魂。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小明是一名天资聪颖却十分调皮的学生,在家经常被家长训斥.在校三天两头受老师批评。进入中学两年来,数学考试从未及格过。“初二期末考试后。学校的例行家长会就要召开.老师在会上又要向各位家长公布本次考试成绩”。一听到这个消息.王小明的心顿时砰砰地跳起来。因为事前他曾向父母保证。期末考试数学一定及格。可成绩出来后。他只得了58分。还是不及格。“这该怎么办呢?”几天来,他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这天下午,他终于想出了办法。  相似文献   

17.
沙华中 《江苏教育》2007,(18):20-20
我到一所小学调研,在翻阅一个三年级学生习作本时,看到了一篇只得“及格”等级的习作。习作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周三早上,我刚进办公室,就接到了一位家长的电话:"你们老师是怎么教育学生的?学生素质这么差,你们管不管?"我被这一顿抢白弄懵了,只得耐着性子慢慢听,这才了解了个大概。原来我班上的小红前不久扭伤了脚,所以这几天上学都是拄着拐杖的,周二下午课间时,小红把拐杖放在了教室后面,不知道怎么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作为家长,对带孩子所要付出的艰辛肯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惟独没想到家长是个很没面子的角色,似乎只配被学校呼来喝去。孩子小时,家长免不了要接送。但学校似乎从不考虑家长的时间如何安排,是否宝贵。学校心目中没有家长,还把教师应尽的责任推给家长。“陪读”,是每个家长都经历过的。默写生字、背外语、检查作业、试卷签字等等,老师布置的,家长即便有意见也不敢违抗,出于无奈,只得照办,惟恐孩子“吃不了,兜着走”。老师向家长告学生状的事,在我们周围更不少见。不少家长常因孩子淘气而被老师“勒令”到校,接受训斥。回家后,…  相似文献   

20.
“不打不成材”“打是亲、骂是爱”这些话大家肯定都听过好多遍了,老师、家长体罚孩子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可能很多同学因为做错事被体罚过,比如被罚去搞清洁、打手板、扎马步等等,或者曾被施以“冷暴力”。同学们,你怎么看待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惩罚呢?做错了事情,惩罚是要有的,但是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是你可以接受的,什么样的惩罚方式又是你无法忍受的呢?印象中有没有一次惩罚对你“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